周母一想到这,就气得咬牙。

  她知道对方家境比周家好,他们练儿娶了小莲,也算是高攀了。

  可孟家怎么能提出这样无理的要求啊,这是看不起他们周家了!

  朱媒婆劝道:“这是议亲,有什么不如意的都可以商议的,周大姐你别生气了。”

  “是啊,娘,大哥还没下职,等他回来了,看他怎么说,以他和小莲嫂嫂的感情,这宴席在哪儿摆,不就大哥一句话的事?”周琴琴抿了抿唇道。

  周父也道:“等练儿下职后,看他怎么说吧。”

  晚上周练回来,就看到一脸不高兴的周父周母。

  “爹娘,你们怎么了?”

  周母气呼呼的别过头,不搭理他。

  周父也是一脸的欲言又止。

  周练一脸懵逼,想起今日是朱媒婆去孟家下婚书和交换定亲信物,“难不成是孟家觉得成亲日子太快了?”

  周母冷哼一声,“她要是觉得成亲日子太快,改个远一点的日子就成,可是她竟然……”

  周母气得说不下去。

  “竟然什么?”周练一头雾水,他娘什么时候变得这么不直接了。

  一旁的周琴琴扯了扯嘴角,将下午朱媒婆的话都说了。

  周练闻言,并未觉得有什么不妥,“这没什么问题啊!哪儿摆都行,反正是我和小莲成亲就好了!”

  这话一出,立刻惹怒了周母。

  她狠狠的拍了下桌子站了起来,“你是被猪油蒙了心啊,你知道你在胡说什么?你是男子,是娶妻,娶人过咱们家门,怎么能在女方的地方摆喜宴!”

  周父捋了捋胡子,“练儿,咱们镇上,可从未有过男方娶妻在女方家摆喜宴一说,都是在自个儿家中摆席的。”

  周练垂眼,“就是吃个酒席而已,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什么没什么大不了!不行,我绝不答应,她们孟家是嫁过来的,肯定就要遵循我们这儿的传统婚俗,若是咱们答应了,你就是入赘,倒插门啊!”

  “娘,你想太多了。”周练无语,“小莲她们肯定不是这个意思。”

  “不管是不是这个意思,反正这酒席必须在咱们家中摆,也不用她们孟家出钱,还有,按照规矩,女方出嫁后,女方家中任何人都不能出现!”周母怒道,“如果她们孟家不同意,那这门婚事就作罢!”看書喇

  周练叫了一声,“娘,我和小莲情投意合,你何必为这点传统婚俗来拆散我们?”

  “呵,是我来拆散你们的吗?是小莲那个姐姐不想来做这门亲事!”周母发飙,“之前我和你爹还想着她们孟家没有提任何要求,那我们聘金就要准备多一些,不能委屈了小莲,可没想到,原来她们藏着这样阴险的心思,还想让我儿去倒插门,做梦吧!”

  “娘,你说话怎么那么难听!”周练变了脸色,“反正我这辈子是娶定小莲的,无论摆不摆喜宴,在何处摆,我都无所谓!”

  “你!你这个逆子!”周母气得破口大骂。

  她就这么一个儿子,平日乖顺听话得很,怎么现在就变了样!当真是有了媳妇忘了娘啊!造孽啊!

  “哎呀,大哥,你别气娘了,娘也是不想委屈你啊!”周琴琴赶紧劝道。

  “我不委屈,只要能娶到小莲,我怎样都可以!”

  “你!”周母气得说不出话来,头一晕倒退几步,周琴琴赶紧扶着她坐下。

  “好了好了,都别说了。”周父声音沉稳道,“这是议亲,咱们觉得哪里不满意,都可以提出来跟对方商谈的,谈到大家都满意为止,不要动不动说这亲事散了的扫兴话。”

  周母冷哼。

  周父看着周练道:“成婚不只是你和小莲两个人的事情,是两个家庭的事情,你不能觉得你无所谓,就可以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你也得考虑我和你娘的感受啊!”

  周练被这么一说,也有点后悔刚刚顶撞了他娘,可是他又听不得他娘那么说小莲她家,孟姑娘那么通情达理的人,才不会想要他入赘!

  “孟氏说的联婚,想来就是要一起摆喜宴的意思。”周父思索了一通,“这样吧,明日我让朱媒婆去跟那孟氏说,喜宴在周家摆,女方不用出钱,也可以来喝喜酒!”

  周母很不满意,“咱们这儿的规矩,女子出嫁后,女方的人是不能送亲到场的!”

  “娘!”周练不满的叫了一声,他爹想了个折中的法子,怎么他娘还那么老顽固呢!

  周父喝了一口茶水,对着周母道,“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咱们也是有女儿的人,往后琴琴出嫁的时候,若是咱们身为父母,她的至亲,能出现在她的喜宴上,你说琴琴高兴不,你我又高兴不?”

  “爹,我还小呢,您怎么就说上我了!”周琴琴听着红了脸。

  她也不是没去喝过堂哥堂姐的喜酒,堂哥娶妻,他们身为男方的亲戚,可以出现在堂哥的喜宴上,但是堂姐出嫁,就只能在早上送亲,目睹堂姐被接走的场面,就没了。

  那场面看着轰轰烈烈得很,但等堂姐一个人上了花轿后,身旁再无她娘家熟悉的人,而是男方那边陌生的人,确实很是孤单啊!

  如果是她以后出嫁,她也希望爹娘大哥能伴她身旁,在喜宴上看见他们呀!

  “我就是举个例子。”周父看着周母道,“你当年嫁给我,那时我还是个穷小子,还没能用花轿接你来,你就只身一人背着包袱跟着我走了,来到家中,与我父母和几个要好的亲戚普普通通吃了个饭,就当成亲了,吃完晚饭,你坐在床边就哭了,说想家。”

  周母沉默了。

  她那时刚及笄不久,父母便给她相亲了好几个男子,但她那时早已心有所属,喜欢上了这个穷书生。

  她家虽然不是什么富庶之家,但在镇上也算小康家庭,父母自然看不上穷书生,拗不过她的意思,便说她若嫁去了,他们就当没她这个女儿。

  成亲那日,她收拾了个包袱,磕头拜别父母后,就跟着他来了周家。

  若是那时父母也来周家喝他们的喜酒,她得多高兴啊!

  想到这些,周母看了周父一眼,神色动容,而后才抿了抿唇道:“她们要来,也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