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下立刻有人反对,说后山的竹笋是有毒的。

  这个场面孟慈知道该怎么应对。

  刚刚在村民还没有聚集之前,她就从吴村长的家中借了一张桌子,还拿了一些筷子,她将小米粿摆在上面。

  “诸位,这就是我与涟心楼合作的美食,里面包的就是我们后山林的竹笋,如果它们有毒,你们觉得涟心楼会愿意做这生意?”

  这些村民是第一次见到小米粿的样子,听到孟慈的话,也确实觉得偌大的涟心楼没必要自寻死路。可是,如果竹笋无毒,为何以前有人吃了会出事?

  “如果大家不信,可以都过来试吃一下。”

  老刘今早刚吃过小米粿,十分震惊,原来他早上吃的,就是后山林的竹笋做的东西啊!活了这几十年,他还是第一次吃竹笋呢!

  吴村长见没有人敢上来尝试,笑着道:“不用害怕,刚刚我也吃过的,你们看,我一点事儿都没有。”

  老刘也道:“这些日子,都是我老刘一个人载这些小米粿送往涟心楼的,那涟心楼卖这个生意可好了!我也试吃过,确实是好吃的,而且我也没事儿。”要真的有毒,他早上吃的,现在早就口吐鲜血一命呜呼了!

  听到最有权威的村长说自己吃过,又听到老刘是这生意的经手人,也吃过,大多数村民也就慢慢放下戒心。

  但还有人迷惑,“那为何以前有村民误食了,中毒而亡?”

  这个问题孟慈听过很多次,也解释过很多次,但她不介意在大庭广众之下再详细解释一遍。

  “竹笋含有大量的草酸,会对人体的肠胃造成一定的损害,所以不能生吃,如果要吃,得煮熟。如果本身肠胃功能不好的人也不适宜多吃煮熟的竹笋,因为竹笋性凉。”

  听到孟慈的解释,还是有人狐疑。

  人群里姗姗来迟的罗大夫,给了证明。

  “孟姑娘说的都是对的,我小时候在上京城,是经常吃到竹笋这食材的。”他摸了摸下巴的白胡子,“而且医书上有说,竹笋有开胃健脾的功效。”

  那时有肠胃受损的村民误食生竹笋,他刚好外出不在,不是他诊治的。食用生竹笋的村民发作特别快,等到他回村时,人都下葬了,他也没机会去看诊,以至于村民就以为这是竹笋有毒造成的,后来大家闻竹笋色变,慢慢的也就没有人会提起此物。

  说起来,好好的竹笋招谁惹谁了,背了那么久的黑锅,真惨。

  如今有孟慈来为竹笋正名,罗大夫是欣慰的。

  王奶奶也道:“就是,我最近天天在小慈那儿做小米粿,也经常吃,你们看我不还是好好的?”

  罗大夫祖上是宫廷御医,梧桐村无人不知,所以他们对他十分尊敬。加上王奶奶是林秀才的奶奶,说话也是有分量的,村民立刻对竹笋的态度有了很大的转变。

  有个年轻小伙子忍不住上前夹了小米粿吃,刚进口,就被惊艳到了,“好吃!”

  有小孩馋嘴,伸手指着小米粿对着自家爷爷说:“爷爷,我也想吃。”

  他爷爷立刻捂住他的嘴,“别说话!”

  村民见李小伙吃了后静默了一会,特地问:“李家的,吃了感觉如何?肚子痛不痛?”

  那李小伙笑着摇了摇头:“不痛,只想再来一个!”

  闻言,众人都放下心来,确定小米粿无毒后,陆续有人上来夹小米粿,筷子不多,有人直接用手拿着吃了,吃过的人都说好吃。看書喇

  很快,一盘二十几个小米粿就被消灭完,剩下光秃秃带着棕褐色酱料的盘子。

  “诸位,这小米粿你们也吃了,那么,我们该聊聊招工的事情了。”孟慈道,“目前我需要五个能上山的壮汉,主要负责挖笋运笋下山,还需要五个女子,主要负责制作笋干。”

  “每个月工钱为一两银子,不过,我们得先试用一个月。”

  孟慈提出试用期,一来是想看看招到的人合不合适,勤不勤劳。

  二来呢,是想看看这一个月里,小米粿和金包银在涟心楼卖的情况。

  小米粿和金包银卖得多,食材就要供应得多,反之则相反。

  万一卖得特别好,每日食材需要供应很多,那就需要工人上山疯狂挖竹笋。

  如今后山林有大片已经生长好的竹笋,工人可以直接开采,自然是供应得上的。但是后面开采完了,植物是需要生长时间的,那总不能每月光给工钱,让工人休息吧。

  所以提出试用期一个月,很有必要。

  闻言,村民都惊呆了!这孟氏可真大方啊!一两银子一个月,对他们以种田为生的人家来说,那可太多了!

  刚刚他们也听到各家各户的村民说了自己的月收入,能每月挣一两银子的人家真的很少!

  吴村长也被这个工钱惊到了,这虽然说是先试用一个月,但是招十个人,就得一个月付出十两银。这孟氏在涟心楼做的生意,到底是有多挣钱?

  不过,他也是高兴的,能带动梧桐村村民共同富裕起来,他这个村长以后写年终总结上交县令,县令只会以为是他的功劳,他不就等着被夸吗?而且很有可能,给他升官,从此平步青云!

  这样想着,吴村长也积极了,“你们听到没,孟氏给你们找了这么好的活计,你们还不赶紧报名!”

  “听见了!我干!”那个最先试吃小米粿的李家小伙子李敖举手。

  “我也要!”郑全也不甘落后,反正他一年挣不到三四两银,有这么好的活计,又不用离开村子,他肯定是要干的。

  而且他还有个私心,既然是给孟氏干活,以后不就有大把机会接触孟氏了吗!

  郑嫂子狠狠的揪了一下郑全的耳朵,“你去什么去,给我好好种田!”

  “臭婆娘,你撒手!我这是去多挣点钱,来改善一下我们的生活!难道你想一辈子跟着我过苦日子吗!”

  郑嫂子当然不想一辈子过着有上顿没下顿的生活,他们的儿子如今都九岁了,还未曾上过私塾,她也想有了钱送他去镇上上学,以后跟林秀才一样,考童生,做秀才,当教书先生,受人尊敬,还有好多工钱拿。

  可是,让她家男人去给那孟氏做工,她也不愿意!

  她冷哼了一声,不作答。

  郑全当然知道自家婆娘在想什么,他宽慰道:“方才你也听到了,就试用一个月而已,一个月一两银子,不赚白不赚!”

  郑嫂子板着脸,“那我也要去报名,我去做笋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