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称帝尊>第25章 耳目一新
  “姬放,切莫冲动,你要是真把他杀了,我们面见虞王可能又会拖延上几日,可不要误了大事。”一旁的文臣抬起手来劝说武将道。

  武将冷冷注视着虞王侍者,问道:“虞王可有说要我们等上几日?”

  “这......应该很快吧!”侍者表情僵硬地讪笑道,不敢乱动,生怕一不小心就尸首分离了。

  武将缓缓将大刀抽回,看向另外两人:“怎么办?难道我们真的要这样等下去?就算我们等得起,天子那儿也等不起啊。”

  文臣和宦官对视一眼,两人皆是眉头紧蹙,面露思索之色。

  片刻,宦官开口道:“暂且等上几日吧,只要时间不是太长,天子那边就不会有事。当年的事我们都知道,天子是怎么对待虞王的,今日虞王恐怕还在记恨着,有点架子倒也正常。”

  文臣暗暗点头,犹豫片刻,解下钱袋从里面掏出几颗碎银,看向虞王侍者,赔笑道:“这是一点心意,还望侍者回去后能向虞王说几句好听的话,让虞王能够早日接见我们。”

  侍者不动声色地看了看,那碎银看起来还挺多的,比得上自己一个月的俸禄了。

  看了三人一眼,侍者坦然将碎银揣进了袖子里:“三位使者请放心,王上定不会让天子久等的。”

  在回去的路上,侍者停下身来,注目望向天边淡淡飘扬着的烽烟,嘴角挂起淡淡的笑意。

  现在的天子,确实是不如从前了。

  天子寻找各路诸侯能有什么事呢?无非就是因为天边缓缓飘起的几缕烽烟。

  侍者看的很通透,他相信虞王看的一定比他还通透。

  朝政殿上,文斗第一题结束,第二题开始。

  诸子百家,何以能救世治国?

  虞王直接点名道姓:“永乐,这次就先从你开始吧。”

  徐永乐一开口,就表明自己的想法:诸子百家,实为乱世之因,不可救世,亦不可治国。

  之后,徐永乐又面视虞王补充一句道:“若非要在诸子百家中选一家,儿臣认为非道家全真,杨朱一派不可,救世治国i,自有君王天子谋划,何劳诸子百家多嘴?”

  徐永乐的话,朝堂之上有一部分的人其实还是极为赞同的,都不由暗暗点头。

  虞王也是微微颔首,若有所思,对徐永乐的话表示赞同。

  当然。还有很大一部分人对徐永乐的话不是很满意,都不由的皱起眉头。

  其中,以徐永军、帧及等人为最。

  “父王,三哥的话我不敢苟同。如今天下纷乱,若人人只顾一己之私,只顾一己之利,而不去管旁人的贫贱困苦,其最终的后果,将是导致天下乱上加乱,诸国走向灭亡,君主沦为亡国之人。

  天下纷乱,我虽不认为诸子百家有哪一家可以终结这乱世,但我也不认为其动乱的因缘就在诸子百家。确实,儒家一再强调所谓的繁文缛节,划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平等的关系极大程度上加深了百姓的反抗,使得天下的局势更为混乱,更为动荡.....杨朱虽说‘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然而如此不管不顾,动荡的局势真的就会结束吗?

  我不认为诸子百家有哪一家能够终结乱世,但墨家的存在,我认为其至少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国与国、家与家、人与人变得安定......”

  怼完儒家怼杨朱,怼完杨朱夸自己,徐永怀心想他这四弟真不愧是墨家的巨子。

  合着别人家的都是错的,就你是对的。

  虞王面容平静,看向徐永志。

  徐永志皱眉看了眼徐永军,躬身一拜对虞王道:“父王,我认为诸子百家之中,儒家可救世治国。杨氏无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君无父,是禽兽也,是故禽兽不可救世治国,而儒家以礼为实际,规劝教化人心.....”

  徐永怀在一旁看着,倒也感觉有趣,刚听徐永军贬低完儒家和杨朱,现在又听到徐永志在一口一个禽兽地骂杨朱和墨家。

  再看徐永乐和徐永军的脸色,都不是很好看,这分明是三个人在相互打脸,而且打的是啪啪响。

  徐永怀心中一笑而过,低眉看着徐永军若有所思,寻思着接下来自己应该说些什么。

  原来写好的策论已经交到了虞王手中,自己是应该按照写好的说,还是顺着徐永军的话继续说下去?

  他是应该偏向于徐永军这个支持他当储君的人,还是更应该偏向于自己的内心?

  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在徐永志说完后,虞王一直皱着眉头,一脸平静地看着三人,也不知他在琢磨些什么。

  半晌,他声音低沉地说了一句不明不白的话:“我虞国,是姓徐的在当家吧?”

  “诸子百家,何以能救世治国......”虞王淡淡笑了两声,重新看向三人,面容之中不禁有些失望,“你们还是没能懂本王的意思啊!”

  徐永怀心中恍然一动,在虞王看向他的时候,他已经知道该说什么了。

  前世做题的时候老师总是在强调审题,看来审题还是很有道理的。

  虞王的话,懂的人自然是懂了,不懂的人依旧在迷糊着。

  徐永怀上前道:“诸子百家,儒通教化,墨使政令统一,法家明法度,阴阳家可使百姓知四季变化,兵家强国,农家.....故而,诸子百家,皆能救世治国,而君主当识人善用,辨别优劣,取百家之精华,弃百家之糟粕.....”

  “好,好一个取百家之精华,弃百家之糟粕!”

  徐永怀刚说完,就听到一声大喝,徐永怀转头看去,只见虞国老臣蒙老将军一拍大腿,哈哈大笑。

  看样子,是对徐永怀的回答很满意。

  也或许,是徐永怀的最后一句话让这位老将耳目一新。

  总之,现在所有人看徐永怀的目光都悄然发生了变化,群臣微微颔首,没有一个对徐永怀的回答不满意的。

  虞王也是轻笑着看着徐永怀,他对徐永怀很满意,其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徐永怀听明白了他的话,也有理有据地回答了他的问题。

  诸子百家,何以能救世治国?

  虞王出题,从一开始就没有否认诸子百家,但他的几个儿子里面除了徐永怀,好似都没有理解这个问题:其次,天下之大,国大还是家大?虞王不希望虞国未来的储君更加偏向于哪一家,对哪一家偏听偏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