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都市情感>快穿之地府阿飘要修仙>第361章 女公子(33)
  “我知道了,你们就在外面守着,我自己进去。”

  苏晚把自己捣鼓成这样,就是怕有人认出自己的身份,肯定是不能再带丁虎他们的。br>
  一进门,店里的小二就迎了过来,“这位客官,您里面请。”

  “嗯。”苏晚应了一声,对小二道,“我要个雅间。”

  “好嘞,客官,小的这就带您去。”小二说着,就准备带苏晚上楼。

  苏晚之前跟袁浩川常来醉仙居,对着店里的布局也熟,并没有跟上小二,而是指着天字三号房旁边的位置,出声道,“我要去那间。”

  “诶呦,客官,实在是不巧,那间已经有人了。”小二指了指准备带苏晚去的房间,“您不如看看这间,也是极好的。”

  吴传山选的房间是楼上最左边的那一间,房门前守着两个家丁,左侧临江,右侧的房间又有客了。

  看来,对方这是做了万全的准备,防止有人偷听,右边的那房间,苏晚猜,应该也是吴传山一并定下的。

  苏晚并没有选小二说的那间,而是指了指吴传山房间的斜对面的一间屋子,“那间呢?那间可有人?”

  “没有。”小二答道,“客官,您是想去那间是吗?小的这就带您过去。”

  “好。”苏晚这才跟着小二向房间走去,既然旁边的屋子不行,那就到对面,看看这人出来是要见谁。

  苏晚点好酒菜,等东西上桌,就把小二给赶走了。

  然而,让人意外的是,苏晚在屋子里观察了半天,吴传山的房间,都没有再进去一个人,直到吴传山离开。

  这倒是有些奇怪。

  苏晚打开房门,往楼下看时,吴传山已经走出了醉仙居的大门。

  苏晚没有跟吴传山离开,而是向对面的房间望去,这种时候,吴传山来这里,绝对不是为了吃饭。

  苏晚将视线从吴传山的房间,移到了旁边的那间屋子上。

  这样,也不是不可能。

  像是听到苏晚心底的声音,对面的房门突然打开,有个中年男人带着小厮,从里面走了出来。

  中年男人一出来,就看到了站在对面的苏晚,然后就见对方冲着楼下的大堂里喊了句,“小二,再给我上一壶酒。”

  “快点儿。”苏晚说完,就回到了房间。

  中年男人看着苏晚那关上的房门好一会儿,直到看到小二端着酒上来,才转身离去。

  苏晚站在门内,从缝隙里,直到看到中年男人离开,听着那脚步声越来越近,才坐到了桌前

  此时,房门突然被敲了敲,“客官,您的酒到了。”

  “进。”苏晚说着话,自己就站起身来,没等小二靠近桌旁,就接过对方手里的酒,“好了,你先出去吧,我不喜欢被打扰。”

  “好的,客官,有什么事儿,您就喊我。”

  送走小二,苏晚又将桌上那未动的酒菜,弄的像是吃过之后,才离开。

  如今这事儿,可真的是越来越复杂了。

  刚刚那个中年男人,虽然也是刻意改变了穿着,但是苏晚还是将对方认了出来。

  那个人,就是青州刺史陈秉渊,张成玉来青州后,见过这位刺史几次,所以苏晚一下子就把人认了出来。

  青州大都督和青州刺史,这两个人,一个负责青州的驻军,一个负责州内的大小事务。

  这两个人,以这样一种方式,偷偷见面,到底是为了什么?

  之前,也没有听说过这吴传山和陈秉渊有多深的交情。

  甚至,因为吴陈两家很少往来,又是同级官员,还有两人不合的说法。

  可是,看刚刚那架势,两人可不像是不合。

  若是从这个角度来理王家的事情,王家不知什么原因,拿到吴传山的把柄。

  吴传山跟陈秉渊关系匪浅,那这证据,王家肯定就只能送到京都。

  如果,更严重一些,那就是陈秉渊和吴传山是一伙儿的,王家就更得离开京都。

  说通倒是能说通,但是王家手里的东西是什么?这些猜测又怎么验证,也还是个麻烦的事情。

  不行,就只能想办法把吴传山给绑了。

  就在苏晚为这些事情感到头疼的时候,收到了一份拜帖。

  苏晚看着那熟悉的字体,以及那落款处的九,是谁已经不言而喻了。

  陆九约她游湖,想来是查到了什么。

  泛舟湖上,不会担心被人偷听,确实是个谈话的好地方。

  苏晚到时,陆九已经上船了。

  船不是很大,就是条带篷的小船。

  就是,没有船夫,苏晚走上船去,“你这是准备自己划船?”

  “不然呢?”陆九已经拿起了船桨,“我这也是为了安全,你要帮我分担吗?”

  “这种事情,我就不跟你争了。”苏晚坐进船里,并没有搭把手的意思。

  “你那个老仆呢?没有跟你一起来?”

  “没有。”陆九摇了摇头,“有些事情,还是我一个人,更方便一些。”

  行至湖中时,陆九才停下,“你可又查到些什么?”

  “是有一些,那兵器,出自青州大营右营军。”苏晚将最近的情况说了下,才道,“你这次来,这么谨慎,是不是查到了什么重要线索?”

  “是的。我发现了青州官场上的一个大秘密。”

  陆九解释道,“上次分别之后,我便前往蠡县赴任。中途,曾路过芜县。”

  “那天,我到芜县县城,它虽远比不上青州府城繁华,但那走街串巷的商贩,开门营业的商户,来来往往的人群,非常的热闹,看着也是个还不错的地方。”

  “听你这话的意思,这芜县难道不应该是你看到的这个样子?”苏晚了解陆九,既然这么说,里面一定就有问题。

  “准确地来说,不是这芜县不应该是我看到的样子,而是,这芜县的情况,跟京都收到的奏报中描述的样子,完全就是两回事。”

  陆九继续道,“我得知自己被派到青州做知县后,就去了解了一些青州的情况。查到的就是,青州这些年灾害频发,并不是一个好去处。”

  “而在这些受灾的地方里,芜县就在其中,时间还是今年开春的时候,说是发生了大旱灾,需要十万两赈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