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都市情感>桃源村傻医>第134章 小面大爱,矾山鲜面店
  阿夜离开富贵大厦之后,故意在周围不算热闹的街道上绕了几圈,果然如他所猜测的一样,龙帮的人全都不见了,也没有人再来跟踪他。

  确认没有情况之后,他才打电话通知秦雪。

  “小雪,没有问题了,你可以出来了,对了,如果爱德华那老头子问起这些图纸哪里来的,你就说是高价从黑市买的,不要透露我的存在。”

  “嗯,我明白的,阿夜哥放心吧,你伤口才刚刚愈合,可要小心些。”

  “我会注意的,随时保持联系。”

  挂下电话之后。

  阿夜往东海市的粮市批发市场走去。

  不愧是省城,一大早的,这里就已经充满了烟火气息,无数小摊贩在这里售卖各种早餐,还有有很多人或开着小货车,或骑着三轮车前来进货的。

  阿夜买了碗豆浆,买了根油条,美滋滋的吃了起来,一边吃一边逛着粮市批发市场,他发现这里真的是应有尽有,各种农作物,蔬菜,水果,大米,小麦等等,全都整整齐齐的。

  很多卖货的人,都可以看出不是东海城的人,他们都是从各地乡镇聚集而来。

  阿夜心中盘算着现在已经扩大了许多的桃源村村民们这次过冬需要的粮食数量,一边询问大家的价格。

  不知不觉,一上午的时间就过去了。

  阿夜心中也已经了解了大致情况,来到不远处的一间名为“矾山鲜面店”的面馆,打算吃完就开始采购了。

  这个面馆,门面不大,但是非常整洁,可以看得出主人家经常打扫。

  刚刚进门。

  一个三十来岁的男子围着厨裙,热情的走了出来招呼。

  “小兄弟,吃面啊?来,随便选,我这里有很多种面,随便挑,都是几十年的老面店了,味道和价格绝对实惠。”

  这个男人就是矾山鲜面店的老板,名为李国义,是附近出了名的老好人,为人憨厚善良,名声很好,加上平常来吃面的人也都是四方邻里,几乎没人在他这里吃霸王餐,就算赊了账,第二天保准就将钱送来了。

  阿夜看了看菜单,说道:“老板,麻烦给我来一碗牛肉面,谢谢。”

  “牛肉面啊,好嘞,您稍等!马上就来。”

  李国义笑呵呵的转身走进厨房,开始忙碌着做起面来。

  阿夜闲来无事,在面馆中四下转悠起来,他发现这间面馆的储货量似乎并不仅仅是一般的面馆,那一篮子一篮子的的面条,光靠煮来卖的话,怕是一天都忙不完吧?!

  果然,没一会。

  就有人上来买面。

  “李大哥,给我来五斤素面,再来一斤酸豆角。”

  一个妇人走进来,笑着打招呼。

  李国义笑呵呵的道:“原来是祥嫂啊,面在那边,您自己拿吧,我这边离不开手。”

  “好嘞,那你忙,我自己拿。”

  祥嫂笑着转身拿起袋子,装了些素面和酸豆角,然后放在电子秤上称好之后,自觉的将钱放在柜头,说道:“李大哥,钱我放这里了,那我先走了。”

  李国义挥挥手道:“好嘞,祥嫂路上小心。”

  没一会。

  牛肉面就煮好了。

  李国义端着热气腾腾的牛肉面放到桌上,憨笑道:“小兄弟,来,吃吧,看看合不合胃口。”

  阿夜看着眼前满满厚实的牛肉粒,想起了之前在火车站吃的什么兰州牛肉拉面,跟那个比起来,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光是这牛肉粒,估计都可以做几十碗兰州牛肉拉面了。

  拿起筷子尝了一口。

  浓浓的牛肉香,和牛骨高汤的醇厚口感,完全不是那些香精调和的所谓高汤能比的。

  阿夜赞叹的点点头,这家面馆确实厚道,不过他反倒有个疑惑了。

  “老板,这样一碗牛肉面,你才卖10块钱,你真的有得赚吗?”

  李国义呵呵笑道:“什么赚不赚的,来我这里吃的,都是各个村县的农民,大家手里也没啥钱,现在这年头赚钱多难啊,大家日子也都不好过,咱能帮称下就帮衬下吧,你看这牛肉,别以为便宜它就不是好肉,这可是今早凌晨刚刚杀的黄牛肉,因为大家互相帮衬,所以才给我最低的价格,而我的面也卖最低的价格给大家。”

  “那这样不赚钱,还算是做生意吗?”

  “生意这东西,做久了也是有感情的,我也不求什么大富大贵,只要能够把这小小店面给传承下去就够了。”

  阿夜看着憨厚的李国义,一时间心情有些复杂,在省城这种人吃人的利益场,居然还有保持着这种赤子之心的人,实在太难得了!

  就在此时。

  门口来了一个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的老头子,李国义一看到这个老头子进来,立马起身迎了上去,热情的招呼道:“郑大爷,您来买面啊,还是按照老规矩吗?”

  郑大爷点点头。

  李国义笑道:“好嘞,您稍等哈,我马上为您装面。”

  很快,他就拿起袋子装了满满当当的一大袋子面条,而且还放进去好几包榨菜和咸菜,甚至连特地装了一些牛肉粒,然后才将袋子递了过去。

  “郑大爷,您小心点拿好。”

  郑大爷颤悠悠的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皱巴巴,用水彩笔所画的“百元大钞”,递了过来。

  阿夜看得眉头一皱。

  心中有所不悦。

  这个老头子什么情况,居然拿假钱,是欺负人家老实人吗?!

  本来阿夜以为李国义看到那张一眼就能看出是假的百元大钞,会生气的喝骂,可是他却认真的收了起来,还有零有整的找了零钱,和面一起递了过去。

  “您收好,路上小心,慢走,欢迎下次再来。”

  郑大爷拿着钱和面条,颤巍巍的离开。

  这个时候,阿夜忍不住走了出来,询问道:“老板,他给你的钱明明是假的,为什么你还收?为什么不揭穿他?”

  李国义叹了口气,解释道:“关于郑大爷的故事,我也是听我父亲讲的,他并不是一个智力正常的普通人,小时候的一场大病,让郑大爷的神经受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烧坏了脑子”,虽然是这样,但郑大爷的父母并没有放弃他,而是竭尽全力地将他抚养长大,好在他并没有丧失劳动能力,偶尔还会打打工,赚点饭钱,后来郑大爷的父母去世,就只留下了他自己孤立无援,村里的人看他可怜,就带他来省城打工,他来到省城之后,最喜欢去的地方,就是我们家的面馆,他经常会在这里买上一把面条回家煮着吃。”看書喇

  “不过郑大爷的智力有些问题,所以只能干一些简单的粗活,可随着年纪变大,他的生活也越来越艰难,唯一不变的就是他依然会长期来我们面店来买一点面条,那时候这家店的老板还不是我,而是我的父亲。”

  “我的父亲也是出了名的老好人,为了改善家里的生活,他便开了这间矾山鲜面店,那时候的郑大爷经常从破烂的衣服里掏出皱皱巴巴的零钱买面条,我的父亲见他可怜,经常会多给他一些面条,或者装上一包榨菜,就这样过了很多年,郑大爷一直受着父亲的照顾。”

  “再之后,我从父亲手里继承了这家面店成为了二代老板,虽然换了老板,但对郑大爷来说这仍旧是他最爱的面店,因为只有在这里他才能靠着有限的钱吃上一顿饱饭。”

  “父亲嘱咐过我,只要是郑大爷来,不管他每次掏出来的是多少钱,都要给他足够吃的面条,后来郑大爷的年纪越来越大,也没有粗活适合他了,他也慢慢的没有钱拿出来买面条了,我还记得他第一次掏出来这种钱的时候,是他自己用水彩笔画的“十元钱”,那个时候,我觉得郑大爷没必要这样,因为无论如何,我都会保证他能吃饱饭,免费给他也可以的,甚至我还能给他些钱,但是如果我不收钱,郑大爷会连面条也不要了,见到他老人这么倔强,我只好收下着他画的“钞票”,这样一来二去,这东西反而成了我们面店跟郑大爷之间的信物。”

  李国义苦笑道:“其实我们一家也是从山里出来的穷苦人家,我们能够理解穷苦人的生活艰难,力所能及,能帮就帮一把吧,赚多钱赚少钱,生活都是一样过嘛。”

  “而且啊,我恐怕也帮不了他们太久了,今年生意一天比一天差,我都不知道能不能熬到年底了,诶,要是关门的话,还真的是有点舍不得啊......”

  李国义擦了擦眼泪。

  阿夜听完之后,沉默了许久,李国义说的没错,这就是现今穷苦人家的真实写照,人人都道省城遍地黄金,可是又有多少人知道,在这遍地黄金之下,埋葬的是多少穷苦白骨呢?!

  阿夜深呼一口气,望着李国义,钦佩的道:“李老板,你们一家的赤子之心,当真世所罕见,你说的没错,赚多钱赚少钱,生活都是一样过,实不相瞒,我这次来省城,就是来大批量采购粮食的,面条也是我急需要的一种,当然,如果你有其他粮食可靠卖家的话,也可以一并介绍来。”

  李国义怔怔的看着阿夜,他不敢相信还有天上掉馅饼这种好事情,疑惑的问道:“你说的是真的?那你要多少面条?”

  阿夜转头看了眼店里的面条,指了指它们,说道:“每日都需要这里的十倍以上!当然,你如果做不出来的话,少一点也行,我用其他替代,你要是不信的话,我可以先预付十万定金!”

  说着,阿夜真的就当场扫二维码给转了十万过去。

  当听到“十万元到账”的提醒。

  李国义才猛地回过神来,又惊喜又激动的抓紧阿夜的手,热泪盈眶,无语伦次的道:“谢谢,谢谢您,我真的,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说,太感谢您了,面店有救了,明年的租金有着落了,我能守住这份传承了!太感谢,太感谢您了!”

  阿夜微笑道:“你不用谢我,你应该谢的是你自己的善良和爱心,是它们在关键时刻拯救了你,而今天你的善良和爱心,正好传递到了我的手上而已,对了,你刚刚说到租金,这间店面是租来的吧,打电话把房东叫来,这店面我买下了,今后他就属于你了,也当是我投资你的善良了。”

  “我....我....我....”

  李国义喜极而泣,感动的完全说不出话来了。

  这么多年的奉献,终于在这关键的一年,终于在他即将撑不住的时候,等来了回报。

  或许,这就是冥冥之中的“善有善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