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大明:开局认错爹,怂恿他造反>第158章 我有一个小小的意见
  道衍和尚表情有些茫然,没弄懂这什么“大圆钟”是什么意思。

  “老爷倒是没什么事儿,不过这大圆钟是什么意思?”

  朱瑾摆摆手,随意敷衍道:“就是说他胖的像个大圆钟的意思,我爹真没事儿?”

  “老爷挺好的,就是把你说的东西送给燕王之后,燕王想知道这人该怎么处置,老爷走不开,让我过来问问。”

  道衍和尚说的理所当然,朱瑾却是皱紧了眉头,“燕王遇到这么点破事儿还得来问我?”

  “他身边那道衍大师可是天下第一谋士,有啥问他不就行了吗?”

  “不对,不对不对。”

  “老爹不会是把我卖了吧?”

  朱瑾越想越觉得有可能,就老爹那八卦的样子,遇到点什么事儿他能藏得住啊?

  八成是燕王一问,他就把我给卖了啊。

  这怎么成,我这咸鱼小日子正过得舒坦,每天三个如花似玉的老婆陪着,各种没吃伺候着,我去遭那个罪干嘛?

  他心里想着,丝毫没有注意到面前的广生先生表情难得出现波动,如果有人仔细看,那应该是属于一种尴尬又只能憋回去的纠结。

  朱瑾心里拒绝,看向道衍和尚面露难色,“广生叔,这种事儿我哪儿能知道啊?”

  “这不是开玩笑嘛?你跟我爹说在外边儿别瞎吹牛,这让人燕王看笑话多不好?”

  道衍和尚闻言苦笑,只得道:“那道衍倒是出了个主意,不过燕王觉得想听听你的意见。”

  朱瑾听完直接翻白眼,人道衍大师都说可以的办法,还来找我干嘛?

  咋的让我一个平平无奇小地主,上一世的小社畜来出一个比人天下第一谋士还牛逼的主意呗?

  也是怪看得起我的,真的栓q了好吗?

  听我说谢谢你,因为有你,温暖了四季……

  朱瑾在心里疯狂吐槽,然后就听广生先生转述了道衍大师的策略。

  “道衍觉得,以宋忠儿子为饵,让其派出手底下的探子来打探消息,然后故意泄露一些消息出去,将宋忠的谍子一网打尽,斩了耳目,日后行事也方便一些,这是其一。”

  “其二,等王爷拿下北平,夺取控制权,还可以诱使宋忠出兵奔袭,到时候收拢旧部,设法在中途设伏,在后截断退路,杀他个措手不及,此为一石二鸟之计。”

  “少爷你觉得此计如何?”

  道衍说完,看向朱瑾的眼神里充满了期待,就想着看这小子还会不会给出一个合理的建议。

  朱瑾听完就开始挠头了,我又没学过兵法,也没看过关于谋略的书,甚至都没有这方面的经验。

  最多看过两本儿网络小说,这种经验拿到战场上来不是在开玩笑?

  我太累了,也该歇歇了。

  不对,这事儿是我带来的,历史里面并没有这件事儿,至少我没看到过记载。

  那这事儿就是因为我才发生的,如果处理不当,会不会往不好的方向发展,最终影响到燕王靖难?

  朱瑾脑海里一个个念头闪过,罢了,我再试着换位思考一番,如果我是宋忠,我会做出什么应对呢?

  手握重兵,派谍子打探消息,就如同今天被我擒拿的这两个人。

  如果探听到蛛丝马迹,或者根本不需要蛛丝马迹,只要手底下的人失踪,就足以引起宋忠的主意,他自然知道这是燕王干的。

  然后警惕起来,随时做突袭的准备,甚至要是拿到了燕王准备起兵的情报,更是可能直接挥军前来。

  让燕王的处境变得更加被动。

  但是这就有一个问题,这抓了宋子明,宋忠就会成为一颗定时炸弹,道衍大师的计划固然可行,但是这不绝对,不可能让宋忠就按照自己的计划来进行。

  但是也正是因为有了我,这些事儿根本就不用这么麻烦啊……

  “广生叔,我觉得道衍大师的计策非常好,不过我还有一个小小的意见。”

  “当然了,这也就是我随便说说而已,当不得真的,你回去就随便跟我爹提一下就行,在燕王面前可别说是我说的。”

  道衍和尚眼前一亮,“少爷请说。”

  朱瑾捋了捋思绪,“道衍大师的计策其实没什么不妥,不过有一个问题大师不知道是忽略了,还是心里早有算计。”

  “就是擒拿了宋忠的儿子的时候,宋忠就已经成为一颗定时炸弹了,他什么时候会做出什么举措,谁都无法准确预料。”

  “所以我认为,主动权应该攥在燕王自己手里。”

  “那你觉得燕王应该怎么做?”道衍和尚问道,他其实很期待朱瑾能给出的答案。

  他说出来的计策其实并不完美,不过他也没想要让它多完美,只是一个抛砖引玉的小手段罢了。

  想看的,是朱瑾那天马行空,似乎脱离了这个时代的奇思妙想。

  朱瑾沉思片刻,似乎是在心中完善了最后的想法,开口道:

  “当然是要化被动为主动,只要一拿下北平,就把宋子明押上城头。”

  “不论是北平失守,还是为了救自己儿子,宋忠都必定会挥军前来。”

  “到时候只要将巴雷特架在城头,他的命就是燕王最大的翻盘点,只要宋忠被隔空狙杀,身后再杀出一支奇兵,北平之围自解,其他的应该不用我说了吧?”

  朱瑾这一番话让道衍犹如醍醐灌顶,“此计甚妙,甚妙。”

  “如果运作得当,甚至可以将朝廷兵马收编大半,进一步扩充实力,燕王起兵之势就此奠定。”

  朱瑾点点头,“正是如此,广生先生懂的也不少嘛,我看你就说这是你自己想出来的吧。”

  每一次见朱瑾,或者从他这儿听到什么消息,道衍都觉得是对自己一次新的洗礼。

  他也发现了自己与这个少年最大的差距在那儿。

  在于对一切事物的那种掌控感,对那些新鲜事物的合理利用。

  每次他要定下一个计策,那是要经过反复推演,确保万无一失,或者概率极大,他才会提出来。

  但是在朱瑾这里,这些问题似乎从来都不存在。

  每次给他提出的问题,他总是三言两语就能找出极好的解决办法,就算不全面,但那也是基于他不知道自己所提过的策略,所有的器械都已经被利用起来。

  如果他知道,那道衍可以肯定,这一场战争,其实只要开了头,燕王就已经占据极大的胜面了。

  当真是天纵之才,天佑王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