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大明:开局认错爹,怂恿他造反>第99章 爱卿真乃国之栋梁也
  散了朝会,朱允炆照常将三位大儒宣到谨身殿议事。

  一同被宣召的,还有锦衣卫指挥使。

  人一到齐,朱允炆就畅快大笑道:“朕登基已经数月有余,所推行的削藩之事也是一波三折。”

  “可谓是遇上了重重阻碍,但在三位先生的鼎力支持下,今日总算将燕王羽翼一网打尽了。”

  黄子澄心情也很不错,这次他的计策总算是派上用场了。

  听朱允炆这么一说,当即表示,皇上过誉了,臣等愿为皇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等等。

  两人都没提旁边的锦衣卫指挥使,从心眼儿里,他们都是看不起锦衣卫的。

  纵使锦衣卫权势滔天的时候,像黄子澄这样的大儒也不大看得起锦衣卫,更不用说朱允炆了。

  无他,在他们这些读书人眼中,这些只会在背地里搞阴谋诡计陷害人这些勾当的家伙,简直有辱斯文。

  如果不是自己之前被摆了一道,事情到了万不得已的时候,黄子澄也不会提出重启锦衣卫的主意。

  启用锦衣卫不仅有损皇上的颜面,也会让他们这些出主意的人为朝中大臣所诟病,这跟他原本的设想是背道而驰的。

  反而是符合齐泰一直以来的想法快刀斩乱麻。

  所以那日他一提出来,齐泰就马上赞成,当时他还以为齐泰是给他面子,后来他才反应过来,这是自己的棋下到别人的棋盘上去了。

  朱允炆看着几人轻轻颔首,随即将话题引到了最为关键的问题上。

  “诸位先生,如今剩余的藩王要么实力强劲,要么不足为虑,下一步可是直接剑指燕王?”

  黄子澄拱手道:“皇上圣明,如今燕王羽翼尽去,燕王乃诸藩之首,是时候自燕王开始横扫诸王,保我大明江山稳固了。”

  “如此一来,必然可以震慑其余藩王,削藩大业功成在即。”

  得了黄子澄的肯定,朱允炆顿时精神大振,“好!那如何对付燕王,以行先生可有计策?”

  “如今燕王府内已经策反长史葛城,以及属官李瑞、卢振,外已经安排宋忠、耿瓛以戒备鞑靼为名屯兵在北平四十里外,城防军更是尽数更换,是否找个机会便宜行事?”

  朱允炆此时只觉胸腔内豪气干云,如此局势,要叫燕王束手就擒指日可待。

  不由得提出自己的想法,想博得几位大儒的认同。

  齐泰瞅准机会进言道:“皇上圣明,只要找到合适的时机,燕王就如同瓮中之鳖,任他有泼天的本事,也翻不起什么风浪来。”

  朱允炆颔首,看向黄子澄想听听他的意见。

  “咳咳!”黄子澄轻咳一声,微微摇头道:“皇上,此时不可如此莽撞行事。”

  “燕王既然已经是瓮中之鳖,而且向来声名远播,要是贸然行事,那吾等之前的谋划不是前功尽弃吗?”看書喇

  “而且燕王统兵多年,如今虽然布置周全,但也不排除仍有死忠能为其效力。”

  朱允炆听完觉得有道理啊,这燕王都没有任何不法之事,这么贸然削藩,朝廷内外,天下百姓岂不是又要掀起诋毁自己名誉的言论?

  见黄子澄分析的头头是道,朱允炆马上虚心求教,“那依先生看来,该如何对付燕王才能名正言顺呢?”

  齐泰,又无语了,感觉自己的存在毫无意义。

  黄子澄则是轻捋长须,笑道:“这就要看锦衣卫的本事了。”

  说着他看向一旁的指挥使,“你们锦衣卫向来对打探消息,挖掘官员的罪证最为擅长,想来找找燕王的把柄应该不是难事吧?”

  朱允炆也看过来,“如何?”

  这种情况,是整个锦衣卫上上下下梦寐以求的事儿,也是锦衣卫重新崛起的希望。

  虽然知道事情难办,但指挥使还是没有半点犹豫,当即点头,“臣愿为皇上分忧,早在皇上吩咐之前,臣已经安排人手,前往北平打探消息了。”

  “相信用不了多久,燕王所行之事都将一览无余地呈现在皇上面前。”

  朱允炆龙颜大悦,“爱卿真乃国之栋梁也。”

  ……

  就在几人暗中谋划的时候。

  另一边的中山王府。

  气氛却压抑的害怕。

  会客厅内,徐辉祖死死盯着徐增寿,徐增寿则是吊儿郎当地斜靠在椅子上,对大哥的注视颇为不屑。

  “小妹到底去哪儿了?”徐辉祖喝问道。

  徐增寿冷冷一笑,“小妹不是被你逼走的吗?现在找不着人了你来问我?”

  “我告诉你,要是小妹有个三长两短,我去爹娘灵前告你,说你魏国公大人为了自己的爵位,帮着别人逼得自己姐姐妹妹家破人亡。”

  “逼得小妹离家出走从此不知所踪,好好的徐家就这样散了。”

  徐辉祖额头顿时青筋暴起,一拳猛地砸在桌上,“住口!”

  “怎么?你魏国公大人能做,还不让我说了?”徐增寿丝毫不怵,怼得徐辉祖哑口无言。

  “可怜小妹,一个人亡命天涯,不知道跑哪儿去了,能不能吃饱饭,睡得还习不习惯,有没有遇上歹人。”

  说着还长叹一声,“小妹啊,还是三哥疼你啊。”

  徐辉祖心里微微一颤,被徐增寿说的心乱如麻,“你真不知道小妹去哪儿了?”

  徐增寿摇头,“不知道。”

  “唉!”徐辉祖长叹一口气,心里对徐妙锦的担忧又多了几分,心里只想着再派些人出去找找才是。

  哪怕是违背皇上的旨意,暗地里不让她禁足也行啊。

  沉思半晌,徐辉祖扭头对徐增寿告诫道:“近来锦衣卫指挥使在朝堂上出现你也看见了,我知道你跟燕王关系好,心里又牵挂着大姐。”

  “但是此时万万不可大意,千万不要让锦衣卫抓到把柄,否则我也救不了你。”

  徐增寿看着天花板,“那就不劳魏国公大人费心了,我好得很。”

  “你!”

  徐辉祖拂袖而去,后面的话终究没有说出来。

  等徐辉祖出去了,徐增寿才暗自担心起来,“小妹儿去了这么久,应该到北平了吧?怎么连封信都没有呢?”

  “不行,我得写封信去问问,顺带将朝廷目前的局势跟燕王说一下,好叫他做好准备才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