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大明:开局认错爹,怂恿他造反>第47章 你可别忙着死,以后的路还长着呢
  就在各府长史前往京城的时候,朱允炆分封的采访使已经是快马加鞭奔赴几王封地上任,准备搜罗一下诸王罪证,将亲近燕王的一股脑的全给抓了。

  之前还让李景隆假借巡边之名突袭抓了周王,还是以周王次子的一个举报,根本没有真凭实据,朝廷上下是议论纷纷,这次他们也不好再借这锦衣卫来抓诸王罪证了。

  但要先燕王一步,打他个措手不及,又得快刀斩乱麻,现在打着热热闹闹设下中秋宴的名头,让诸王都放松警惕那是正好。

  三位大儒这暗度陈仓玩的是炉火纯青。

  齐王朱槫原本想着这周王才刚被削藩,皇上还设下了中秋宴,就算要有什么动作也不会这么快才是。

  自己不妨趁这个机会撒泼打诨,入京去找朱允炆要钱修缮王府,让朱允炆觉得自己胸无大志,得一顿骂了事。

  自己堂堂皇叔主动去讨骂,这还能拿自己怎么样?

  想的倒是挺好,哪儿知道王府的长史才入京,自己还没来得及表明自己的态度就被抓了。

  理由还是老一套,意图谋反。

  见周王齐王因为这种可笑的理由,一个两个的全被贬为庶民。

  周王查无实据也就算了。

  这齐王更是没来由的遭了无妄之灾,而这齐王跟代王那是一起跟着朱棣远征漠北的藩王,曾一起并肩作战,又性情相投。

  那自然是亲上加亲,关系铁得很。

  见自己手足兄弟接连被朝廷以莫须有的罪名削了藩王的帽子,朱元璋的十三王子代王朱桂是怒不可遏,当即上书一封指责朱允炆当着朱元璋说要以德服人,披着伪善的外衣。

  朱元璋刚一驾崩,就对诸位叔叔刀兵相向。

  虚情假意,欺瞒天下百姓。

  朱允炆那是最在乎脸面的人,得了代王这一骂还得了?

  谨身殿内,朱允炆当着三位大儒的面,手里抓着代王的奏疏,只觉得脸上那是火辣辣的疼。

  心里也是瘪了一口恶气,当即大骂,“代王藐视朝廷,藐视朕的威严,岂有此理?”

  方孝孺笑道:“代王此举,对吾等来说,不正是瞌睡遇上枕头?”

  几人一番商议,都赞同藉此机会拿下代王,但以这个理由削藩,又会让人觉得皇上太过小气。

  最后还是黄子澄想了个办法,反正这些王爷身上没几个是干净的,多多少少都有点儿不法之事。

  随便找了个由头就把代王也贬为了庶民。

  为了弥补上一次擒拿周王是偷偷摸摸有损朝廷清誉,这两次朱允炆是直接下旨捉的齐王和代王,尽显帝王威仪。

  可原本在朱允炆看来天衣无缝的计划,就在湘王朱柏那里出了岔子。

  湘王朱柏乃是朱元璋第十二个儿子,为人性情耿直刚烈,自然也是见不得朱允炆听了一个莫须有的举报就将周王全家贬去了南疆。

  见朱棣上书求情,自己也是有样学样,写了封奏疏递到了京城,也是为周王求情。

  原本觉得自己这又没犯什么事儿,朝廷一时半会儿也算不到自己头上。

  再说了,朝廷刚让长史入京代替诸王接受赏赐,哪儿有那么容易就找上自己麻烦。

  虽然来了个什么监察御史还是什么采访使黄真,看起来也是唯唯诺诺,不见得能成什么事。

  可就在这两天,他也是觉察到有些不对劲,有意无意间,总觉得有人在盯着自己。

  这天上午,朱柏见天气不错,佯装出门打猎。

  我倒要看看是不是真有什么跳梁小丑在我眼皮子底下活跃,要是真的,那八成就是皇上想对我动手了。

  哼,虚伪小人?走着瞧。

  带上一应弓弩箭矢,出了王府大门,朱柏领着一些扈从正准备翻身上马,一个小商贩恰巧脚下一软,跌坐在一群人跟前。

  王府扈从向来跋扈惯了,纵使湘王从未迫害百姓,但王府威仪也深深烙印在了这些人心底。

  见这小商贩挡了去路,当即就想上前驱赶,“哪儿来的下九流?滚一边儿去,冲撞了王爷小心你的脑袋。”

  小商贩见冲撞到人了,还是湘王殿下,面露惊恐,双膝一软就跪在了朱柏的面前,顺势还要去抱住朱柏的大腿。

  “王爷,小民该死,冲撞了王爷,求王爷恕罪,求王爷恕罪……”

  扈从一见大惊,王爷千金之尊哪儿是这平头百姓随便靠近的?

  万一再是个刺客什么的到时候自己这些人都得掉脑袋。

  三两个人丢下马缰,上前想要去拖拽这小商贩,却是有些来不及了。

  朱柏性情本就正直,加上最近心神不宁,倒也不想因为这点小事责难这小商贩,见他扑到自己面前,弯腰下去想顺势将他扶起。

  手刚一伸过去,小商贩的手顺势也抓住了朱柏,在除了朱柏所有人都没发现的角度,眼前这人不着痕迹地往他手里塞了一个小纸团。

  还悄悄给他使了个眼色。

  朱柏心里一惊,此人有异?

  但在大庭广众之下,他没有露出丝毫异样,亲自将小商贩扶起,目光灼灼地盯着眼前这人。

  小商贩并不理睬,嘴里大喊着“多谢湘王仁慈,多谢……”,随即一瘸一拐的消失在一旁的小巷之中。

  朱柏重新翻身上马,神色冷峻地领着一队扈从出了城。

  行至郊外,朱柏双手捂着肚子,吩咐道:“我肚子有些不舒服,你们在这等着。”

  说完翻身下马,钻进了一旁的草丛。

  轻轻拈开手里的纸团一看,朱柏当场震惊,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

  摊开的纸团上面赫然写着几行密密麻麻的小字,“削藩在即,莫要慌张,栽赃造势,来日方长……”

  朱柏此时心乱如麻,心里有一个大大的问号,给我递纸条的究竟是什么人?

  这人不只是知道朝廷下一步动向,甚至我可能会做些出格之事都已经预料。

  不止如此,这上面还详细的写了自己下一步可以怎么做,究竟是何方神圣?

  回到扈从中间,朱柏招呼着众人打道回府,“今日兴致不佳,就不打猎了,回去吧。”

  本来也就没什么打猎的兴致,现在得了这消息,也用不着再试探了。

  从纸条上的信息可以知道,朝廷确实盯上自己了,也许很快就会动手。

  但我要不要按照原先的计划行事,还是听这人的?

  朱柏心里有些犹豫不决,原本还打算皇上既然不仁,那就别怪自己不义了。

  皇上已经借着莫须有的由头削了周王,还要让诸王议罪,要是再削到自己的头上。

  那便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明摆着就是想找着各种理由对自己这些叔叔们下手啊。

  既然如此,那自己就用最直接的方式,撕下那好侄儿虚伪的面皮,也好叫天下人看看,叫自己那些兄弟们看看这好侄儿的真面目。看書溂

  在察觉到可能有人在王府周围窥探的时候,他就已经让人做好了准备,准备了很多柴和火油。

  只等时机一到,自己就葬身火海,既能让家人仍然可以享受荣华富贵,最重要的事还能让自己那好侄儿背上骂名。

  可如今要是就这么放弃的话,自己又有些不甘心,不如……

  湘王朱柏想起那张纸条上的计策,眼神熠熠生辉。

  这朱允炆趁着大摆中秋宴的时机,派人擒拿齐王朱槫和代王朱桂之后,又派遣袁泰马不停蹄的就奔向了湘王所在的荆州。

  袁泰一来就先跟采访使黄真汇合到了一处,“黄大人,来了这荆州多日有没有找到湘王不法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