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大明:开局认错爹,怂恿他造反>第45章 大哥,知道努力没用你还耽误我睡觉?
  “哦,少爷一般中午才起,现在离少爷起床还早着呢。”仆役随口答道。

  朱高炽一怔,现在还没起床?

  在他看来像朱瑾这般有才学的少年,那应该是鸡鸣而起,日暮而息。

  用自己的努力来实现心中的抱负才对。

  甚至悬梁刺股都不为过啊,不然这般才学哪儿来的?

  可事实竟然让朱高炽大跌眼镜。

  他还想着跟着朱瑾学学呢,这可倒好,都快日上三竿了,还没起床?

  朱高炽拖着被掏空的身子,走到朱瑾房门前,“棒棒棒”地敲们。

  “二弟,都这般时辰了,你咋还不起床啊?”

  房间内的朱瑾翻来覆去,终究没能抗衡过自己大哥的夺命连环敲。

  卧槽,还让不让人睡觉了啊?

  “砰!”一声,朱瑾打开房门。

  看见是自己大哥,带着满满的起床气怒道:“大哥你干啥呀?大清早的还让不让人睡觉了?”

  朱高炽见朱瑾睡眼惺忪的样子,皱紧了眉头,“二弟啊,你虽然有些才学,但怎么可以这般懒惰?”

  “这都快日上三竿了,还能睡得着?”

  “岂不闻昔年祖狄和刘琨闻鸡起舞,方能施展一番抱负?”

  “你这般怠惰,长此以往不把学业都荒废了?以前的知识也会忘得一干二净啊。”

  朱高炽是真觉得以朱瑾的才学,要是继续努力的话,日后必将是名垂青史的人物。

  怎么可以因为懒惰而荒废了自己?

  谁知朱瑾看到自己大哥这么说,直接白了他一眼。

  “谁告诉你要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才能有出息的?”

  朱高炽反驳道:“自古以来的圣人之言都是这般教导我们的啊?”

  “有什么不对吗?”

  “肯定不对啊。”朱瑾大义凛然。

  “学习那肯定是要讲究方式方法,还要找到自己的爱好,找到自己擅长的事。”

  “要是都如那圣人所说,努力就能有所收获,那不人人都是圣人了?”

  “这不扯淡的吗?”

  朱高炽本能的觉得朱瑾说的话不对。

  琢磨着反驳道:“但努力终归是没错的啊?”

  “比如十年寒窗的举子,不努力读书,哪来治国平天下的机会?”

  “再比如那老农,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庄稼才能有收成啊?”

  朱瑾白了自己大哥一眼,“如果一个人在算术方面有天赋,文章写的平平无奇,但朝廷科举并不考这些,你觉得他努力有用吗?”

  工科男在未来很吃香,但是在这个时代,他们只能打打杂,朱瑾扼腕叹息,继续反驳。

  “再比如一个老农,他其实脑子活泛,但体力不太好,他每天努力种地,就能有好收成吗?”

  思考了良久,朱高炽摇头道:“确实不能。”

  “所以你现在还觉得努力就有用吗?”

  朱高炽又摇头。

  “那你还耽误我睡觉?”说着朱瑾“砰”地关上了房门。

  留下了朱高炽,在风中凌乱。

  他觉得朱瑾说的有道理,但是又感觉不太对。

  自己这便宜弟弟好像在偷换概念啊。

  不过一时没能反驳,摇了摇头,只能改天再跟他探讨了。

  正准备转身离去。

  长青突然跑到朱瑾门前“咚咚咚”地敲起朱瑾房门来。

  朱高炽想到自己刚才都差点被朱瑾骂的狗血淋头的样子。

  连忙上前拉住长青,好心提醒道:“二弟正在睡觉呢,你这么敲门,小心他骂你。”

  长青笑呵呵的道:“大少爷放心吧,不会的。”

  朱高炽心里苦笑,你以为你家少爷是什么好人呐,他可是连我这个大哥都敢骂的,何况是你?

  朱高炽还想再劝,但已经来不及了。

  “吱呀”一声,朱瑾的门再次打开。

  “什么事儿啊?”朱瑾紧紧皱着眉头,一双眼半开半合的瞪着长青道。

  “少爷,张婶家孩子病了。”长青小声的道。

  朱瑾眉头再次一拧,“他们在哪儿?”

  “就在外面。”

  朱瑾一听,推开长青就朝外面走去。

  连衣服都没来得及换。

  来到前厅,朱瑾一眼就看到了等候在这的张婶和她的孩子。

  “孩子怎么了?”朱瑾直接问道。

  张婶一见朱瑾就哭了起来,“呜呜呜~少爷你救救我家孩子吧。”

  豆大的泪珠顺着脸颊滑落,张婶双膝一软就跪了下来。

  朱瑾赶紧上前双手搀起张婶,看了看他怀里的孩子。

  只见张婶怀里那孩子脸颊通红,还不住地咳嗽。

  探手摸了摸孩子的额头,“可是受了风寒?”

  张婶儿连连点头,“前天淋了场雨就受了风寒,本想着应该没事儿,可谁想到今早起来就……”

  张婶说着,眼泪又在眼眶里打转。

  “唉,好了,别哭了,我不是跟你们说过有啥问题就早些带过来吗?”

  朱锦双手接过孩子,扭头对长青道:“去打盆凉水来给孩子擦擦脸。”

  说着将孩子放到了一旁的躺椅上。

  “大哥你先看着他点,我进去拿些药。”说着转身走进了里屋。

  没一会儿朱瑾就回来了。

  手里还拿着一堆奇奇怪怪的小瓶子。

  “大哥帮我拿一下,这里面的一样拿两颗。”

  “长青你去倒杯热水过来。”

  朱锦将几颗药丸分成几半之后,就着水喂给孩子服了下去。

  又拿了几颗分开的药丸包在一个小纸袋里,递给眼前的妇人道:“这个拿回去中午和晚上饭后再吃一次,孩子就能退烧了。”

  “记得别再受了风寒。”

  “多喝热水。”

  朱瑾耐心细致的吩咐道。

  张婶抱着孩子千恩万谢的离开了。

  朱高炽看着这一幕有些出乎意料。

  其一是朱瑾竟然会看病?还是这种疑难杂症。

  其二,原本他以为朱瑾会因为再次被吵醒而责难长青。

  可没想到的是,一听说有农妇家的孩子病了,朱锦二话不说,连衣服都来不及换就去给孩子看病。

  在他的心里,可能任何事情都没有这孩子的安危重要吧?

  此时只有他们两人,朱高炽忍不住问道:“二弟,我看先前那孩子已经发了高烧,而且伴有咳嗽,这种情况如果孩子体弱的话一般是很难治好了。”

  “你不会是在安慰那位大婶吧?”

  朱瑾看着自己大哥满脸不悦,“呸呸呸,你个乌鸦嘴,瞎说啥呢?”

  “人家就是发烧伴随着点肺炎,你就咒人家孩子死,心肠也太坏了啊。”

  “啊?”朱高炽有些懵,“肺炎是啥?”

  “肺炎就是肺部因为感染生了点小病,吃两颗药就好了啊。”

  “别一天天的瞎说,小心张婶回来大嘴巴子削你。”朱瑾挥舞着拳头道。

  他给那孩子吃的当然就是系统给的退烧药和消炎药。

  在这个时代,发烧伴随着肺炎往往都是不治之症。

  作为21世纪的人,朱瑾实在不忍心看到自己身边的农户因为这些在后世只能算是鸡毛蒜皮的小病而失去生命。

  在自己药量充足的情况下,都会毫不吝啬的为这些农户免费医治。

  可这些在朱瑾看来微不足道的小事,在朱高炽眼里,却是震惊不已。

  这种连御医可能都束手无策的病症,在朱瑾眼里就是这么随随便便的事儿?

  “呵,二弟呀,你是从哪儿学来的医术?”朱高炽忍不住问道。

  “我自己瞎琢磨的呗。”朱瑾随意扯了个谎,反正也解释不清楚,那就让大哥自己脑补去吧。

  “自……自己随便琢磨的?”朱高炽胖嘟嘟的脸狠狠的抽动了几下。

  你这话要是被那些御医听见了,人家估计得集体撞死在太医院吧?

  这随随便便琢磨的,比人家经营了几十年都要厉害的多。

  人家还活不活了?

  突然间,他又想到了另一件事。

  “二弟?既然你会医术的话,那你说能让我瘦下来也是真的?”朱高炽想到一种可能。

  表情看起来那是期待又谨慎。

  大哥,你这表情很像等着舅舅发压岁钱的孩子啊。

  舅舅没钱,你就别想了。

  朱瑾心里小小的吐了个槽。

  “当然是真的啊,我还能骗你不成?”朱瑾白了朱高炽一眼。

  在心里腹诽。

  大哥你居然怀疑我?

  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就这么浅薄的吗?

  朱高炽可不知道他心里所想,听了朱瑾肯定的答复,顿时欣喜万分。

  “那以后可就要仰仗二弟了,需要大哥干啥尽管吩咐。”

  朱瑾等的就是这句话,看着朱刚是笑眯眯的道:“那昨天牌局上的赌注大哥想必还没忘吧?”

  朱高炽一愣,随即突然反应过来,朱瑾说的是娶媳妇儿的事儿啊。

  马上拍着颤颤巍巍的胸脯保证道:“放心,包在大哥身上。”

  次日。

  长史葛城得了朱棣的命令,眼看中秋马上就要到了,也不敢耽搁,马不停蹄地就赶往金陵。

  转眼就到了中秋佳节,朱允炆大宴群臣,还特地在宫里请了唱戏班子,好不热闹。

  完全看不出来这朱元璋才驾崩没几个月,虽然国丧期一切从简,时间已经过了,但举办这种大型宴会还是有些不合适。

  不过朱允炆显然不在乎这些,只要能达成他削藩的目的,这些都只不过是小事罢了。

  酒过三巡,朱允炆就推脱不胜酒力回谨身殿去了,让群臣自行晏饮。

  而长史葛城则是被小太监领着也悄悄前往谨身殿。

  一路上葛城心里七上八下,这皇上召见自己是有什么事儿吗?

  也不知道是要问话还是要降罪,莫非是前两天为燕王捉刀代笔写了那篇奏疏的事儿被皇上知道了?

  不能吧?

  就这么惴惴不安地到了谨身殿,进门左右一看,皇上和黄子澄等三位大人也在。

  当即拜见道:“臣葛城叩见皇上,吾皇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