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大明:开局认错爹,怂恿他造反>第42章 老爹,你头上有青青草原的味道
  “噢?此话怎讲?”朱瑾这话直接提起了朱棣的兴趣,追问道。

  朱瑾见老爹问起,也没藏着掖着,反正造反什么的都说出去了还在乎这?

  我记得这湘王死的也太窝囊了,被朱允炆这一逼就引火自焚,在历史上还留下了湘王意图谋大逆,被人举报后,惶恐自焚的记载。

  这段历史真不真暂且不说,但看起来就让人觉得湘王胆小如鼠难成大事,就算忍上几年朱棣靖难成功以后,没了兵权也不至于身死。

  这要我是湘王,乱臣贼子是当定了,你皇帝刀都架我脖子上了还不让人反抗?这么死了除了留下这么个窝囊的名声还有啥?

  朱瑾直接道:“这周王被削了,湘王跟燕王关系不错,想必也上书给周王求情了,接下来朝廷要削的藩王里,这湘王怕就要上榜了。”

  朱棣有些没搞明白,疑惑道:“你不是说这些王爷被削了以后就是贬为庶人吗?那这湘王又怎么可怜了?”

  “我还没说完呢你着急个啥?”朱瑾看自己老爹那想听八卦又猴急的样子直接白了他一眼。

  接着道:“湘王性情刚烈,怕是不会束手就擒啊,要是到时候做出点儿什么事儿来,一家老小都危在旦夕啊。”

  “我看他恐怕难逃此劫。”

  心里则是道,我只是不能明说湘王会自焚的事儿,模棱两可的解释一下算了,免得事情真出来太过于惊世骇俗,你们让我上街给人算命。

  朱棣听完则是直接愣住了,他没有怀疑朱瑾这话的真实性,就朱瑾的话现在对于他来说已经不用怀疑了。

  正因为这基本是真的,他才有些怅然若失地道:“对啊,以十二弟的性子,怕是真会如此啊?”

  王妃和朱高炽自然知道朱棣为什么会这样,同样身为藩王,朱棣这是在兔死狐悲啊。

  自己这些王府家眷又何尝不是呢?一时间饭桌上的人都沉默了下来。

  朱瑾一看原本好好的怎么大家都不说话了,疑惑道:“你们这是咋了?有事儿的是人家湘王,跟你们有啥关系,难道你们除了喜欢燕王,也喜欢千里之外的湘王?”

  “这就是大明的追星吗?”

  三人被他这么一说也有些不好意思,打岔道:“什么是追星?”

  “追星就是盲目崇拜的意思,我看你们现在就很盲目啊。”朱瑾道。

  朱棣见王妃一脸懵,解释道:“咱儿子经常会冒出些稀奇古怪的话来,习惯就好。”

  “噢,倒也新鲜。”王妃觉得这可能就是能人异士的怪癖,也没在意,但她已经听了很多次朱瑾惊世骇俗的想法,觉得湘王就这么死了的话不免可惜。

  想来这少年应该有办法才是,于是看向朱瑾道:“瑾儿,那你觉得这湘王还有救吗?”

  朱瑾思考了一会儿,反问道:“二娘说的救是让他不被削藩还是让他活下来?”

  “如果是不被削藩的话那基本不可能,这一点谁都不能动摇皇上的决心,如果只是让他活下来的话倒是简单。”

  “噢?那要如何做?”王妃赶紧问道。

  朱瑾有些诧异自己这二娘的反应,这朱柏难道是明朝大帅哥不成?让二娘这样的有夫之妇都提醒吊胆的,爹,你头上怕是有点青青草原的味道啊?

  心里嘀咕了两句,见自己大哥和老爹也是差不多的表情,才勉强将这归结于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朱瑾这才道:“不死的话很简单啊,不作不就行了,要是他有点儿脑子,放把火还能栽赃朝廷一波。”

  “朝廷本就不敢对藩王下毒手,怕引起其他藩王同仇敌忾,拼死反扑,这一栽赃,嘿嘿,乐子可就大了。”

  “他本人嘛,朱允炆再恨也不能拿他怎么样啊?反而还要保护好咯,免得遭天下百姓嗤笑,只要忍一忍,等燕王造反成功他不还是王爷嘛。”

  “他要是急着想一把扯下皇上虚伪的面具,那就是想多了,殊不知,历史永远是胜利者书写的。”

  “就这么死了,最后也只能留下个畏罪自杀的坏名声。”

  “嘶~”

  朱瑾这话直接让朱棣和王妃倒吸一口凉气。

  作为有眼光的他们,觉得朱瑾这个计策实在太绝,既能让朝廷手忙脚乱,也能激起其他诸王同仇敌忾的抗争之心,涉及到自己的身家性命谁还能置之不理?

  到时候自己这边只要一起事,那响应者必定比比皆是。

  不仅如此,这招还能让天下百姓同情起诸王来,得了百姓的支持,自己这造反的成功率又更大了一成,可谓是一举三得。

  王妃是没想到朱瑾会说这种话,王爷这都还没开始造反呢,这少年倒是信心比他本人还足,难怪这王爷听了这小子的话就忍不住要造反呢。

  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这话说的漂亮,自古成王败寇,何必去在意那些虚名,就算造反上位又怎么样?

  当年唐太宗不也是杀了自己兄弟,逼宫上位的?

  虽然打下大唐江山的功劳大半也要归功于太宗皇帝,但这事儿做了也便是做了,他照样开创了大唐盛世。

  也难怪王爷喜欢这小子。

  这换谁来听这么个青年才俊说自己能当皇帝还能忍得住的,但他这话似乎是说朝廷对藩王没有赶尽杀绝的意思,也是试探道:“那照这么说,燕王不造反不也没事儿吗?”

  “这能一样吗?我刚才就是少说了一句,这些藩王可能被贬为庶民都不会死,括弧(燕王除外)。”朱瑾比了一个括弧的手势道。

  “这又是为什么?”王妃没管那括弧是啥,听了朱瑾这话心头一震。

  有些事燕王没跟她说,她觉得要是贬为庶民能得以保全,自己一家子不也还在一起吗?总比造反失败万劫不复要好。

  可这少年……

  朱瑾无所谓道:“因为皇上最忌惮燕王呗,有实力,有能力,有野心,只要活着一天,那都是心腹大患,所以燕王有啥好日子过你们就别想啦。”

  “任何时候,把命运交在别人手里都不是明智的选择。”

  “不过也没啥想的,等湘王被逼死,燕王就忍不住要开始准备造反了,到时候天下大乱,你们可得悠着点儿。”

  朱瑾最担心的就是自己老爹。

  三天两头的往外头跑,到时候兵荒马乱的,再加上逃难的灾民,这一不小心就得出事儿啊。

  朱棣倒是毫不在意,此时他造反的决心已经无比坚定,自己没有任何退路可言,不造反还能干嘛。

  倒是对湘王朱柏的命运担忧起来,十二弟会死?这可不行啊。

  朱柏的脾气他自然也知道一些,觉得朱瑾说的事儿很有可能发生,自己还来得及给他通个气儿吗?

  不行,这小子说的这些话必须赶紧传到十二弟那里,迟了可就来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