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大明:开局认错爹,怂恿他造反>第18章 爹,你还是不懂人心啊
  朱棣也是被气笑了,见这小子不但没觉得自己说的有问题,还如此笃定,他倒是想听听这便宜儿子这回又有什么高见。

  “臭小子,那你口口声声说燕王会造反,那你又有何高见?我偏偏说这燕王他就不会造反,你信是不信?”

  这小子凭什么说我要造反?我自己会不会造反我还不知道吗,你咋比我自己还了解我自己呢?

  朱棣也是跟朱瑾杠上了。

  这小子先前说的那是头头是道,俺都没怀疑他说的有任何问题,可如今说到自己身上,俺咋就那么不信呢?

  朱瑾见自己老爹还挺执着也是有点想笑,你跟咱这读过历史的说啥你的判断?

  别说老爹你还挺自信。

  那咱怎么的也得先让你一回合啊,谁让你是我爹呢?这面子我得给啊。

  “爹,那你既然觉得燕王不会反,那你也说说看?好叫孩儿学习学习。”

  朱棣轻笑一声,“好,俺就跟你说说,免得你小子以为这世上就你一个人聪明,什么话都敢乱说!”

  “爹,我听着呢,你说啊!”朱瑾摆出一副乖巧的样子,心里却是在想着,请开始你的表演。

  自己家的事朱棣当然清楚得很,当下就开始分析道:“这燕王三护卫兵马被削,如今能调动的兵力,满打满算可能不过八百。”

  “而反观朝廷,屯兵百万,又有魏国公徐辉祖、长兴侯耿炳文等统兵经验丰富之辈,如此巨大的差距之下,燕王怎会造反?”

  “就算不论这些成名统帅,即便对面是百万牛马,那也不是燕王如今的实力可以匹敌的,你是不懂其中的差距有多大才会说出刚才那等话罢了。”

  朱瑾听得很仔细,边听还边点头。

  老爹说的还是有几分道理的,看样子也是多年八卦党了啊。

  这朝廷大势张口就来,自己如果不了解的话,还真没法反驳啊。

  看朱瑾那样子,朱棣以为他是听进去了,又接着道:“除此之外,这朝廷与藩王本就是一家,即便朝廷要削藩,那藩王尽数将权利交出去便是,至少还能得享荣华富贵。”

  “朝廷既然不愿燕王统兵抵御蒙元侵扰,那燕王不管就是,安心当自己的闲散王爷,何必去冒着万劫不复的风险去行造反之事?”

  “此外,先帝起兵反抗元朝暴政,乃是由于当时饥荒遍地,民不聊生,故振臂一呼,多方响应。”

  “可如今我大明仍处于建国之初,国力强盛,百姓安居,如此形势之下,何人会为燕王去造反?”

  “如此得不偿失,燕王也是明白人,必然不可能造反才是。”

  这一番利弊分析可谓是站在燕王的处境上将形势都说明了,合情合理。

  明眼人也都能看得出来,在这种条件下想要造反无异于痴人说梦。

  朱高炽听完也是感慨道:“爹说的对,如此形势,燕王根本不具备造反成功的可能,自古以来,也从未有过在开国之始便依靠一城一地造反成功的先例,燕王怎会如此行事?”

  “二弟,这你可就看走眼了啊!”

  张玉也是笑呵呵地道:“嘿嘿,少爷,咱也是这么觉得的,早些年咱也当了几年兵,这打仗之事可不是儿戏啊,造反之事哪儿有那么简单,皇上能这么傻吗?”

  朱瑾有些诧异的看着自己老爹,如此见识竟然是个生意都做不明白的小商人?

  朱瑾有些狐疑。

  这只能说明一个问题,老爹根本不适合做生意啊。

  对燕王如今的处境都能分析出天时地利人和一个没占,做个小生意给你难的。

  看这样子搞不好是个当官儿的料呢,老爹这技能树发展方向不对啊。

  可惜啊,虽然你们懂点儿天下大势,你们却是不懂皇帝和燕王。

  不仅不懂,你们还都是些假粉丝。

  朱瑾大摇其头。

  老爹的分析虽然也是合情合理,但终究是少了些格局,不然你咋才是个小商人呢,见识终归是少了些。

  朱瑾摇摇头道:“爹,你说的虽然没错,但是你还是不够了解人心啊!”

  “那何为人心?”

  朱棣不禁反问。

  这会儿都说开了,朱瑾也不想再藏着掖着了,免得这几人老觉得这天下乱不了,老想出去蹦跶。

  “这人心之一便是帝王之心,皇上对自己的叔叔并没有仁慈之心。”

  “自古以来帝王为何自称孤家寡人,不就是因为这做了帝王之后就逐渐开始为了江山稳固,国祚绵延考虑吗?”

  “就如太祖皇帝,如果是太子朱标还在,亦或是皇太孙有燕王那等威势,那他又何必去清除那些开国功臣?”

  “还不是怕皇太孙难以驾驭群臣?原本太祖皇帝一定是想让今上依仗燕王、宁王等边关诸王来抵御边患,可今上却以为诸王才是心头大患,这就是帝王家事啊。”

  朱高炽闻言也是长叹一声:“是啊,帝王家事,便是如此绝情啊!”

  朱瑾白了自己大哥一眼,你这代入感也太强了点吧?

  我这说皇帝家的事儿呢,你倒是自己在这惆怅起来了。

  摇了摇头,朱瑾才感慨道:“不过太祖皇帝可能也没想到,他那番斩尽杀绝这对燕王来说倒也成了一件好事。”

  这话又把朱棣的兴趣给勾起来了,“此话又是何意?”

  “这能打仗的功臣都被杀完了,留下的谁是燕王的对手啊?这不是好事吗?你们都一把年纪了,怎么这都看不懂呢?”

  朱瑾看着朱棣反问道。

  朱棣闻言也是倒吸一口凉气,确实如此,确实如此啊!

  洪武二十六年诛杀蓝玉一党之时,却是是将大明的善战之将杀了一大批,如今剩下的也就寥寥数人了。

  难道,这才是眼前这少年说俺会造反,也能凭借八百甲士起兵的原因?

  想到这儿,朱棣抬头看着朱瑾,发现自己是真的琢磨不透这个少年了。

  但三人心里都也是有些不忿,这小子说话也太伤人了。

  朱瑾也没理他们,自己必须给老爹这三个假粉丝上一课,自顾自地道:“这人心之二便是燕王之心,你们口口声声担心燕王,其实你们一点都不懂燕王。”

  “燕王生于战乱,就藩之后就跟随徐达大将军征讨蒙元,可以说是在马背上摸爬滚打过来的。”

  “如果让他安稳当个王爷,他会尽心尽力为大明守好国门,可如果拿刀架在他脖子上,那他也有那匹夫一怒搅乱天下的勇气。”

  这话一出在座的三人心情都很复杂。

  我燕王。

  我燕王世子。

  我燕王手下佥事。

  我们都没有你这才见过两面的人懂燕王,你咋就那么敢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