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大明:开局认错爹,怂恿他造反>第7章 我要举报,我姐夫都知道你们要削藩了
  魏国公徐辉祖乃是中山武宁王徐达的长子,沿袭了徐达生前的国公爵位。

  这天,徐辉祖闲来无事正在家中看书,不过显然是看不进去的。

  自从朱元璋驾崩后,徐辉祖明显的感觉到自己这魏国公逐渐远离了大明的权力中心。

  自己自幼跟随父亲徐达南征北战,为大明王朝的建立立下了赫赫战功。

  同时也是深受洪武皇帝朱元璋信任的一批开国元勋。

  朱元璋在位的时候,为削除相权,诛杀了以胡惟庸为首的一干开国勋贵和朝中大臣,随即太子朱标薨逝,为清除诸如大将蓝玉等皇太孙可能难以掌控的武将群体,又诛杀了一批开国元勋。

  两次案件屠戮数万,可以说朱元璋是将有可能对大明造成威胁的开国勋贵当做隐患都拔除了。

  但如魏国公徐辉祖这样的人却仍然保留了下来,直至驾崩都未动徐家一分一毫,家中子弟多在军中任职,家中女子多为王妃。

  可见朱元璋对徐家的信任。

  可如今皇太孙朱允炆登基后,身边的近臣变成了齐泰、黄子澄、方孝孺等一干文人,自己也曾多次面见建文帝,向其表明衷心。

  不过得到的也不过是“爱卿乃是我大明国公,位极人臣,不必如此”之类的答复。

  对他的态度那是相当的好,可是一转头,就又跟三位谋臣探讨各方政策去了。

  丝毫没有因为他表露的忠诚而另眼相看。

  这让他无比失落,也许从当今皇上拟定下的年号,就已经可以读出几分皇上的意思了。

  先皇号洪武,他便号建文,这意思其实已经很明白了,以后这大明,就是文人的天下了。

  武人本就受排挤,更何况是自己?

  皇上就算是要依仗,也是依仗他表哥,曹国公李景隆。

  正当他在沉思的时候,一个声音陡然打断了他的思绪。

  “公爷,大小姐那边来信了!”

  “噢?拿进来吧。”

  话落,管家捧着一封信快步走了进来,然后悄然退了出去。

  徐辉祖原以为这信件上写的是些家常琐事,倒也不怎么在意,可打开信件看了两眼,他的双眼陡然射/出两道精光。

  “吾弟亲启……”

  信中燕王妃直接提到了燕王近日对朝廷削藩的事很是忧心,燕王妃来信的意思是想问一下自己大哥有没有可靠的消息。

  徐辉祖看完了信件,没有马上给自己的姐姐回信,而是暗自沉思起来。

  朝廷想要削藩他也是所有耳闻,不过具体的消息他不太清楚。

  他能感受得到建文帝对他的防备之心,没办法,谁让自己的几个姐妹有三个是王妃呢?

  削藩这种事当然要找靠得住的人了,他明显不在靠得住的那一群人里面。

  不过这是之前,现在可就不一样了。

  如果自己把这封信直接呈到皇上面前,表明自己的忠心,那皇上会不会对我另眼相看?

  这样的话至少我能够再保徐家繁荣几十年,不会因为这些事而成为名义上的勋贵,实际上却逐渐远离权力中心。

  为了徐家的荣耀和地位,姐姐姐夫不过是被削藩,也算不了什么。

  反正早晚都会被削的,我亲自去的话,还能给些优待。

  我取得了建文帝的信任,还能照拂一二,这可是一石二鸟的好主意。

  徐辉祖越想越觉得这机会实在难得,对着门外招呼了一声。

  “备马!”

  大明皇宫,谨身殿内。

  朱允炆此时正在跟齐泰、黄子澄、方孝孺三人讨论国策,主要涉及税制、刑法等多项政策,其中自然也包括了削藩这件头等大事。

  此时,朱允炆端坐龙榻之上,正陷入沉思,回忆起过往种种。

  如今虽贵为天子,但他仍有一个心结,这个心结也跟他执意要削藩有关。

  而这个心结正是让他又怕又恨的燕王朱棣。

  记得早在皇爷爷朱元璋还在世的时候,有一次朱元璋出了一个上联,说“风吹马尾千条线”。

  当时朱允炆对的是“雨打羊毛一片膻”,勉强对上了,但也只算是中规中矩,显然入不了朱元璋的眼。

  而燕王朱棣当时也在场,不知何处来的灵感突然接了一句:“日照龙鳞万点金。”

  朱元璋当场就点出了朱棣对的不但工整,还充满王者之气,对朱允炆的那句则是不置可否,这让朱允炆记忆犹新。

  除此之外,还有一次,在皇宫内,朱允炆和朱棣偶遇,原本只想正常打个招呼的朱允炆却突然被一巴掌拍在背后。

  扭头一看,却是燕王朱棣,有些戏谑的看着他,还说了一句:“不意儿乃有今日。”

  他平日里所见之人大都是饱学诗书的儒士,亦或是太监宫娥,哪儿见过这种场面?

  一时被吓得有些不知所措,还好这一切被朱元璋看到了,对朱棣一阵呵斥了事。

  朱允炆清楚的记得当时自己所说的话,“吾与四叔玩闹罢了,请皇爷爷勿怪。”

  因为他知道,自己就算告状也不过是以朱元璋对朱棣一顿惩罚了事罢了,而且还在当时就已经得罪了朱棣,这不值当。

  但他也因此对这个四叔又恨又怕,在他的印象里,燕王蛮不讲理,不是个守规矩的人。

  所以在自己荣登大宝之后,第一件想做的事情就是完成削藩,这乃是让他寝食难安的心头之患。

  而他削藩的依仗,便是朝廷百万大军和皇爷爷留下的三位谋士。

  对于削藩之事,早在他还是皇太孙的时候其实已经想过无数次这个问题。

  当初朱元璋曾坦言已为他扫除障碍,如今大明内患已除,外患则有诸位藩王守护,他自可高枕无忧。

  可朱允炆当时罕见地反问了朱元璋:“外患可由诸王抵御,如诸王有不臣之心又当如何?”

  朱元璋沉思许久,他从来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但日后之事,他还是决定把这件事交给朱允炆来决断,反问道:“孙儿觉得呢?”

  朱允炆当时的回答彻底说服了朱元璋,他说的是:“以德争其心,以礼束其行,再不行就削减属地,改封他地,还不行的话只能举兵讨伐。”

  当时朱元璋略一沉思,点头称善。

  恍惚了一阵,朱允炆回过神来,看向黄子澄道:“以行先生可还记得往日在东角门所言之事?”

  黄子澄连忙跨前一步,答道:“不敢忘!”

  朱允炆所说的自然是在未登基之前,曾于东角门下对黄子澄提及对诸藩的忧虑,黄子澄当时还曾宽慰他:“诸王兵力只能用来自保罢了,如果他们敢造反,朝廷百万大军,何足惧哉?”

  “昔年汉景帝时七国之乱仍被镇压,正如吾等将扫清诸藩。”

  “臣愿为周亚夫,为皇上排忧解难。”

  齐泰在一旁也附和道:“臣愿为皇上分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