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我在亮剑干后勤>第 322章 云山苍苍,沭水泱泱,烈士之风,山高水长
  得到这个消息的李云龙很平静,他早就从苏玄口中得知,他们会干起来。

  当时他还怕鬼子乘机发力强攻他们,没想到现在被他们打成了这局面。

  静坐的苏玄在考虑现在的得失,这两方开战,在华的老毛子飞行员等都要撤走了,这样下来关内南面对付鬼子少了一股力量。

  小岗得到这消息没有多少高兴,而是显得很愤恨。

  怒骂小胡子怎么不早动手,要是早动手了,前面他们和八路军战时,就不是光有朝这一条退路了。

  气愤归气愤,对现在这局面,小岗也看到了反攻机会。

  “命令!在华关内部队,采取一切手段,打穿支那国府军人的防御,直奔晋西等地,袭击八路军根据地,迫使围攻我方主力部队的八路军回援。”

  等条条命令下达,小岗才松了口气,他丢了整个三省的事情,在他们本土已经臭名昭著。

  据他所知,现在本土都在商议着把他换下来,他要赶在本土撤职命令到来前,打出一点成绩,不然他真的不能保证自己不被送上军事法庭。

  得到消息的关内鬼子部队,开始加大力度进攻,尤其是在山省和新四军交手的鬼子,他们离的最近,接到的小岗命令最严厉。

  总部命令,独立旅的剿匪计划取消,全旅集合去山省配合新四军挡住鬼子。

  一天时间,在三省到处觅食的一二团归建,孙德胜和王文山在前面等着他们。

  “老赵!这些土匪就交给你了。”李云龙指着乌泱泱的土匪,向赵刚说道。

  赵刚大致一看,这免费的人力,够恢复战斗时破坏的施设了。

  “老李,去了山省,记得多抓俘虏,中州的水利工作刻不容缓。”

  李云龙瞬间脸黑,“我说你老赵现在不当政委了,改行当起咱老李的上司了,命令是一道接着一道。”

  哈哈哈,李云龙说的这话,让在场的苏玄等人都笑起来。

  “你这个人啊!”赵刚指头指着李云龙,怒骂道;“那是给我赵刚抓的嘛。”

  “得得得!咱老李听从你这赵领导的指示就是了。”李云龙赶忙打断要开课的赵刚。

  这也是李云龙的惯用手段,说不过了就胡搅蛮缠。

  赵刚没好气的瞪了眼李云龙,走到苏玄等人跟前一道别后,独立旅出发了。

  站在敞篷车上的李云龙,看着土匪,临走前还不忘给他们头上竖根针。

  “都给老子听好了,都在这好好接受改造,谁要是敢生事跑路,我李云龙就是追到天边,也要收拾了他。”

  土匪们颤颤微微,这次李云龙给他们带来的恐惧太大了,人没看见被爆头就算了,他们借助山洞抵抗,差点被活埋在里面。

  给土匪放完狠话,李云龙在挥手间走了。

  在山省的鬼子,在从威海登陆后,一路向内陆窜,沿海一带有鬼子的舰炮,新四军靠不上去,只能选择在舰炮够不着的地方打。

  这样一来,战线拉宽后,鬼子抓住了一条缝隙,从新四军的拦截线中,穿过来一千多鬼子。

  穿过来的鬼子,急速前进,他们迫切的想赶到八路军根据地,在大肆破坏的同时,给八路军加大压力,迫使他们回防。

  溜进来的鬼子,兜兜转转为了绕开巡查的新四军,一头扎进了沭火县。

  疾跑状态下,微胖的翻译官先受不了了,喘了几口粗气后,在那开始叫喊;“太君!太君!前面有一个村子,我们去那先休息休息吧!”

  鬼子大队长眼睛一亮,拍了拍翻译官,赞赏道;“呦西!你的,说的对!我们先去这个村子休息休息,再好好享受一番。”

  翻译官见鬼子答应,赶忙在前面带路,一路直赶到渊子山村。

  看着渊子山村外面五米多高的土筑围墙,鬼子大队长不屑的一挥手,让准备开炮。

  铛铛铛!

  村民敲响村口悬挂的大钟,这时候渊子山村的村民,知道了鬼子已经把他们围了的事情。

  “林叔,鬼子来了,我们和他们拼了!”有青壮在那扛着土枪,向村长说道。

  村长林凡目光扫过场上聚集起来的父老乡亲,大声说道;“乡亲们,鬼子又来了,现在我们已经出不去了,如果让鬼子杀进来,后果不堪设想。”

  “咱渊子山人是有血性骨气的,宁死不能当孬种,咱们要齐心起来,同狗日的鬼子兵拼啦!”

  所有在场的村民,目露火光,高举起自己的武器,异口同声道;“宁可站着死,绝不躺着活。”

  从这些村民爆发出的战意,就知道他们不是一次和鬼子做斗争了。

  轰!轰!

  接连的炮弹落入村子,硝烟炮火在村子升起,浓烟滚滚中,被炮弹击中的房屋顿时变成一堆瓦砾。

  全村三百多人,不分男女老少,老幼妇孺同仇敌忾,齐上土铸城墙,土炮土枪,铡刀铁锨,木棍石头是他们的武器。

  伴随着对鬼子的还击,鬼子破坏城墙的进度被减缓,恼羞成怒的鬼子开始分兵,试图在其他地方找到突破口。

  为了不让鬼子从其他地方进来,村民也分出些许去其他地方防御。

  战斗打的火热,可这墙终究是土墙,在鬼子猛烈的炮轰,还有重机枪的射击下,被打出一个缺口。

  村民搬来门板石块,冒着弹雨把缺口堵上,等鬼子想靠近,就会用石头等各种武器齐招呼,一时间打的鬼子兵没了脾气。

  可终究鬼子的武器比村民的要好很多,在连续作战后,鬼子终究是突破了土墙。

  在鬼子对这战果兴奋时,他们那知道,土铸的城墙好越,血肉的城墙将是他们难越的天渊。

  等鬼子突破进村,村民在村长的带领下和鬼子展开了巷战。

  高龄者堵住巷口,父子拿起手里的武器,冲上去和鬼子厮杀,父倒母上,儿倒女上。

  鲜红的血液溅射在墙壁上,这是铡刀砍出的威风,鬼子身上并排几个冒血的窟窿,那是耙子打出的风采。

  没有鬼子的刺刀锋利,也没有他们的指挥刀好看,手里五花八门的武器,是老祖宗挂在兵器榜上传承。

  一场血战打的鬼子胆寒,就在鬼子想跑路时,邻村的支援到了。

  大量的民众前仆后继,无一畏死,冲上去誓要和鬼子见个死活。

  对这些村民的疯狂,鬼子大队长被震惊的连连呆滞,他们打不过八路军也就算了,怎么现在连村民也打不过了。

  带着这想不通的疑问,他被一女子当头一铁锹送去了下面。

  鬼子兵力众多,在村民渐渐体力不支时,冲锋的号角响起,赶来的新四军战士,越过炸燃的梁木,踩过破碎的瓦砾,加入了这场在史上代表我民族不屈精神的保卫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