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耽美小说>我靠养鸡发家致富【完结】>第66章 我怕酸

  晚上薛家设宴是分了两桌的, 薛宁乐和薛老夫人、薛夫人等女眷,带着孩子一桌。

  另一桌就是包括陶浩在内的几个男人,中间用屏风隔开, 离得不算近也不算远, 是说悄悄话对方听不到,但正常说话能听见的距离。

  女眷这边有老夫人压着,一桌人都安安静静的不怎么说话,男人那桌因为陶浩新婿的身份就热闹很多了。

  这边一轮酒喝完, 陶浩又拿着杯子去女眷那边敬了几杯。

  薛家人办宴,喝的自然是好酒,度数不低。陶浩酒量还可以, 一轮喝下来就是身上见了些汗, 脸红了一些,神志还算清醒。

  只是薛宁乐看着有些心疼,没忍住亲自动手盛了一碗汤,让丫鬟给送了过去。

  大嫂见状,捂着嘴调笑道:“小弟,如今也开始知道疼人了呢。”

  二嫂虽然没说什么,但同样是一脸揶揄的看着他。

  薛宁乐害羞的垂下头,不说话。

  一旁老夫人道:“马上就要嫁人了, 也该知道疼人了。”说着看向薛夫人:“上京那边的事儿不能丢开太久。你们这次都回来了, 就尽快把两个孩子的事儿给办了, 也好早日回去。”

  薛夫人闻言, 拿筷子的手一紧:“娘,成睿这来年不是就要考举了吗?我跟老爷的意思是等成睿高中之后, 再送宁乐出门, 到时候双喜临门, 还能讨个好彩头。再者宁乐还小,我跟老爷也舍不得他这么早就出嫁。”

  “十八了还小,我们薛家这几年挺好的,不需要什么好彩头,再者若是成睿没有考中,难不成要让宁乐再等他三年?”

  老夫人性子爽利,有什么说什么,再者能不能考上举人,凭的都是自己的本事,若是大孙子能力到了,她不觉得就凭自己一句他就考不上了。

  但是薛夫人听了他的话,脸色立刻就变了,薛成睿是她的命根子,从他出生以来,薛夫人就指望着他有朝一日金榜题名,为自己长脸,做梦都想让他给自己挣个浩命回来。

  可谓是对薛成睿寄予了厚望,亲自给他启蒙,给他找最好的先生教导,平时决不准人拿杂事琐事叨扰他,眼见乡试在即,临门一脚,可是这个当人祖母的到好,不吃斋念佛,祈祷老天保佑也就算了,本也不指望什么,竟然还言语诅咒,这是巴不得她儿子考不上吗?

  即使心里有再多怨恨,基于老夫人的威严,薛夫人也不敢表现出来,只是低着头沉默不语。

  老夫人最瞧不上的就是她这副有话不说,扭扭捏捏的样子。

  明明这么大的家让她当着,别人从不指手画脚,儿子儿媳都孝顺听话,相公对她也尊重,面子里子都给了,可她偏偏总是一副谁给了她委屈受的样子。

  老夫人年纪大了,也不想跟她废话,一锤定音:“你要舍不得宁乐,就留他在家再过个年,过年之后,成睿去省城之前,把事办了。”

  薛夫人一口银牙几乎咬碎,好半天才艰难吐出一个“是”字。

  薛宁乐目露担忧,但是他从小养在爷爷奶奶身边,跟这个亲娘反而不是很熟,这会儿也不知道该怎么说话了。

  眼见着桌上的气氛越来越差,大嫂对自己儿子使了一个眼色,一个才三岁的小不点,立刻拿起桌上的一个糕点,递到薛夫人嘴边:“祖母,这个好吃,你吃。”

  面对这么可爱的小孙子,薛夫人完全没有办法对他甩脸上,强行挤出一抹笑:“祖母不吃,宝宝吃。”

  “宝宝吃,祖母也吃,”他自己咬了一口,又递给薛夫人:“我喂祖母,我们一起吃,一起长高高。”

  “好好好,我跟宝宝一起吃,一起长高高。”

  老夫人看了他们一眼,没有说话,但是桌上的气氛终于没有之前那么压抑了。

  薛宁乐朝大嫂投去了一个感激的眼神,大嫂笑了笑,示意不用谢。

  女眷那边是两位大佬语言交锋,男人这桌就是两个情敌明争暗斗了。

  “我观陶兄谈吐不俗,可有科举入世的打算?”黄启伦手里把玩着酒杯,这就么跟陶浩话起了家常。

  “表哥过奖了,浩在乡野中长大,比不得表哥学富五车。”陶浩心想跟读书人聊天就是麻烦,咬文嚼字的。

  黄启伦摇头晃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男子汉大丈夫立足于世,当思忠君报国,陶兄现在已经衣食无忧,何不发奋学习,科举入士造福百姓呢。”

  陶浩只觉得一阵牙酸,艰难压制住自己内心的吐槽,陶浩略带自嘲道:“比不得表哥志向高远,浩就是一个普通人,只想普普通通的过日子。有吃有喝,得一良人相伴足矣,这一生只求平平安安,健健康康。”

  陶浩这一番话,引得桌上几人目光全部汇聚到了他的身上,有打量的,探视的,满意的,冷漠的,还有鄙夷的。

  这些对陶浩来说都无所谓,反正他要说的都说了,已经跟岳家人表过中心了,信不信就是他们的事儿。

  眼见黄启伦又要开口,陶浩举起酒杯伸到他面前:“看表哥一副志得意满的样子,想来这一次考举一定也是胜券在握,我在这里就预祝表哥心想事成。我干了,你随意。”

  “你——”黄启伦话还没说完,陶浩已经干了杯中的酒,重新倒上一杯,又去敬薛成睿:“也祝大哥金榜题名。”

  薛成睿闻言深深地看了他一眼,然后拿起酒杯和他碰了一下,一口饮尽。

  陶浩嘴角微微扬起,同样饮尽了杯中酒。

  陶浩这天晚上喝的实在有点多,第二天早上醒来的时候,头痛欲裂,好半天才缓过来。

  缓过来之后就想去薛家找薛宁乐,薛家陶浩不知道来了多少趟了,跟刚来的时候还要别人带路相比,现在已经是熟门熟路。

  尤其是从大门到薛宁乐住的院子的这条路,就连经常路过的观景湖里的那只鸭子,都已经认识他了。

  更不用说,薛宁乐院子里的下人了,看到他拦都不会拦,主动把他请进去。

  只是这次不巧,陶浩刚进院子,就有下人告诉他,薛宁乐不在,被薛夫人叫走了。

  陶浩有些错愕:“夫人叫宁乐过去,所谓何事?”

  下人摇头:“小人不知。”

  “那他什么时候回来?”

  “也不曾说。”

  “谷冬呢?”

  “冬哥也去了夫人的院子。”

  “那好吧,”薛宁乐不在,陶浩也没有留在这的必须了:“那我就先走了,等他回来你记得跟他说一声我来找过他,告诉他有空的话就去找我,我在新买的宅子那边等他。”

  “是。”下人立刻道:“小人一定带到。”

  男朋友没见着,陶浩心里难免有些小小的失落,不过不大。左右无事,他就去了新院子那边一边收拾,一边等薛宁乐过来。

  可是知道太阳落山了,薛宁乐还是没有来,陶浩心想可能是被什么事儿给绊住了,决定明天再去找他。

  结果第二天又是同样的情况。

  “去了薛夫人那?他昨天回来过吗?你有没有跟他说过我来找他的事情。”

  “是去夫人那了,回过来,说了,不过公子昨天回来的有些晚,今天一早夫人院里的大丫鬟又来请了,公子直到现在也还没有回来。”

  陶浩心想,薛夫人这是怕故意不想让他们俩见面。

  第三天,陶浩再到薛宁乐院子里,依旧没见到人,这下就差不多能确定薛夫人是故意的了。

  但是确定了又能怎么样呢?他又不可能跑到薛夫人的院子里找人。

  “等他回来了,你把这个交给他。”陶浩递给那个下人一个食盒:“里面是我小婶新研制出来的吃食,专门让我带过来给宁乐的。”

  接连让陶浩扑了三次空,薛宁乐也很是愧疚,于是第二天让下人把食盒送回来的时候,还附带了他亲手写的一封信。

  信里面提到,薛夫人说他马上就要嫁人了,这几天都在教他怎么管家,所以他没有办法出来找他,但是腊八那天,按照惯例他们全家都要去普寿寺里拜佛求粥,如果到时候陶浩有空的话,他们可以在那见面。

  陶浩掐指算了算,离腊八还有五天,烦躁地甩了甩手上的信,心道这都是些什么事儿?

  五天的时间,已经足够陶浩把房子里的旧家具搬出去,把门窗台柱重新刷一遍桐油,再把新家具搬进来。

  时间在陶浩忙碌又寂寞中,一天一天过去,终于到了腊八这一天。

  这天早上陶浩起来,打开门一看。院子里的地上,树上,对面房子的屋顶上,都已经盖上了一层薄雪,也不知道昨晚什么时候下的,好在现在已经停了。

  之前陶浩听陶子石说腊八会下雪他还不信,结果就被打脸了,幸好已经停了,而且下的也不大,要不然他今天回村都困难。

  陶浩在现代听过一句谚语,叫“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这个朝代也差不多,进了腊八,大家就都收拾收拾东西,准备过年了。

  浩乐饭店和陶记糕点铺子昨天就放了假,让那忙了小半年的伙计们回家过年去了,陶浩原本也应该昨天就回去的,这不是为了去见男朋友吗?他就留了下来。

  现在整个浩乐饭店里,就他一个人,外面寒风呼啸,天上乌云密布,地上皑皑白雪。陶浩双手揣袖,肚子空空。

  他把房门关好,双手一揣,往外面走去,不是说庙里有腊八粥吗?去那吃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