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玄幻奇幻>综武:在武侠世界当官>第97章 商议
  太极殿内文武百官均已到场,就连2段纶这种老油条也是急匆匆赶来,不敢有脱离带水。

  可以说自从长孙问登堂入室以来,从来没有见过百官这么齐过。

  此时众人在大殿之上木不做声,大气不都不敢喘一声。因为他们知道,现在的李二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也只见大殿之中龙椅之上,李二阴沉着脸。但是脸上十分平静,平静的有些吓人。

  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这一批老人都知道现在的李世民正处于暴怒的边缘。

  “你们知道吗?李艺反了?”

  “哈哈哈哈,他居然反了?”

  “朕待他不薄啊!大唐待他不薄啊!他良心被狗吃了吗!”

  最后李二甚至大声怒喝道,也庆幸其他朝圣的藩王及代表都已经回封地。

  不然现在现在遭殃的肯定是他们,毕竟藩王造反很容易联想到其他藩王身上来。

  “陛下息怒!”

  “息怒?怎么告诉朕怎么息怒!”

  此时房玄龄,站出来说道:“此时应当想办法第一时间平叛,燕云不是其它地方那是我大唐南方的门户不可有失。”

  “要是李艺叛国投靠辽人后果不堪设想。”

  李二听了房玄龄的劝谏后心里也强制让自己冷静下来,然后点名道。

  “李靖、秦琼、尉迟恭、程咬金、柴绍、李秀宁。”

  “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魏征。”

  “还有长孙问,这几人留下其他人都散了吧!”

  其他百官听后也后也是露出一脸羡慕,因为能留下的除了各个都有经天纬地之才外还有就是他们全是皇帝的心腹死党。

  长孙问在人群中也是一脸懵逼,怎么还有我的事情?

  段纶也是走之前一脸笑意的看了看长孙问,原因不明。

  等百官走的都差不多了,李二再次开口说道:“都议议吧看下怎么个章程,说说自己的想法。”

  “启禀陛下,微臣以为此事当了解事情的尾末。”长孙无忌率先开口说道。

  “无忌你什么意思?”李二问道。

  “微臣想说李艺为什么要反?他能做到藩王这一步,绝对不是蠢人,自然知道这其中的风险。”

  听到这李二把一封奏疏交给王德然后说道:“这是八百里加急送来的,你们传阅一下吧。”

  王德接过奏疏然后送到长孙无忌等人手中,几位文武大臣也纷纷传阅最后传到长孙问手中。

  长孙问一看顿时脸色不由阴沉下来,上面写了李艺在燕州府向辽人买卖人口把大唐子民当牲口卖。

  男的为奴女的为妓,让许许多多的人家破人亡其行径人神共愤。

  最后事情败露,就连夜杀了燕云城的府尹。控制了整座燕云城,随后宣布造反。

  “这个畜生!”程咬金看了情报后不由怒道。

  “陛下,让臣带着左武卫去把这厮畜生的人头取来献与陛下。”尉迟恭火爆性格瞬间也忍不了了于是请战说道。

  “只恐怕有辽人的影子在里面,怕不好办啊。”房玄龄想着说道。

  “正是如此所以正要应当快速平叛,不让辽人有插手的机会。”杜如晦当机立断的说道。

  李二看着眼前的众人滔滔不绝,除了有被消息带来的愤怒外。没有丝毫的紧张与害怕,心中不由有些欣慰。

  “子玉说说你的想法。”

  李二看着长孙问在最后面划水,于是就想要考校他一番,让他真正的开始接触这种国家大事。

  “回陛下,也微臣也以为当快速出兵平叛,不过与杜公不同的是出一支偏师即可。”

  “说说你的理由?”

  “李艺倒行逆施燕州府此时已经可以说是民怨鼎沸,不得民心便成不了事这是其一。”

  “李艺身为大唐燕王竟然勾结辽人,如此投敌叛国之行径必定军心不齐。更何况他投的还是异族,燕军大多都是本地人对异族极其仇视这是其二。”

  “燕州府连接赵国赵地,自古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此为其三。”

  “微臣断定李艺没有大义所以所以师出无名,又军心不齐;民心不振。”

  “所以成不了气候,说不定他手下的士兵就会不满他的行为哗变也说不一定。”

  “所以微臣觉得只有朝廷携大义之势,到时必定一呼百应,朝廷大军定会势如破竹。”

  众人听见长孙问的长篇大论,一时间大殿中鸦雀无声只是有些古怪的看着长孙问。

  怎么说了,长孙问分析的很对也很精确,但是后面说士兵哗变、一呼百应、势如破竹之类的总觉得有些想当然了。

  李二微笑的点了点头,毕竟是少年人嘛?年少气盛、血气方刚也很正常。

  “说的不错,但是战争不能纸上谈兵,还需要实践。今晚你就不要回去了,跟着一起学习怎么排兵布阵、运筹为握的,这些可都是名师啊。”

  李二笑着对长孙问说道,很明显他也觉得长孙问有些过于的想当然了。

  要是李艺真得这么好对付,就不是大唐燕王了。

  “哈哈,问小子学问某家不如你但是要伦带兵打仗这在做的每一个都是你的前辈。”

  陈咬金粗犷的声音大大咧咧的说道,在场的文武也不自觉的挺了挺胸口。

  长孙问知道陈咬金这话没有毛病,在历史上的大唐一些文官都能自己带兵打仗灭国。

  更何况还是在这个异界,文人还特别屌的世界。

  “喏,晚辈定一定会跟着各位前辈好好学习,虚心求教。”

  众人见他没有一些那些年轻骄子们的不可一世而是态度很好的虚心求教,也纷纷满意的点了点头。

  “启禀皇上,臣还想到了一件事情不知该说不该说。”长孙问说到。

  “说吧!”

  “是这样的,微臣愚见觉得如果李艺只是得到了辽人的助力就未必敢造反。”看書溂

  “你是说……”李二沉声说道。

  “还有人与他相呼应!”

  “臣斗胆猜测突厥可能也会乘机搞事情!”

  众人听后不由一惊,如果是这样那唐国就腹背受敌了。

  “叫张公瑾、李绩两人多加防范,目前先讨论李艺的事情。”

  众人闻言也纷纷赞同,攘外必先安内更何况燕云是大唐门户不能有失。

  其实刚刚长孙问说的话也不是自己信手拈来。

  他花了十万两黄金通过系统的策略模块推演出来的。

  长孙也不能说自己的话万无一失,也只能加入了和他们的探讨中。

  不过他只是在一旁看着学习没有说话,李秀宁到现在也没有说话,因为她知道轻重缓急不会在正事上胡来。

  只是一双美目带着不可察觉的神秘色彩的看着长孙问不知在想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