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都市情感>疯狂种田后,我靠空间被全朝团宠>第219章 沈家靠山,京城来信
  不等谢县令回答,空中就传来嘹亮的鹰啸声。

  大家不约而同的往天空看去。

  只见一只黑色大鹰,展着双翼,迅速的俯冲而来。

  随着距离靠近,谢县令和朱县丞看清黑鹰的时候,态度立时变得恭敬起来。

  逐玥,少主的飞鹰。

  “咕噜咕噜……”

  逐玥落在明珠的掌上,鹰嘴撒娇似的蹭了蹭明珠的衣袖。

  好像在说,我累了,求抱抱。

  逐玥是吃货,撒娇是为了得到好吃的。

  明珠也不吝啬,投喂了一颗百花丸,才取下信件。

  谢大人和朱县丞的目光纷纷落在竹筒上。

  明珠稍微后退,打开信件,一目十行之后,递给谢大人。

  “少主的意思?”

  “你看了就知道了!”

  谢大人迟疑了一下,接过信件阅览,之后神色变得十分严肃,“朱县丞,立即返程,宁镇长,立即随本官上县衙。”

  信中内容很简单。

  少年将水车之事,上奏了朝廷,并大力支持青瓶县推行水车,不日公文便会下达。

  谢大人的态度,说明水车不仅得到了皇帝的认可,也得到了朝中大臣的认可。

  “谢大人等等。”明珠见他们要赶回去,连忙说道,“我这就去给你们拿卢竹花茶。”

  明珠说着,立即跑回房间,出来的时候,手里多了三份卢竹花。

  宁镇长,朱县丞,谢大人,每人一罐。

  “县丞大人,黄鳝你还要吗?”

  朱县丞没有回答,而是看向谢县令,谢县令沉吟了一会,点点头,“不差这一时半会。”看書溂

  明珠立即叫青杏去田里喊人。

  一刻钟后,沈长佑提着木桶,一身泥泞,大口喘气的跑了回来。

  “大人,时间太短,就抓得这么多了。”

  木桶里,趴着七八条黄鳝,个头看起来十分的健壮。

  朱县丞掂了掂木桶,“给你们算十斤吧。”

  说着,从荷包里掏出一两碎银子,“有多的,也可以送到我府上。”

  “谢大人。”

  接过碎银的沈长佑,一脸兴奋,沈镜之则是将三位大人送了出去。

  跨出沈家大门的时候,谢县令突然回头,“鸡蛋之事,本官会想办法的,绝对不会让青瓶县的百姓哭瞎了双眼。”

  明珠一脸信任道,“我们相信大人。”

  任何东西,只要过了皇帝的眼,就变得不一样起来。

  水车亦然。

  不过是简单的透露一二,就已经让谢大人和县丞重视起来。

  当然,他们也是关心自己的政绩。

  前头的罗同知和穆知府,手握万牲草和阉猪技术,几乎是躺赢的政绩,却把握不住。

  官职保不住不说,还被贬到条件非常差的地方。

  前车之鉴,谢县令不敢马虎。

  目送马车走远后,沈镜之立即转头看明珠,“闺女,少主都跟你说了什么?”

  明珠直接把信递过去。

  沈镜之看完之后,有些不赞同的说道,“这样的事,你怎就轻易的给他们看了去?”

  “好办事啊。”

  沈镜之皱眉。

  “水车是利器,一旦推出,势必会有人眼红我们家,还不如告诉官府,我们家有靠山,从而重视我们沈家。”

  如此一来,便不怕有人顶替冒名,窃取功劳。

  沈镜之突然叹道,“闺女,爹觉得自己好没用。”

  闺女做的都是大事,他这个做父亲的,也就只能跑跑腿了。

  “爹,你这是作甚?”沈长佑一脸不解,“明珠厉害,我们不应该高兴自豪么?

  怎么你长吁短叹的,搞得我心情也不对劲起来。”

  沈镜之斜了儿子一眼,没说话。

  做父亲的,和做哥哥的,能一样吗?

  “明珠,分你一半?”

  沈长佑见亲爹一脸高深,也不在意,一边抛着碎银,一边笑嘻嘻的看着明珠。

  “二哥自己留着吧,等我没银子了,再跟你拿。”

  “行。”

  沈长佑收起碎银,抬脚往门口走去,“那我去给铁蛋他们发工钱了。”

  “闺女,爹爹还要辅导课业,你自己在家玩。”

  家里,瞬间空荡起来。

  明珠闲不住,立即拿着小锄头去了菜地。

  傍晚时分,碧青从县里回来。

  “姑娘,事情已经办妥。”

  明珠挥锄头的动作停下,双手搭在长柄上,看着碧青,等待下文。

  “柿子山旁边的荒山,有主了,奴婢特意打听了一番,才知道那山是罗家的。”

  似是怕明珠不懂,碧青补充道,“就是以前的罗同知的族人,他们知道柿子山是我们的,便主动卖给了我们。

  那山看着荒,山中其实是长着果树的,只是无人打理才荒的。”

  罗同知被贬去流放之地当镇长后,居住在县里的罗家族人,没以前吃的开了。

  他们变卖了很多田产,平日里很是低调。

  对于罗同知以及他的族人,明珠不关心,“山上有什么果树?”

  “青梅!”碧青说,“奴婢去看过了,数量挺多的,但因无人打理,有些树已经枯萎了。

  稍微强一点的,偶尔开着一两朵花,现在除草,不知道五月的时候,它们会不会开更多的花。

  若是到八九月能采摘一些,做青梅酒也是挺好的。”

  “想法不错。”明珠赞道,“廖娘子她们忙不忙?”

  “说忙也忙,说不忙也不忙。”

  明珠挑眉,“何意?”

  “廖娘子请人搭建了十来间猪圈,又养了几百只鸡,早晚都挺忙碌的,白天相对清闲些。”

  明珠想了想,“你明日去柿子山一趟,让她安排人手除草,看那些青梅还能不能拯救。”

  碧青点了点头,“姑娘,县里的鸡蛋,掉到五文了。”

  “那些跑商的,除了去隔壁的县镇,还去别处贩卖鸡蛋吗?”

  “小商队只跑隔壁的县镇,大些的,去得最多的便是青州府和钦安府,跑得最远的,估摸就是秦老板了,直接到钦安府的汇康县。”

  汇康县过去,就出了钦安府地界。

  “除了跑商的,县里有人琢磨出新吃食么,关于鸡蛋的新吃食。”

  “有。”碧青想了想,道,“酒肆的老板,用米酒煮鸡蛋;包子铺的,做出了鸡蛋馒头;点心铺的出了鸡蛋酥饼;豆腐老板更厉害些,做了鸡蛋豆腐。”

  明珠笑了。

  高手,果然在民间。

  卖不出的鸡蛋,刺激着大家想方设法的想出各种法子。

  似乎想起什么,碧青从怀里掏出一封信,“姑娘,这信是驿站的人交与奴婢的,说是京城寄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