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回头一看,就见郑理一脸嚣张的指着自己。

  他的身侧,站着两名跟他年龄差不多的男孩,看衣着打扮,应该是哪家的小少爷。

  明珠看了他一眼,便上了马车。

  郑理见对方无视自己,气坏了,“沈明珠,你给本少爷站住,听见没有。”

  “你以为你谁啊?”沈长佑装好骨头出来,见一个陌生男孩冲着明珠叫嚣,顿时一脸不善,“你算哪根葱啊?还叫我们站住,真当自己是天王老子不成?”

  “你是谁?”郑理警惕的看着沈长佑。

  第一眼,他觉得对方不是善茬。

  “我是你爷爷。”

  嚣张的话,顿时让郑理气得鼻子都歪了,“你想死是不是?”

  “好端端的,小爷为什么要寻死?”沈长佑用看白痴的眼神看他,“脑子有病就好好在家里呆着,别出来丢人现眼。”

  “你找死!”

  郑理气坏了,握紧拳头,怒气冲冲的朝沈长佑冲去。

  沈长佑立即跳上车辕。

  郑理扑了个空,还因为惯性,整个人撞在了马车上,冲力又将他弹回。

  “砰”的一声,他整个人重重的摔在地上。

  “活该!”

  倒下的郑理,看到沈长佑幸灾乐祸的表情,气得直接爬起来,欲要给沈长佑一个狠狠的教训。

  哪想,他刚站起来,马车就走了。

  “有种你别跑啊。”

  冲着马车叫嚣的郑理,吃了一嘴的灰,气得当场跳脚。

  寻来的郑霜儿,恰好看到弟弟抓狂跳脚的样子,不禁看向旁边的两位小少爷,“我弟怎么了?”

  “他被人给气了。”

  郑霜儿一脸诧异,“谁啊?你们认识吗?”

  “气郑理的那人,我们不认识,不过,郑理叫另一个姑娘沈明珠。”

  郑霜儿暗叫不妙,急忙问道,“你们知道他们往哪边走吗?怎么走的,走了多久?”

  “那边。”一位小少爷指着前方,“他们坐马车走的。”

  郑霜儿看了过去,什么也没看到,便知道,追上去也未必能追到。

  收回视线的时候,见郑理还在抓狂,她走过去,一把扯住弟弟的耳朵。

  “郑理,你可真是能耐了。”

  郑理瞬间疼的嗷嗷叫,他一边挣扎,一边踢踹郑霜儿。

  街上的人看到这一幕,瞬时哈哈大笑起来。

  “哎哟,郑少爷又得吃猪耳朵了。”

  “那可不,今天猪耳朵,明天竹子炒肉,日子滋润着呢。”

  被人当场取笑,郑理又羞又恼,挣扎的更厉害了。

  而这一幕,明珠等人却看不到了。

  “明珠,那讨厌鬼是谁啊?”回去的路上,沈长佑忍不住问了起来。

  沈长岳和沈长松齐齐看了过来。

  “他叫郑理,家里开着染布坊……”明珠把郑理的情况,简单的说了一遍。

  包括,郑家想要把郑理送来沈家学堂。

  “来吧,小爷保证不弄死他。”沈长佑磨牙中,隐隐透着一股兴奋。

  仿佛已经看到了,郑理被他按在地上摩擦的情形了。

  明珠一脸坏笑,“此事,我和大哥跟爹爹说过了,如若那郑理来,便收他一年五十两的束脩,在学堂期间,郑家不得插手。”

  “就他那样,五十两都少了,应该收一百两。”

  马车上,几人立即火热朝天的聊起来。

  直到车子抵达庄子,几人才意犹未尽的停止如何收拾郑理的话题。

  “姑娘回来啦,奴婢这就去备水。”

  青杏见明珠回来了,立即下去备洗澡水,明珠洗了澡,换了一身衣裳,才去用饭。

  “等会廖娘子回来,叫她过来见我。”明珠吩咐道。

  饭后,明珠在院子里散步,顺道看两位哥哥掰手腕,切磋武艺。

  “松堂哥要习武吗?”

  见沈长松双眸发亮的看两位哥哥比剑,明珠开口道,“习武能强身健体,对科举也是有帮助的,松堂哥要不要一起练?”

  “可以吗?”沈长松一脸期待。

  明珠点点头,“人多才热闹,要不然,我二哥总以为,他天下第一。”

  最后那句,直接把沈长松逗乐了。

  “姑娘。”

  这时,青杏来了,“廖娘子来了。”

  明珠转头,恰好看到廖娘子站在不远处。

  “姑娘!”廖娘子走了过来,朝明珠微微一礼。

  明珠直接开门见山,“我们家的田产,不止县里,镇上也有,这两个地方都需要有人管。”

  廖娘子立马听出言外之意,“姑娘是想把我们分成两批?”

  不得不说,廖娘子很聪明。

  明珠点点头,“镇上有三百亩良田,两座山头;县里有四十亩田,两座山头。

  你想管县里还是镇上?”

  廖娘子没有选,而是问道,“县里和镇上的田产,不知姑娘如何安排?”

  “对面的两座山头,我打算种万牲草,山脚下,盖十来间猪舍,养上百来头猪。

  房屋也盖在那边,你们可以种些菜,养些鸡。

  田分两处,一处就在山的上边,不远;另一处在十里开外,比较偏。

  不过你们放心,不管是镇上还是县里,我都会给你们安排牛车,方便你们赶路拉柴。

  镇上的安排,也差不多,只不过,镇上的庄子是盖在田里的。”

  廖娘子听言,恭顺道,“全凭姑娘安排。”看書溂

  “那你便留在县里吧。”明珠替她做了选择,“庄上这两百亩田,不是我的田产,是明玥山庄的,目前是我们在耕种,我们不需要交租子。

  菘菜已经收完,佃农明日开始犁地春播。”

  廖娘子点点头。

  “房屋过了上元节便开始搭建,建好了你们再搬过去。”明珠看向青杏,“把她们都叫过来。”

  不多时,青杏回来了,身后跟着十三名女子。

  她们的神色有些紧张。

  明珠没跟她们废话,把说与廖娘子的话,重复了一遍。

  “我已选廖娘子做这边的管事,谁想管镇上的,并且有这个能力的,可以站出来。”

  现场安静了片刻,有位盘着妇人头,身材丰满的女子站了出来。

  “妾身不才,识得几个字,会做豆腐,也卖过豆腐,会做一些简单的账目。”

  女子身材不错,就是灰朴朴的衣服,也遮掩不住她丰满的曲线。

  “怎么称呼?”

  “妾身姓杜,在家行三,大家都叫妾身杜三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