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后,十亩菘菜全部收割完毕。

  菜田里,到处堆簇着菘菜,远远望去,非常的壮观。

  因为数量庞大,沈家特意请了村里的壮汉过来称斤,并搬运上骡车。

  村民们看着一车又一车的菘菜从村口路过,不禁来到田边凑热闹。

  “沈二,你行不行啊?”二赖见沈家的读书郎忙着计数,便走到沈长佑身侧,吊儿郎当道,“要不要赖叔帮你?”

  认真计数的沈长佑,突然被人打扰,神色十分不悦的瞟了二赖一眼。

  “菘菜两百文一斤,要是记错了,你负责得起吗?”语气十分不善。

  二赖耸耸肩,“你自己记错,关我啥事?”

  扛着大杆称斤的顾大概开口,“二赖,别来捣乱,当心下次沈家开荒的时候,不叫你。”

  “我就说了一句话,怎么就成捣乱了?”二赖不服,“再说了,俺干活也不比别人差,咋就不会叫我?

  顾大海,我可不是吓大的。”

  “称满一车便拉走一车,若是被你这么一打岔,记错了怎么办?”一旁的铁蛋出声,“这菘菜,两百文一斤呢,少一斤都不得了,何况是几十?”

  “二赖,你想看热闹,边上去,别打扰沈二郎记数。”看書喇

  二赖“……”

  他就是想凑合热闹,怎么这么难呢?

  既然这里不欢迎他,他去别处。

  二赖在菜田里走了一圈,最后来到沈长松的旁边,“长松,你大伯一天给你开多少工钱啊?”

  沈长松忙着计数,头也不抬的回应,“二赖叔,你要是闲的慌,可以帮忙搬菜上车。

  工钱没有,但晚饭绝对管饱。”

  二赖听言,眼睛滴溜溜的转,心思在帮忙和一顿饭权衡。

  “有肉吃吗?”田埂上有人问道。

  “卖完这菘菜,沈家便是这十里八乡的富贵人家,你说能缺你那两片肉吗?”

  称斤的大汉开口,“想混晚饭便搭把手,我可听说了,今晚不只有红烧肉,还有菘菜炖肉呢。

  二百文一斤的菘菜,能吃上一口就赚到了,何况你闲着也是闲着。”

  那人觉得有道理,便撸着袖子去帮忙。

  二赖见状,也去帮忙了,两人还吹嘘起来。

  太阳偏西的时候,十亩菘菜全部称斤装车完毕。

  “小明珠,数目出来了吗?”周七爷朝着堂兄妹五人走来。

  “周叔叔,我们兄妹几个早就算好了。”明珠心情十分不错,“十亩菘菜,除去佟掌柜昨天拉走的两千斤,共计五万三千六百七十三斤。”

  明珠拿出算盘,“这是沈家第一次与周叔合作,那七十三斤的零头,就当我们沈家送与周叔了。”

  “哈哈,明珠侄女大善。”

  明珠白嫩的小手灵活的在算盘上拨弄,噼里啪啦了一会,便报出一个金额,“一万七百二十两。”

  堂兄弟四人,立时呼吸一窒。

  杨氏和江氏震惊的嘴巴张了起来,眼里全是震撼之色。

  天哪,十亩菘菜便赚了万两银子。

  婆媳两人,激动的心脏怦怦直跳。

  柳氏直接坐不住了,连忙开口说道,“周七爷,我家也种了两畦菘菜,趁天还没黑,把我家的也收了吧。”

  似乎是怕周七爷不收,柳氏扯了扯明珠的衣袖,示意她帮忙说几句。

  “周叔叔,我家婶子的菘菜虽没田里的个头大,但跟我家的却是同一批种子,品质绝对没有问题。”明珠开口道。

  周七爷立即派人去村长家的菜地。

  “沈家嫂子,你这菘菜,个头不算大,恐怕不能给你两百文的价?”

  柳氏一听有意,整个人都激动了起来,“那你们给多少价?”

  “小的得去问问七爷。”

  小厮拿着两头菘菜出去了,回来的时候立即报价,“沈家嫂子,七爷说给你一百五一斤,不知道你愿不愿?

  若是愿,小的立马叫人过来收。”

  “愿的愿的。”柳氏激动点头,“我这就去把称拿来。”

  柳氏种的不多,只有两分地。

  菘菜的个头虽然没有达到七八斤一颗,但三四斤还是有的。

  是以,两分地,共收了六百斤。

  收到九十两白银的时候,柳氏欢喜的又碰又跳。

  村长和沈旺之听到自己家的菘菜,卖出九十两银子,父子俩高兴得合不拢嘴。

  沈长松时分感激的看着明珠,“小明珠,谢谢你。”

  他可记得,明珠当时给了母亲一大包菜种,母亲还推脱说种不好。

  如今想来,却非常庆幸,当时的自己说服了母亲,才有了今日的硕果。

  “长松这就见外了。”沈长枫拍上他的肩,“明珠不过是给了婶子几颗种子,你们家的菘菜有今天的收获,全靠婶子精心伺弄。

  你要感谢的人,应该是婶子才是。”

  沈长松便柳氏一拜,“娘,你辛苦了。”

  “知道就给老娘好好念书,争取考个秀才回来。”柳氏心下触动,却动作粗鲁的拍着儿子的头。

  沈长松酝酿而出的悸动,瞬间消失干净,“娘,我本来就不是很聪明,你再多拍几次,秀才就别想了。”

  母子俩打闹了一会,便归家去了。

  天色渐晚,沈镜之邀请周七爷共进晚膳,但菘菜还没运完,周七爷婉拒了。

  饭桌上,大家喜气洋洋,连饭都多吃了两碗。

  “闺女,还有几天便要到除夕了,你这边还有什么要添置的么?”沈镜之开口。

  明珠摇了摇头。

  前几天,少年派人送来了三车年礼,里面什么都有。

  “奶奶,李老头和二狗爹的年礼给了么?”明珠看向杨氏。

  “给了。”杨氏开口,“二十斤猪肉,五斤猪板油,两只鸡,一篮子鸡蛋,,一袋米,两斤饴糖,两套冬衣,外加半吊钱,一匹粗布。”

  这样的年礼,很不错了。

  “他们两个管着五十头猪,一日不得松懈,我也不想亏待他们。”杨氏说。

  明珠点点头,“爹爹,我与李老头和二狗爹说了,明年涨一百文工钱,家里的孩子,如若送去学堂,前三年全部减免束脩,三年后束脩减半,但每家只能有一个名额。”

  如奶奶所说,两人管着五十头猪,很不容易。

  如若每个月只给三百文的工钱,二十枚鸡蛋,时间久了,两人也会有心思。

  尤其是,村中家家户户都种植万牲草,喂养三四头猪。

  “如今的猪仔,正是能吃的时候,他们两个确实不易。”沈镜之点头赞同,“闺女,三柱娘帮着割猪草,年后是否要再养几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