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之后,羲和城辖下的平宁镇和新水香陆续种植万牲草,安装水车,兴州则是从宜林县开始。

  清明之后,凌江府辖下的万里县和荣川县也开始行动了,同样是万牲草和水车同时进行。

  一时之间,锦绣村热闹无比。

  马家大儿媳看到了商机,便在村口支起了一个简棚,专门卖包子馒头和茶水。

  还别说,生意可以,一天少少也有两三百文入账。

  为了丰富种类,马家大儿媳一有时间便去沈家的食铺考察,搞得掌柜神经紧张。

  杨氏知道后,派人去探了马家大儿媳的底,得知她只是想丰富一下品种,并不是偷师,这才作罢。

  毕竟,马家大儿媳手艺一般,几个州府的往来也就半年,生意也做不长久,考虑到这些,掌柜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马家大儿媳也乖觉,只是看样式,并没有多余的动作。

  有了马家大儿媳这个先例,栓子奶奶也时不时在村头卖野果野菜,明珠看到了,偶尔也会光顾一二。

  许是名人效应,栓子奶奶每次出摊,东西总是卖得很快,运送队的觉得跟城主吃一样的东西,是一件荣幸的事情。

  连带沈家的美食铺子,生意都比以往好了许多。

  那些运送队,出发前总喜欢吃上两条玉晶卷,或者带上两个鲜花饼赶路,有的还装上满满一壶的卢竹花茶水,预防中暑。

  这天,明珠带着邓举人去三里湾查看造船进度,顺道看一看平宁的进展。

  “城主,还有几个比较偏的宅子还未种完,其余村落基本种植完毕。”宁镇长汇报道。

  明珠随机进了一家农户,见猪圈养着小猪仔,便去了鸡舍,结果被告知,家里仅有的两只母鸡正在孵蛋。

  “大娘,万牲草好打理,你们若是忙的过来,可以多养几只,猪也是。”

  妇人点点头,“我家那位也说了,要跟着锦绣村的步伐走,等草苗长好了,我们再去抱些鸡崽回来养,等鸡下蛋了,我们也能挣点铜板,给孩子们买点肉打打牙祭。”

  妇人说话的时候,眼里是有光的,对未来也充满了希望。

  “大娘好好干,等鸡下蛋了,会有老板到村里来收鸡蛋的,猪也是。”宁镇上说道。

  “这事我们知道,津西专门收猪的宋老板,最近经常来这边卖猪崽,我们家这两头就是跟他买的,买的时候就有人帮忙阉割了。”妇人道。

  邓举人问道,“阉割的钱另算还是买了猪崽就帮忙阉割?”

  “应该是另外算吧,买猪崽之后再添十五文便帮忙阉割,如果买回来自己请人阉割,好似要二十文,我们嫌麻烦,便直接在老板那儿搞了。”

  了解情况后,宁镇长又同妇人说了一些别的,顺道了解耕地情况。

  临走前,宁镇长对妇人说,“镇上有专门管家禽牲口的,若是家里的猪或者鸡生病了,记得上报给村长,届时镇衙会派人过来解决。”

  之后,几人又转战了几家农户,每家的情况基本差不多,暂时没发现什么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