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公公不用紧张,乡君很好说话的,只要你把分内之事做好,不动歪心思,乡君都是很好说话的。”

  路女官见时间差不多了,便离开驿站。

  没多久,其他的太监来到苏公公的房间,“老大,怎样了?”

  苏公公把路女官的话原封不动的说了出来,几个太监听了之后,有些不可置信,“就这些?”

  “你们觉得很简单?”苏公公眼皮一撩,“没有要求往往才是最难的。”

  因为,你不知道标准在哪里。

  “那怎么办?”有人皱眉道,“咱们来的匆忙,也来不及打听,县里打听到的,只能信几分。”

  苏公公暂时没有别的办法,“多做事少说话吧,也别瞎打听,免得犯了忌讳。”

  路女官回到镇衙就上报,“乡君,人已经安置在驿站。”

  “京城到津西,路途遥远,先让他们休息两天吧。”明珠看着公文,“住所尽快安排。”

  “乡君放心,竹子我们已经备好了,明天就可开工,不出三天,便能搬进去。”

  “竹楼透风,多给他们备些御寒之物。”

  “咱们津西的天气不像京城那般冷,苏公公他们肯定不会觉得冷的。”

  凌江的冬日,不像京城那般严寒,可以说是比较暖和的,到目前为止,袄子都还没穿上呢。

  “这两日,你带他们熟悉一下环境。”

  “是!”

  第二天,路女官一大早便去了驿站,还特意让美食铺的小二送了玉晶卷和青玉糕。

  “路女官,这是青微草做的吗?”苏公公看着盘中熟悉的食物,不确定的问道。

  “正是。”路女官做了一个请,“苏公公尝尝。”

  苏公公尝了一口。

  “公公觉得如何?”

  “手艺不错。”

  路女官笑了,“这是乡君种的青微草,我还以为与京城的有所不同呢?”

  “青微草不是只生长在京城和晴川两地么?”苏公公一脸诧异。

  “凡事都有例外。”路女官与有荣焉道,“生长在无双郡荒地的卢竹花,经乡君之手,变成了祭天之茶;只能在北方种栽的菘菜,到了乡君手上,一颗有五六斤;

  湘城的水莲到了津西,可水养亦可旱种。

  青微草能在津西种活,并不奇怪。”

  苏公公面露崇拜之色,“乡君大才!”

  “乡君的本事,你日后自会知晓。”

  用过早饭,路女官正式介绍羲和城的情况,同时也讲了沈家的一些事情,避免当差的时候出了纰漏,惹乡君不快。

  之后,苏公公适当的问了几个问题。

  临走前,路女官还好心提醒道,“苏公公,乡君是靠种田封的爵,在羲和城当差,不会种田可不行!”

  果然,苏公公面见明珠这天,明珠问了他是否懂得打理庄稼。

  苏公公也老实,“回乡君,小人八岁便进了宫,一年也出不了两次宫门,认不得几个庄稼,如若乡君需要,小人定会好好学习。”

  “府邸尚未建成,很多东西还未规整起来,这几日你便先跟着曹管家吧,熟悉之后,再回别院,至于其他几人也是一样,先去田庄帮忙几日。”顿了顿,又补充道,“匠人和绣娘还有其他安排,便留在别院吧。

  有什么不懂的,直接问,有什么问题也要及时反馈,在这里,没有那么多弯弯绕绕。

  羲和城地处偏远,文风不盛,很多人大字不识,你说话太委婉了,别人反而听不明白。”

  “请乡君放心,小人会注意的。”

  “嗯,回去收拾一下,出发锦绣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