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都市情感>重生七零之美丽人生>第151章 断着干净!父子关系也断了?
  “什么……”刘富国脱口而出,充满怒火的眼睛立马变得不可思议。

  他想过薛龄芝会闹,会生气,可能刘毅明和刘一龙当兵的事成不了,但他从来没有想过薛龄芝会跟他离婚。

  他们的婚姻有过无数次争吵,他不管做什么事,最后都是不了了之,可能感情在一次次争吵中变淡,但从来没有说过离婚二字。

  可能在第一次大吵的时候,刘富国有过担心,但随着薛龄芝忍气吞声结束,刘富国的底线被放低,又一次、再一次、再再一次……刘富国可以说产生了吃定薛龄芝的念头,潜意识里觉得,不管他怎么过分,最后都是得到原谅。

  薛龄芝又重复了一遍,“我要跟你离婚。”

  这句话说出来,薛龄芝长吐了一口气,缓缓地走到座位上,平静地道:“东西我什么都不要,都给你。你给儿子的倒座房,我也不要了……”

  说到此处,薛龄芝顿了一下,看向小舅舅,在征求他的同意。

  小舅舅犹豫了一下,离婚来的太突然,虽然他支持母亲离婚,但有些权益还是要的,这些都是他们应得的,凭什么要放弃呢!放弃以后便宜的还是刘兰娟他们……

  林芙蕖明白小舅舅的犹豫,可能是旁观者清当局者迷,林芙蕖觉得外婆不是一时冲动放弃的,肯定有后话。

  林芙蕖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戳了戳小舅舅,让他同意薛龄芝的决定。

  小舅舅微微点了点头。

  薛龄芝又看向刘富国道:“小柏从小到大,基本上算是我拿自己的工资养活的,他长大后也为家里赚了不少钱,你给了他一半生命,却没有管过他,零零碎碎也算是两相补平。我们什么东西都不要,你以后也别来找我们,从此以后我们恩断义绝,毫无瓜葛。”

  这是要断个干净的意思了!连父子的关系都断了!

  “不行,我不同意。”刘富国想都没想就出口反对,也不知道是反对离婚,还是反对断绝父子关系。

  “刘富国要我一笔帐,一笔帐的给你算清楚吗?小柏刚出生的时候,我一个人照顾他,夜里常常起来五六次喂奶,我担心自己睡死过来压到他,我都是不睡觉的,白天女儿帮忙看着,我再睡觉,所以我的作息日夜颠倒,每天都是晚上吃饭。”

  “你这个不管厨房事的人不知道,刘兰娟每天都把东西锁起来,不让我吃,所以我的饭都是用自己以前存下的钱买的。这算起来小柏刚出生的时候,你没付过什么责任。”

  “后来小柏能吃饭了,他身子弱,吃不了米,只能吃面,也是我花自己的钱给他买面,单独做给他吃。直到他长大上初中了,才能和大家一起吃饭,饭钱你没有贡献。”

  “上了几年学,你就让他回家种地了,这些年他给家里也赚了不少钱,应该能抵这些年的饭钱……”

  “哼!”刘富国冷哼了一声打断薛龄芝的话,“我是没有管饭,但学费都是我出的!”

  “哼!”薛龄芝也学着刘富国冷哼了一声,“小学的学费说是你出的,但小柏常常找不到你,或是找你要是被你说一顿,骂的小柏不敢再找你,只能来找我,十之八九都是来找我要,我那里记着账,你要是不信可以来查查。要说中学的学费,确实是你交的……”

  刘富国挺了挺腰板,像是在说,看我做的贡献。

  薛龄芝看着无语,觉得刘富国像个笑话,当爹的做成他这样,居然还觉得得意。

  薛龄芝:“如果你抓着这个不放,那我们可以好好算一算,从儿子给家里赚钱赚了多少,他又用掉了多少,两两相抵,我们应该补多少,或者你欠多少。你上次翻我的房间应该什么也没翻到吧,我告诉你我和儿子口袋里一分钱都没有,这么些年了,你觉得我的钱都花到哪里了?”

  最后一段话算是薛龄芝的嘲讽了,亲情账是算不清楚的,当父亲的真要和儿子算,就已经占了下风,是一个笑话了。

  刘富国也明白过来,算是算不得的,如果真的一笔一笔的查,说不定他还欠儿子一笔钱呢!

  “就算我没养他,但他的命都是我给的,这能算的清!”刘富国不讲理道,“还有你,你闹个什么劲儿!不就是当兵的事!我不要了,行了吧!一把年纪闹离婚,这让人看见不笑话,你去十里八村瞧瞧,有阿公阿婆闹离婚的吗?你的脸不想要,我还要。”

  薛龄芝发出一声嘲笑,这不是笑刘富国,而是笑自己,她到底遇上了什么人。这种时候,她说了那么多当年情,他不想离婚的理由居然是面子,一点舍不得,一点对自己的情意都没有吗?

  薛龄芝不知怎么说,之前的心是痛的,现在就犹如冻起来一样,唯一的感觉都没了。

  “你的脸面我不管,你也不用再劝,我只能说我心意已决,你想或不想都和我没关系,我离定了。至于儿子的命,你是期盼他出生吗?你是真想给他一条命吗?”薛龄芝摸了摸小舅舅的脸,“说起来都怪我,都是我想赢刘兰娟才生的。儿子,妈对不起了,这么大年纪生了你,害的你娘胎里带着病,害得你腿瘸了。”

  薛龄芝的意思就是后世那句很红的电影台词,生我是副作用,你还不是享受那些制造的过程!

  林芙蕖当过母亲,经历了那么多年代,见过几代人思想的转变,一开始很多人都是结婚了就该生孩子,对孩子将来、发展没有什么。后来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大家的差别越来越大,有些孩子生下来就读早教,学英语,学才艺,带动着全部人都为了孩子不输在起跑线,疯狂地学习各种东西。教育的成本越来越高,大家才发现生孩子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从起跑线就可以决定孩子的一生,于是真正的考虑孩子这件事,而不是盲目的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