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都市情感>重生七零之美丽人生>第44章 校长瞧不起人?
  “她……”刘槐花意兴阑珊地坐回去,脸上别别扭扭的,看起来不想去找四舅妈。

  林芙蕖:“干嘛,你还怕你后妈?”

  四舅妈在林芙蕖的印象里存在感极低,真是那种不搭理人的性子,不惹事也不理事。林芙蕖记得上辈子四舅妈好像就闹过一回,几年后改革开放大量矢口青返城,四舅妈也想回城,就闹了一阵子,但最后也没有回城。

  对于林芙蕖来说,四舅妈这人还算可以,也是讲道理的人。

  林芙蕖:“这事对你家是有利的事,你好好和四舅妈说她还能吃了你呀。”

  “就是……哎……她太凶了,板着一张脸,我看见她心里就发虚。要不你替我去跟她说吧!”刘槐花眼睛突然发光地看着林芙蕖。

  林芙蕖送她一个白眼,“你家的事别找我。”她要是再管刘槐花家的闲事,刘富国真能撕了她。

  林芙蕖又道:“你后妈已经很不错了,你还想她天天对你嘘寒问暖啊。要真是嘘寒问暖,说不定你还觉得她是笑面虎,想着办法整你呢。四舅妈就是冷冷的性子,不爱管事,没什么坏心眼,不会害你的。”

  “可是……”

  刘槐花心里还是为难,林芙蕖没理她,赶她出去。主意已经出了,安慰也安慰过了,林芙蕖没功夫听她抱怨。她要早睡早起,明天还有事呢。

  家里的事都解决了,林芙蕖要开始办上学的事了。一开始她想自学,后来觉得自己没有上过一天学,不知道学习方法,自学起来比较困难,还是认为要去学校学习。

  可她的年纪尴尬,上小学有点大,上初中又怕跟不上,去哪里学习又是一个问题。她想了半天还是决定去上初中。现在都是半学习半实践,学得没有后世的知识深,勤能补拙,多问问老师,私下加加班应该能跟上。

  而且村小学的老师是刘毅明的外公,她刚搅和了刘毅明的学校,虽然那是骗子学校,但保不准钱老师心里记恨着她呢,看两天五舅舅对自己的冷淡态度可见一斑。

  林芙蕖想着明天去趟镇上的初中,问问入学的事。

  第二天,天刚亮,林芙蕖就起了。现在天亮的越来越早,看着日头挺高,其实还没到六点。

  大家在沉睡中,连做饭的刘槐花都没起。

  林芙蕖升起灶火,走到菜架上看了看,拿了两个新鲜的春笋和一把菜心。东升村天热,一年四季都能吃到笋子,但比起冬笋和夏笋,还是春笋更脆甜爽口。

  林芙蕖打算做碗米粉,用笋干做个浇头。她虽然出生在南方,但后来随军一直生活在北方,口味上更偏北方,早上喜欢喝碗面条,吃个烧饼。

  东升村这边多是种水稻,很少有面粉,面条是吃不到的,只能吃吃米粉过过瘾。

  林芙蕖把笋切成丁,用北方的做法烧成酱卤,原锅直接加水,就着酱卤的味道煮米粉,最后再烫上两颗翠绿的小青菜,一道营养均衡,有吃有喝的汤粉就好了。

  林芙蕖闻了闻,很像上辈子做的浇头面,口水都要流下来了。这些日子要迁就着全家的口味,林芙蕖可馋这个味道了,刚出锅林芙蕖就赶快吃了一口,都没听到身后的脚步声。

  “你吃什么呢?”

  耳旁突然响起刘槐花的声音,吓了林芙蕖一跳。

  林芙蕖深吸一口气,把要吓出来的心压下去,“你知不知道人吓人,能吓人。”

  刘槐花笑了,“我可没吓人,是你吃的起劲都没注意到我进来。”

  林芙蕖没接她的话茬,端着米粉回屋去,“不用做我的午饭了,我吃完早饭要出门,晚饭前回来。”

  那天刘槐花主动拦下做饭的的事后,一直是她一个人负责全家的饭,林芙蕖不回家吃饭都会和她说一声。

  “嗯,知道了。”刘槐花已经习惯了她经常不回家吃饭,“你真好,不用做其他人的饭,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去。”

  之前刘槐花没羡慕过林芙蕖自由自在,就觉得她怎么三天两头的出门。现在有了分家的念头后,刘槐花突然羡慕起了林芙蕖,她要是不用做全家人的饭了,也能自由了。

  林芙蕖撇撇嘴,坏坏地呛了一句,“你去找四舅妈说一说,你也不用做了。”

  “嚎……”刘槐花被林芙蕖正击痛点,气得跳脚,想要反击,人已经走远了,只能朝她的背影做了一个鬼脸。

  不过刘槐花倒是真去找四舅妈了。

  ——————

  早饭过后,家里人都去上工了,四舅妈带着刘毅康在屋里玩玩具。

  七十年代物资匮乏,孩子没什么可玩的,大孩子就是玩玩方片,跳个皮筋,打个陀螺。

  小孩子年纪小,什么都不能玩,顶多有个自己做的布娃娃,或者自己做的小木枪。

  老四疼刘毅康,看谁家做家具就要来边角料,攒了好久,给儿子做了一套积木。和后世的儿童积木一样,能自己盖房子,垒城堡。

  刘毅康可喜欢这套积木了,没事就闹着要玩。这不,刚吃完饭他又坐在床上垒了起来。

  倒是省了四舅妈的事,她坐在床边一边看书一边看着儿子,看了几页,屋外传来了敲门声。

  四舅妈奇怪了一下,这个时间家里应该没有人了。

  四舅妈把书放在桌子上,朝门口道,“谁呀?”

  “我,刘槐花。”屋外传来刘槐花的声音。

  四舅妈愣了一下,没想到是刘槐花,一般她们是井水不犯河水,刘槐花不会理她的。

  “等一下。”

  四舅妈打开门,刘槐花拘谨地朝她笑了笑。

  “有事?进来吧。”四舅妈让刘槐花进屋。

  刘槐花还是有些紧张,双手垂在身前,紧紧地拉着,低着头走了两步停了下来,也不敢坐下。

  四舅妈关上门,走到刘槐花面前。她也挺紧张的,或者说是尴尬,这好像是她们第一次单独共处一室,她紧张地忘了让刘槐花坐下。

  “有什么事?”四舅妈问道。

  刘槐花看了她一眼,见她面无表情的严肃脸庞又吓得低下头,“玉华姨……”

  四舅妈叫李玉华,刘一龙和刘槐花和她不亲,从来没有叫过妈,一般都喊她玉华姨。

  “我想和你说一个事,你想不想分家?”

  “分家?”李玉华没明白,什么叫分家,现在又不是旧社会,儿子分老子的家产。

  刘槐花:“我想你应该知道我定亲的原因,爷爷都卖了我给刘毅明交学费了,凭什么我们还要供着刘毅明!我们家的情况你也知道,就算玉华姨你不上工,我们四个人养你也养得起,现在反而是多养了一个刘毅明,算起来还是我们吃亏。我们分开,自己拿着自己的钱多好啊!”

  李玉华听明白了,刘槐花是想和家里分开,以后钱自己拿着。“我无所谓,你和你爸商量就好。”

  她说话有用,她就不会找李玉华了。刘槐花抬头看了李玉华一眼,忐忑道:“你能不能去和我爸说说?我说,我爸是不会听我的。”

  李玉华下意识地皱了皱眉,没有说话,她真不想这个闲事。

  刘槐华见李玉华没有说话,紧张的心又开始打起了鼓,她本来就不知道怎么和李玉华相处,见李玉华也不说话也不反对,心情急躁起来。

  此时,床上发出一声爆哭,刘毅康趴着床边,一只脚伸下床,半边身子耷拉在外面。他看到妈妈和姐姐说话,本来想下去找他们,但脚一伸出去居然够不到地,想爬回去又使不上劲儿,抗争了半天,哇哇地哭了起来。

  李玉华赶紧把他抱在怀里,轻轻晃着他,哄他。李玉华朝身旁的刘槐花道,“我不想搀和这事,你不用再说了。你好好和你爸说说,他不是死脑筋的人,实在不行你就搬出毅康,他为了毅康的将来也会好好考虑的。”李玉华这是教刘槐花对付老四的办法。

  刘槐花现在相信李玉华是真的不管事,可她不明白李玉华主意都出了,为什么就不能和爸爸说一声呢?她又不是让李玉华当众说什么,门一关,偷偷说悄悄话,别人又听不到。

  刘槐花着急的心更急了,忙道:“我爸就算听我的,但我爷我奶哭两声,他就没话说了,上次不就这样,我爷一装病,他就不敢要钱了,现在钱也没要回来,也不敢再提了。”

  “我爸最疼你,也最听你的话,连林芙蕖都说,只有你去和我爸说,这事才能成。”

  刘槐花心里着急,说话不过脑子,一下子把林芙蕖给卖了。

  李玉华拍着刘毅康的手一顿,“林芙蕖让你来找我的?”

  刘槐花惊了一下,她怎么把林芙蕖说出来了。刘槐花心虚道:“没有,我就是问她应该怎么办,她只是帮我分析,你是关键的人,你才能让我爸立住。”

  李玉华顿了顿,“她……觉得要分家?”

  “当然啦,她自己都分出去了,肯定觉得分家好。”

  李玉华没有再问,微蹙着眉头在思考,想了一会儿说道:“你先回去吧,我会和你爸说的。”

  刘槐花松了一口气,终于笑了,“好,我等你的消息。”

  且说林芙蕖这边,她已经到了镇上。

  镇上只有一个中学,离着郑晓东的家挺近,差着一条街。前两天,林芙蕖把郑晓东的事和孙队长说了,案子肯定要查一段时间,孙队长让林芙蕖躲着点郑晓东,以免他打击报复。

  所以林芙蕖格外的小心,穿着一身灰扑扑的衣服,包着一个蓝黑色的头巾,低着头,缩着身子,恨不得低调到隐形。

  所幸,一路上没有什么事,路人就和上次陆绍送她来镇上一样,都把她当成了小老太太,没人注意到她。

  倒是林芙蕖到了学校,跟门口的阿公说明了来意后,阿公多看了她两眼。

  学校都是家长带着孩子来的,很少有小孩自己来报名,而且还是一个小姑娘。

  校长看到林芙蕖后,也惊讶了一下,以为她是来捣乱的。

  现在九年义务教育还没有实施,上学都是要钱的,有些穷苦人家拿不起钱就不让孩子上了,有些则是让男娃娃上,女娃娃在家干活。学校一直是男多女少,林芙蕖这样自己来报名的小姑娘是学校的头一个。

  校长不耐烦地道:“我们学校每学年学费两块,书本费另算,每年级的书要十几块钱,你有钱吗?”

  钱,林芙蕖肯定是有,但是校长的态度让林芙蕖有些不舒服。林芙蕖是从来没有上过学,但送孩子上过学!周武周文的老师都挺好的,对孩子负责,对他们这些家长也很客气。不管周钱鑫是一个小兵,还是大将,老师都一视同仁,从来没有鄙夷过谁。

  校长的态度让林芙蕖心里留下了一点疙瘩,但也没说什么,回道:“我有钱,我想问一下,入学有什么条件?需要考试吗?”

  校长听她说有钱,又看她认真询问的样子,立马换了一个面孔,笑道:“不需要考试,只要是我们镇的,十二岁以上就可以。”

  林芙蕖又问了几个问题,说了说自己的情况,完全没问题。

  学校学生不多,多一个人能多交一份钱,校长高兴还来不及呢。而学校又没有升学的压力,林芙蕖这种没上过学的也无所谓,只要认识字,能上课就行。

  但是办入学需要户口,林芙蕖的户口还没下来,只能等户口下来再办入学。

  忙了半天,林芙蕖从学校出来时已经过了饭点,虽然没有办好入学,但上学的事情已经有了着落,林芙蕖的心情也格外的好。

  从重生到现在,林芙蕖一直在忙各种事,都没有停下过。现在刚解决了刘富国的事,算是有了一个大收获,林芙蕖决定下个馆子,好好犒劳自己一下。

  镇上的馆子都是国营的,最好的馆子就是上次相亲的时候去的国营饭店,林芙蕖觉得东西一般。现在的“国”字头因为没有业绩的压力,员工都很懈怠,东西随便做做,服务也没有,还不如乡下的酒席。

  所以林芙蕖就没有去饭店,而是走到了镇上的居民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