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大唐之美食供应商>第476章 就当给尹煊送礼了
  这一切正是尹煊想要的。

  龟兹国的分店,几乎是在唐军打过去后的第二天,声望就涨到了百分之八十多以上,三家分店的名额全盘解锁。

  尹煊眼前一亮。

  好家伙…拳头果然是最有用的东西。

  分店的名额又多了三个,尹煊琢磨了一下,准备这次多用一些,借着这股浩荡的东风,得多赚一些东西回来才行。

  被打的高昌,是一个选择。

  西突厥王庭再来一家?但尹煊考虑了一会,放弃了这个选择。放在高昌这种小国,可以自然地拿到和龟兹一样的待遇。

  但西突厥毕竟是个大国,不太可能许诺出那样沉重的代价。

  还是得挑容易欺负的小国下手。

  尹煊的历史还算可以,但到这种细枝末节的东西,他就有些束手无策,想想前女友是怎么说的来着……

  石国?

  尹煊脑子里蹦出来这么个名字。这好像是一个地处中亚的国家,和高仙芝好像还有些关系,但现在高仙芝的父亲好像还只是个孩子?

  记忆渐渐清晰起来。

  石国是一个距离大食很近的国家。大食…确切的说,中亚和中东是很关键的地方,石油、天然气储量都极其的丰富。

  未来发展,这些都是很重要的东西。

  那石国且算一个。

  要不要再来一个?尹煊摸着下巴,转头还是放弃了下去,可惜玄奘得等到贞观十九年才回来。得找那些商人打听一下消息。

  钱交了出去。

  系统办事很利索。

  高昌国和石国的分店建造了起来,尹煊盘算了一下手里的钱,还剩一些,不过得考虑一下酒坊扩建的事了。

  养一群枪手,还真是件花钱的事。

  李世民最近很志得意满。

  火绳枪这东西在战场上发挥了巨大的用处,三千步兵什么时候能用这种战损胜过三千骑兵了?

  战报传回朝堂的时候,所有大臣都是目瞪口呆的,此战之功,郭孝恪和尉迟宝琳自然是明面上的首功。

  可…他们都清楚,这件事真正的功臣是尹煊。

  怪不得当初在朝堂上李世民没有论赏尹煊的功绩,原来是在等这么一件事吗?有了战绩,就更凸显出尹煊拿出这东西的厉害之处。

  封赏就更没理由去阻扰了。

  陛下究竟是想要给店家什么样的封赏?

  只是李世民一直没开口提起,一直都在处理和高昌国的事,这个一直倒向西突厥的国家,现如今终于是倒向了大唐。

  大唐朝廷和高昌国已经商议,在西州设立一个都护府,只是一些细枝末节的利益还没有完全商议好。

  高昌王近些日子也烦恼的很,大唐的胃口很大。

  为了满足大唐,这几天里他都瘦了好几斤。

  最让他头疼的还是自己视为精锐,认为便是同突厥铁骑相比,也毫不逊色的骑兵,被大唐彻底打蔫了,一点心气都没了。

  高昌王叹了口气,想着法子该怎么把自家骑兵重新建立起来。

  一名大臣仓促地走了过来:“陛下,这…西州城里,有一家同福食肆正准备开业。”

  高昌王手一哆嗦,立马就站了起来:“你说什么?”

  “西州城内,有一家同福食肆正准备开业。”大臣又重复了一遍。

  高昌王猛地站了起来,眯着眼,徘徊了许久,把脑袋转过去,心里存着一丝侥幸:“你确定是那个同福食肆吗?”

  大臣点着头:“陛下,恐怕也不会有人敢冒充那位县伯的食肆吧。”

  要是以前,说不定还可能有高昌商人觉得这个名字喜庆,拿来过自己偷摸着用。可出了那档子事。

  都在传这位县伯是大唐的心头肉,小小的一点得罪,就会出兵攻打替他出气。

  盗用同福食肆的名字算不算得罪那位县伯?

  可能算是,也可能不算。

  但没人敢冒这个风险,谁知道自己用了,一个月后会不会有大唐人堵到自家门口,刀架在自己的脖子上。

  高昌王没说话,只是呆呆地站着。

  “陛下,我们是不是应当向那位县伯示好?”大臣犹豫了好半天,开口提醒了一句。

  高昌王醒悟过来,连连点头:“你说的对。”

  他迟疑了一下,而后开口问道:“你可知龟兹一国许了那位县伯什么好处?”

  开口问了之后,高昌王就有些后悔了,这种丢人的事,龟兹国又怎么可能透露出来。

  但大臣爽快地一点头,轻声说道:“当然知道。”

  高昌王一愣。

  大臣已经开口,把龟兹国答应尹煊的那三个条件给说了出来。

  并不是很过分的条件。

  但毕竟是吃亏。

  听到这三个条件是什么样的,高昌王立马就明白了龟兹国愿意把这些消息给放出来的目的。

  龟兹国的想法很简单,这事是所有国家都能做到的,他们吃了这么一个亏,总不能其他国家能好好的吧?

  那位县伯不可能只在他们龟兹一地开设食肆,其他小国陆陆续续也会开设起食肆。

  大唐的县伯他们没法干涉。

  但是体量差不多的小国,龟兹还是能干涉的。

  我龟兹都如此对待同福食肆了,难道你们还想例外吗?你们不想这么做,难道是看不起同福食肆,看不起那位大唐县伯吗?

  就是想要拉人下水。

  大家一起丢人,这就不叫丢人,叫做常态了。

  高昌王咬了咬牙,贼子,好险恶的用心。但偏偏这是阳谋,他只能乖巧入坑,否则真的要担上一个看不起大唐县伯的名头?

  那说不定大唐军队又蹭蹭地跑过来。

  “准备厚礼。”高昌王想了一会,摆了摆手,有气无力地说道,“等食肆开业便送过去,并且…龟兹国许诺的什么条件,我高昌国也同样许诺。”

  他也不清楚,自己假装不知道龟兹国的事会发生什么。

  但他可不想再冒什么风险了。

  以前大唐是费点劲、得付出什么了不得的代价才能把它高昌国给捏死,但现在大唐可不用付出什么代价就能把它高昌国给捏死。

  不就是入坑嘛。

  大家一起来咯。

  反正这三个条件并不过分,就当是给那位县伯送礼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