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大明:开局召唤十万大秦锐士>第367章 我是来给你解决难题的
  幸好大明各地的皇家学堂已经差不多建设完毕,正式进入了招生环节,明年就可以正式开学。

  大明义务制教育,也该开始了。

  火车、胜利号战列舰、各种军火武器、皇家学堂、还有战争。

  这不算不知道。

  一算着实是吓一跳。

  如今大明虽然有钱,但也经不起这般的挥霍啊。

  这上面提到的哪一项,不是日耗斗金。

  可这些日耗斗金的项目,却又在同一时期开展,这着实是给户部一个巨大的考验。

  如何在能够支持这些项目运转的同时,还能保证国库内有足够的库银。

  肆意的开采金银矿石显然是不可取得,这也是第一个便被户部给排除的。

  就在户部为难之际,王景略却突然找上了门来。

  “哟,这不是王首辅嘛,平日里不都是大忙人吗?怎么今天有时间来户部了,难不成是来观摩参考的?”

  方岳贡和王景略关系匪浅,见面自然是少不了呛人。

  王景略淡淡一笑,随即故作神秘的宣布道:“我这次来呢,是特意来帮你们解决难题的。”

  户部的官员们闻言纷纷停下手中的动作,站在原地注视着王景略。

  要知道他们户部现在最大的难题就是,户部里的银子不够同时维持这么多个项目,也不能过度开采的金银矿。

  说白了,就是没钱!

  可户部的这个难题,在王景略这里,并不是!

  这一次他来,就是带户部一起赚钱的!

  方岳贡脸上原先打趣的神情也收敛了起来:“你真的有?”

  王景略笑着点了点头。

  “我这次来呢,就是想让你们户部也参上一股,这样一来中间就可以省去很多的麻烦。”

  顿了顿。

  “你们应该都知道最近被陛下任命蜀地与天山的两地巡抚吧。”

  方岳贡闻言点了点头。

  “荀彧荀令君的大名谁人不知?”

  “那可是能用短短半年的时间,就将蜀地治理的井井有条的治世能臣。”

  对于方岳贡的评价,王景略也附和的点了点头,随即郑重的说道:

  “就在前日,我收到了荀彧的密信,是关于蜀地、天山这两地与大明内地经商的商议。”

  方岳贡张大了嘴巴,满脸的难以置信。

  天山和蜀地治理的这么快吗?

  这么快就可以相互经商了?

  王景略一眼便看出了方岳贡心中所想,当即解释道:“这两地的治理还需一段时间,荀彧要与我们商议的,不是两地通商。”

  “而是让我们亲自去经商。”

  王景略此言一出,户部的官员们纷纷不解,其中有人率先提问:“首辅大人,你说的我们,不会是指朝廷吧?”

  王景略笑了笑,没有回答。

  有些时候,不回答,远比回答有用。

  方岳贡见状陷入了沉思。

  “不可,朝廷岂能参与到经商之中,如此行事怕是会落得个与民争利的恶名,有辱朝廷威严。”

  户部一位官员跳了出来当即反驳。

  “经商就会落得恶名吗?怎么,陛下都已经将士农工商此等固化阶级废除,你说这话,难不成是对陛下的决策有意见?”

  “还是说,你单纯的对我...有意见?”

  王景略步步逼近,语气愈发的寒冷,顿时让那名出声的官员吓得瑟瑟发抖。

  “真是的,天山一带多是牛羊战马、蜀地多是辣椒、棉花纺织,这两处地方加起来百姓至少有数百万之众,既然你们户部不想要这块市场,那我也只能另寻其他人了。”

  “反正这么大的一块市场,相信其他人是不会拒绝的。”

  正当王景略准备转身离开时,方岳贡赶忙起身小跑拦住了王景略的去路,笑道:

  “哪里的话...哪里的话,里面请...里面请。”

  说罢,方岳贡将王景略邀请至内殿。

  这里是独属于方岳贡一人的办公场地,旁人是不能进入的。

  很是安静。

  “你刚刚所说的,陛下可有点头?”

  “自然。”

  “陛下自然也知道户部的难处,要不然我也不会专门跑这一趟了。”

  方岳贡闻言便放下心来,着手与王景略开始商议。

  如今蜀地和天山一带的地区,暂时还未开放,也就相当于两者互不通商。

  暂时隔绝外界的交流。

  而此时若是朝廷出面参与到其中,成为这两地与中原唯一的经销商。

  这其中的利润,可想而知。

  不仅可以赚到两地数百万百姓的钱,还能因为贸易给予相对应的职位,通过与中原的贸易,带动这两地暂时落后的商业发展。

  同时还可以给这两地带来许多与经商行业孕育而生的职位,大大的减轻了两地百姓就业问题。

  这还没完。

  上面所说的,只是去的那一趟。

  而回来的那一趟,才是挣钱的关键所在!

  天山一带的牛羊战马、蜀地一带的辣椒纺织品等等,这些放在中原一带可都是好东西。

  到时,朝廷只需要卖出与市场一样的价格,这样不仅不破坏当地市场,还可以凭借着质量取胜。

  并且这成本,跟同行比起来,便宜了不知道多少!

  这里的中原,是指除了天山、蜀地、辽东以外的地方,皆被统称为中原。

  王景略将这商业计划描绘的栩栩如生,着实是让方岳贡心动不已。

  两人都是行动派,光说不练那都是假把式。

  当即两人拟了一份草书,上面规定了由皇家钱庄牵头,户部提供资金与名义上的担保,而皇家钱庄提供人以及后续的销售渠道。

  事成之后,两者三七分。

  朝廷七,皇家钱庄三。

  从两人起草的文书来看,皇家钱庄明显是亏了。

  但这也是王景略的有心之举。

  此行他来,本就是为了给户部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

  做出适当的让步,也是可以的。

  毕竟就算是三成,这其中的利润,也绝不会低到哪里去。

  皇家钱庄带动的是大明的商业。

  但户部,则是要承担起整个大明建设的未来。

  孰轻孰重,王景略自然是拿捏的十分清楚。

  毕竟王景略在开创皇家钱庄之前,可是还有一个身份的。

  那便是,大明内阁首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