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大明:开局召唤十万大秦锐士>第263章 欺君之罪,谋逆之嫌
  听到陈圆圆如此夸赞自己,朱慈炯反倒是有些不好意思了,讪讪的笑了笑。

  “其实吧,也不是。”

  朱慈炯摸了摸鼻尖,语气略微有些尴尬。

  两人就这么有一搭没一搭的闲聊着,顺便将整座重新布置的王府给逛了个遍。

  果然家里有了生人就是不一样。

  经过重新一番布置,王府看起来都是极具人间烟火气。

  时间如同白驹过隙,不知不觉中一天就过了。

  第二日,在陈圆圆的伺候下,朱慈炯穿戴好四爪金龙袍,临别之际又披了一件貂裘大衣上朝去了。

  这可是他回京的第一次上朝主持朝会。

  这么多个月没有上朝,反倒有点不太适应了。

  有了昨日的小插曲,朝中又是一大批官员被关进天牢,导致朝中的位置一下子空出来许多。

  这大殿一下子就变得空旷许多。

  崇祯帝自从将权力让给朱慈炯后,就再也没有出现在大殿过。

  每每主持朝会之时,若是朱慈炯不在的话,那便是萧何负责。

  可如今朱慈炯率领王师回京,这主持朝会一事,自然是要交给朱慈炯。

  萧何与王景略站在左侧第一列,同时黄得功,岳飞诸将则是站在右侧第一列。

  黄得功之所以能与岳飞站在第一列,乃是因为黄得功可是目前为止诸将之中,唯一一个拥有爵位之人!

  靖南伯,黄得功!

  倘若不是岳飞的战功着实显赫,怕是诸将之中也就只有一人能与之相比了。

  护国军统帅,蒙恬!

  无论是昌平城一战,还是辽东山海关战役,亦或者是灭李自成,兵进川蜀。

  这些皆有蒙恬的身影。

  作为朱慈炯召唤出世的第一位武将,蒙恬在大明所拥有的地位,可想而知!

  群臣已至,他们都在等待一人的身影。

  “太子殿下,到!”

  朱慈炯身穿四爪金龙袍,面含笑容,大步流星的从大殿侧门踏入宫殿。

  “臣等参见太子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乌泱泱的一片全部跪倒在地上,高呼太子殿下千岁,声音之大足以响彻半个皇宫。

  “爱卿们有礼了,都平身吧。”

  朱慈炯大手一挥示意众人平身奏报。

  哗啦啦。

  群臣纷纷起身。

  同时宫中的太监也十分识趣的搬来一张靠椅,就放置在龙椅左下方。

  朱慈炯毕竟还不是皇帝,若是此时就坐上龙椅的话,又不知有多少文人学子要以此诟病了。

  朱慈炯倒是无所谓,但麻烦事太多,还是会很烦恼的。

  朱慈炯卷起袍子,毫无形象的靠在了椅子上,慵懒的说道:

  “诸位爱卿都是我朝的股肱之臣,不知对昨日之事有何看法,本宫愿闻其详。”

  发难了!

  朱慈炯自然知晓朝中还有一小部分不满自己行径的官员,但他们善于隐藏,再加上能力也是不错。

  如今朝廷正是用人之际,朱慈炯也懒得将他们揪出来一并治罪。

  尽管不将他们揪出来治罪,但敲打还是要有的!

  此话一出,文武百官中某些别有用心的官员纷纷为自己捏了一把汗。

  朱慈炯的目光扫过,又故意在这些官员面前多加停留了一秒。

  只不过是一个极其轻微的小动作,却让他们心跳加速,后背冷汗直流。

  “吏部主事史可法,户部员外郎张煌言,刑部员外郎瞿式耜,既然大家都不说,那就你们三人来说吧。”

  吏部主事正六品,户部员外郎从五品,刑部员外郎从五品。

  这三人之所以被朱慈炯亲自挑出来,可不是因为他们就是居心叵测之人,而是他们的能力不错,但因为三人都是刚从应天府或者地方征调而来,资历尚浅,暂时无法升迁,再加上他们又是东林党的太子派,心向朱慈炯。

  朱慈炯要用他们,就自然要利用机会让他们多在百官面前露露面。

  这样一来,日后升迁他们也方便的多。

  史可法,张煌言,瞿式耜三人当被朱慈炯点到名字的时候,一时间竟有些没反应过来。

  “快出列尽述己见即可。”

  刑部尚书李邦华对瞿式耜这个苗子很是不错的后辈,很是满意,所以这才愿意在此关键时刻提点一下他。

  同时萧何和方岳贡也知晓朱慈炯的意思,有意给底下的史可法和张煌言提醒。

  “快去,这是个机会。”

  “咳。”

  习惯性的一声咳嗽,三人都反应过来,赶忙整了整衣冠出列。

  “微臣吏部主事史可法,叩见太子殿下。”

  “微臣户部员外郎,叩见太子殿下。”

  “微臣刑部员外郎,叩见太子殿下。”

  “平身。”

  朱慈炯微微抬手,示意三人起身。

  朱慈炯扫了一眼群臣,随后缓缓坐了起来,饶有兴趣的看向出列的三人,轻声问道:“你们三人都给本宫说说,昨日以钱益谦为首的东林党人于广宁门以死相逼,有何看法?”

  此话一出,三人多少还是难免有些紧张。

  于大殿之上评价昨日东林党人的行径,这不难。

  难的就是他们也是东林党人。

  若是将东林党贬的太低,甚至一无是处的话,会得罪同僚,日后保不齐被穿小鞋。

  但若是没有贬到位的话,怕是又会引起朱慈炯的不满。

  面对两难的处境,他们三人该如何取舍。

  史可法深呼一口气,壮了壮胆子,双手攥的死死的,正声高谈阔论起来:

  “启禀殿下,依微臣拙见,昨日以钱益谦为首的东林党人,敢于广宁门前大放厥词,公然谈论天家私事,更是在陛下与太子殿下面前,当着文武百官与全城百姓面前,胡言乱语......”

  “欺君之罪,谋逆之嫌!”

  轰!

  史可法这一番言论,就差最后一步就将以钱益谦为首的这些东林党保皇派官员定论为谋逆罪了。

  只不过按照史可法最后的总结。

  欺君之罪,谋逆之嫌。

  就算是没有达到谋逆,但这欺君之罪的后果,也绝非他们能够承受的。

  满朝哗然,史可法这是丝毫不给昔日的同僚留一条生路啊。

  只见史可法面无表情,正气凛然的向朱慈炯进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