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大明:开局召唤十万大秦锐士>第253章 翻盘无望,唯有自尽方能保全最后的颜面
  “果然还是成都威武啊,一个人就镇住了左良玉麾下的十万大军。”

  诸葛亮瞥了一眼距离武昌城不远处的沙场上,十余具尸体倒在血泊之中。

  城楼上的左家军更是连大气都不敢喘。

  没办法,也不能怪左良玉身边没有武艺高强的大将。

  只能怪宇文成都实属变态!

  别说是这些个不出名的将领了,就算是名垂青史号称商河小战神的杨再兴,也不是宇文成都的对手。

  在没有下一位武将横空出世之前,宇文成都始终是大明的头号战将!

  “军师这是哪里的话,成都再厉害最多也只能起到一点微末的作用。”

  “不像是军师,仅仅几句话就能反败为胜,决胜于千里之外。”

  话音刚落,宇文成都下马笑脸相迎,诸葛亮也是轻摇羽扇,嘴角间尽是笑意。

  宇文成都和诸葛亮两人相视一笑,丝毫没有将武昌城城楼上正在观察的左良玉放在眼里。

  一文一武,于战场之上谈笑风生。

  嘎吱。

  此时城楼之上将这一幕幕都看在眼里的左良玉,心中别提是有多愤怒了。

  两只手被攥的嘎吱作响,整个人都处在极度愤怒的状态下。

  此时的左良玉恨不得将眼前谈笑风生的这两人给生吞活剥了!

  只不过当距离城池不远处的血泊映入眼帘的那一刻,左良玉极度愤怒的情绪又重新恢复了理智。

  外面的这尊杀神,他暂时惹不起。

  双方寒暄没多久,诸葛亮转身望向不远处的武昌城,轻轻摇晃羽扇,嘴角扯出一抹“和煦”的笑容。

  宇文成都见状立即为左良玉默哀。

  旁人或许不知道,但是宇文成都跟诸葛亮一起出差这么多次,早就已经了解了诸葛亮微小动作的含义。

  嘴角扯出一抹“和煦”的笑容。

  将近八成是不怀好意!

  果然,诸葛亮将郑芝龙和郑森等人相互介绍认识之后,诸葛亮立即出声吩咐道:“一官兄,可以将我们此次俘获的俘虏一并带上来了。”

  “好嘞!”

  一听到要将俘虏统统带上来,郑芝龙很是迅速的便转身下去带人。

  对于郑芝龙而言,只要能恶心到左良玉,出了藏在心里这么多年的一口恶气,就是最爽的!

  能恶心到左良玉的事情,郑芝龙办事自然是麻利的很!

  不一会儿的功夫,此次俘虏的有头有脸的人物统统被郑芝龙给带了上来。看書喇

  按照身份依次排列:

  左梦庚,老管家,马进忠,王允成。

  “带上去吧,让左良玉也好好看看。”

  “是...嘿嘿...”

  一想到马上就能恶心到左良玉,郑芝龙的心情别提有多开心了,嘴都快要笑裂开了。

  郑芝龙带了几名士卒一并将人给绑到了距离城门不远处的位置。

  这个位置是经过专业人士多次计算的安全位置,确保城楼上的左家军无法对其进行有效的攻击。

  “带上来!”

  郑芝龙用充满挑衅意味的眼神瞪了一眼左良玉,随后大手一挥,当即命令士卒将人带上来。

  只见左梦庚,老管家,马进忠,王允成四人被五花大绑的给带了上来,绑在了车架上。

  郑芝龙刚想出声趁机嘲讽两句,结果却被带上来的左梦庚给提前截胡了。

  “爹,你一定要救我啊爹!”

  左梦庚痛哭流涕的大喊求救,鼻涕与泪水混在一起,看这样子哪里有半分他爹的模样。

  当真是虎父犬子!

  不,就左梦庚如今的这幅求救模样,甚至连犬子都配不上!

  好歹左梦庚也是军伍之人,左良玉更是没少给左梦庚带兵打仗的机会。

  为的就是培养出来一位合格的继承人。

  好将左家的基业传承下去。

  只可惜,耗费这么多年培养出来的继承人,到头来却是一个只知贪图享乐,贪生怕死的废物!

  相较于左梦庚大喊救命,王允成与老管家则是一言不发,而马进忠则是大喊道:

  “老爷,我马进忠从没有背叛你,到死也不会有!”

  左良玉眼睁睁的看着城下的这四位。

  有自己的儿子,还有跟自己南征北战的老人,以及对自己忠心耿耿的将领,至于王允成这个二五仔,不提也罢。

  该如何取舍?

  正当左良玉陷入两难的境地之时,诸葛亮却是主动走上前来。

  “左良玉,你公然率军造反,是为不忠。”

  “仗着自己兵强马壮为祸百姓,是为不仁。”

  “对城下这些为你卖命的将领与士卒,不管不顾,是为不义。”

  顿了顿,诸葛亮话锋瞬间变得犀利起来。

  “试问你们效忠的人,是一个如此不忠不仁不义之人,你们真的放心吗?”

  “今日是他们,那明日呢,或者是以后呢?”

  “左良玉连自己的亲生儿子,忠心对他二十多年的老将都不管不顾,真的以为会管你们的死活吗?”

  听着诸葛亮掷地有声的声讨,左良玉此刻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是开城门投降救人呢?

  还是紧闭城门,就算是死,也要保住自己最后的气节?

  大军压境,武昌城已然成了孤城。

  左良玉自知无力回天,这两条路无论是怎么选,最后迎接他的。

  都只有死亡这一条路可以走!

  望着城外被绑在战车上的众人,面对诸葛亮掷地有声的声讨,左良玉置若无闻,默默的佝偻着身子迈出艰难的步伐缓缓走下城楼。

  在城楼上的士卒们的注视下,左良玉并没有选择打开城门。

  而是默默一步步的走回家里去。

  当初诸葛亮初入武昌城时,还能在左良玉身上看到枭雄的气质。

  但如今,只是看到了一位日落西山,随时都有可能谢幕的老人罢了。

  当天晚上,当仆人敲开房门想要叫左良玉用膳时。

  却发现左良玉的脸色苍白,停止了脉搏呼吸,早已失去了生命迹象。

  左良玉在兵败的最后一刻,还是选择了自尽。

  对于这么一位老人,或许自尽才是他最好的归宿吧。

  左良玉一死,武昌城内十万大军群龙无首。

  自知突围无望后,武昌城门大开,十万大军丢下武器,投降!

  自此,江淮一带以左良玉为首的军阀势力,彻底被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