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大明:开局召唤十万大秦锐士>第230章 班师回京,任命荀彧为川蜀巡抚
  转眼就要入冬了。

  这要是再不回去的话,怕是等入冬了,大军行军回京的话,那路可就难走多了。

  要说先前朱慈炯暂时不能回京,那是因为没有合适的人才主持川蜀建设。

  那现在暂时朱慈炯回不去,纯属是因为先前大西朝投降的百官,还没有全部审查完毕,这其中保不齐还要多少漏网之鱼。

  朱慈炯只要待在成都一天,也就相当于向外面表明了一个态度。

  不将这些个有前科的官员统统揪出来。

  他,朱慈炯,绝不罢休!

  就在朱慈炯陷入两难境地之时,有着“王佐之才”之称的荀彧到来,让朱慈炯终于得以解放。

  “殿下,何事如此忧心忡忡,在下虽然才疏学浅,但若是殿下不介意的话,可以跟在下聊聊。”

  荀彧十分谦虚的向朱慈炯毛遂自荐。

  “哈哈,文若如果都说自己才疏学浅的话,恐怕这个世上没有几个人敢说自己有学问了。”

  朱慈炯听到荀彧的话,也是放声笑了笑,随后调侃道。

  “既然文若要为本宫分担,那不知文若可做好入朝为官的准备?”看書溂

  朱慈炯不喜欢为难别人,尤其是为难自己忠心的属下。

  所以就算是要任命这些忠心于他的属下们,朱慈炯也向来想要先征求他们的意见。

  “在下荀彧,终生都愿为陛下效犬马之劳!”

  荀彧身穿一袭青袍向朱慈炯俯身一拜,斩钉截铁的说道。

  “文若快快请起,你我君臣之间,大可不必如此大礼。”

  朱慈炯连忙将荀彧扶起,语重心长的拍了拍荀彧的肩膀。

  “其实这也不是什么难事,就是需要看看荀彧对蜀地的看法如何?”

  虽然朱慈炯也知道荀彧是大才,但朱慈炯还是想要听一听荀彧对蜀地的看法以及未来发展的独特见解。

  面对朱慈炯的这一道问题,荀彧微微一笑,不慌不忙的朗声开口:

  “蜀地地形复杂,但土地富饶,物产丰厚,若是来年安定,一年产出个百万石粮食绝对是绰绰有余。”

  “并且蜀地民间的手工业与商业也是极其发达,假以时日相信绝对会逐渐赶超上南方。”

  顿了顿,荀彧话锋一转,说完了好的一面,也是时候该说说坏的方面了。

  “张献忠强占蜀地,对待蜀地百姓所用的策略皆是烧杀抢掠,这些年来蜀地百姓民不聊生,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再加上这些年,年年天灾,蜀地百姓农耕已经是几乎接连崩溃。”

  “......”

  “倘若再不及时悔改,怕是蜀地这个天府之国的称号,就要永远不复存在了!”

  “届时整个蜀地都将成为人间炼狱,白骨饿殍入眼一片。”

  荀彧后面所说的话,绝非一己之见,这便是川蜀若是继续任由其野蛮发展的后果。

  如今唯一能够重新建设蜀地的办法,只有任命态度强硬之人,制定合理得当的发展路线,清剿蜀地一切流贼,确保蜀地安定,坚定不移的长久走下去!

  唯有如此,蜀地才能再次崛起!

  天府之国,才能再次回归!

  “好!”

  荀彧话音落下,朱慈炯的掌声便立即响了起来。

  “文若果真是大才也!”

  荀彧的这一番侃侃而谈,着实是讲到了朱慈炯的心坎里去。

  不破不立。

  反正蜀地都已经被张献忠给祸害的差不多了,与其这样硬拖着慢性死亡。

  还不如一次性来一剂猛药。

  说不定就以毒攻毒,药到病除了呢?

  “文若,本宫这里有个职位不知你愿不愿意上任一试。”

  “只要是殿下安排的,在下绝不会有半句怨言。”

  果然啊,还是文化人会说话。

  荀彧这话一出口,完全就比随便吊打整天只会喊着打打杀杀的张飞强多了。

  “好!”

  见到荀彧如此上道,朱慈炯索性也不绕弯子了,当即拍手任命道:“那本宫就任命你为川蜀巡抚,负责川蜀一地的生计问题。”

  “期间若是遇到什么流贼问题,就交给蒙恬好了。”

  “你主内,蒙恬主外,不知文若意下如何?”

  荀彧虽然能猜到朱慈炯对自己的任命绝对不会小。

  但当朱慈炯亲自说出口中的那一刻,荀彧还是低估了朱慈炯用人不疑的态度。

  巡抚?

  这是个什么概念。

  明初的时候,地方最有权势的官职是布政使。

  但等到宣德年间之后,地方最有权势的官职便从一开始的布政使变成了巡抚!

  正二品!

  一上来就整个正二品的官衔给荀彧当,这就算是学识渊博的荀彧,也着实有些没想到。

  “草民...草...”

  荀彧话还没说完,就被朱慈炯简直粗暴的给打断了。

  “怎么还草民呢?是不满意本宫的安排吗?”

  朱慈炯稍微佯装出恼怒的样子,故意板着张脸。

  荀彧见状也不再推辞,当即心中万分感动的从朱慈炯手中接过了重建川蜀的重任。

  “微臣荀彧,定不辜负太子殿下对微臣的厚望!”

  “如有违背,天诛地灭!”

  见到荀彧总算是应下了这份差事,朱慈炯瞬间给荀彧在线表演了一波川剧变脸。

  从刚刚的板着一张脸,瞬间变得热情起来,脸上洋溢的笑容完全不似先前的冷漠。

  “文若啊,好好干,本宫是亏待不了你的。”

  临走之际朱慈炯还特意拍了拍荀彧的肩膀,留下一句充满悬念的话后,便转身离去了。

  望着朱慈炯离去的背影,荀彧似乎从中看到了曾经他那个意气风发的主公。

  魏公,曹操!

  只不过这一切朱慈炯尚且不知。

  此时朱慈炯正忙着整顿三军,准备跟荀彧交接完手头上的工作后,顺便在监督完百官审查后,就率军班师回京。

  当诸将得知即将回京的消息后,纷纷高兴的大笑起来。

  毕竟这个日子离年关那是越来越近了,哪个不想回京大家一起团团圆圆的过个大年。

  能够团团圆圆的过个大年,这对于他们这些军伍中人来说。

  可谓是十分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