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大明:开局召唤十万大秦锐士>第182章 推进速度太快,有心之人坐不住了
  倘若一切真如霍去病所说,那么摆在他面前的就只有两条路。

  一:死忠李自成,甘愿为国捐躯,率领麾下一万将士死守长安城,寸步不让!

  二:开城投降,转投朱慈炯麾下,不说能得个多大的官当,至少能保住自己的性命。

  为国捐躯,舍身取义当忠臣?

  这个念头只是出现在党守素脑海中一刹,便被党守素给立即排除了。

  就按照现在的情况来看,泵说是他为国捐躯了,怕是就连他的老大哥,李自成都是穷途末路了,蹦跶不了几天了。

  自古英雄都是识时务者为俊杰。

  经过一番思想斗争,最终党守素决定献城投降!

  只不过不是现在!

  他要等一个合适的时机。

  这个合适的时机是什么时候呢?

  便是朱慈炯率领大军抵达长安城的那一刻!

  党守素很聪明,知晓投降霍去病和投降朱慈炯两者之间的区别。

  正是因为如此,所以他才如此坚定的选择了后者。

  ......

  崇祯十七年,八月,十三日。

  今天是朱慈炯率领大军抵达长安城的第二天,同时也是进驻长安城的第一天!

  当朱慈炯率军抵达长安城时,甚至连阵势都还没有摆开,党守素便十分懂事的打开城门,带着城内的一万守军主动出城投降。

  就这样,这偌大的长安城,朱慈炯没费一兵一卒便将其拿下。

  同时朱慈炯派遣游走于战场四周的游弈军,四处广为传播,长安城被明军收复的消息。

  顿时,整个大顺朝其余还效忠于李自成的将领们,纷纷开始担心自己的前途。

  长安城都已经沦陷了,可见大顺朝已然是大势已去。

  若是他们再不寻找出路,怕是等着他们的便是来自大明的屠刀了。

  他们这些跟随李自成南征北战的老将,自然是不可能投靠大明。

  毕竟他们期间做过的伤天害理之事,可是不少。

  投靠大明,无异于是找死!

  一番商量下来,除了李自成亲自坐镇的广元城外,其余大顺朝其他还未被大明收复的城池守军将领纷纷出逃。

  这些人,要么选择南下投靠李岩的反叛军。

  要么翻越丛山峻岭,绕过广元城,投靠正在于李自成僵持不下的李定国!

  投靠大西朝!

  一时间,空出来的这些城池皆是成了空城。

  这反倒是便宜了朱慈炯,为明军的推进可以说是省下了不少力气。

  仅仅只是一周的时间,明军便从长安城一路往西推进至安康。

  往南推进至商洛。

  明军如此快速的推进,自然是引起了各方势力的注意。

  就连南方各镇军阀都有些坐不住了。

  毕竟此次明军的推进速度实在太快,快到简直超出了他们的想象。

  这让习惯了割据一方的他们感到了深深的危机感。

  朝廷实力突飞猛进,用不了多久自然会对他们这些地方军阀出手。

  要么是口头整顿,要么是直接出兵剿灭。

  这些个地方军阀,好歹也都是半辈子摸爬滚打,一步步走到如今这个地位,又岂是泛泛之辈?

  个个都是人精!

  为了日后被朝廷清算,他们选择趁着朝廷的注意力都在陕西一带时,暗中联络一众南方各地军阀,组成同盟。

  在共同的敌人面前,这些个昔日的仇人也成功的化干戈为玉帛。

  联手对抗朝廷!

  朝廷等于朱慈炯!

  也就意味着他们是联手对抗朱慈炯!

  江南

  “诸位大人,相信你们都已经听过朝廷上面那位,不到一个月率军已经收复了长安城吧。”山东总兵刘泽清作为此次会议上第一个人说话之人。

  刘泽清的这一番话算是彻底让在场的众人打开了话匣子。

  “那位的推进速度简直超乎了我的预料。”高杰皱着眉头,紧随其后开口吐槽。

  虽然朱慈炯率领明军的推进速度极快,这在明臣心中应当是好事情。

  但在他们这里,可并非好事情。

  推进速度如此之快,只能说明一个回答。

  朝廷的直系军队,战斗力远超他们的想象!

  作为南方军阀最大势力的左良玉,倒是反常的坐在原地一言不发,不知道在想些什么。看書喇

  而一直处于南方军阀派系中最偏远的郑芝龙,也同样在这场会议上一言不发。

  前者或许是不放心周边这几位侃侃而谈的盟友,说不定他们哪天就将自己卖掉。

  而后者或许还是因为心系大明,心向朝廷,不愿与朝廷作对。

  郑芝龙对大明的忠心,这一点是经过后世的验证的!

  当初郑芝龙纵使深陷清廷的俘虏之下,却仍然没有投降过半分,在清廷要求他写信劝降郑成功时,也被郑芝龙写成了激励郑成功抗清的家书!

  最终郑芝龙在遭遇到清廷的迫害后,绝食而死。

  此等忠义之士,在见到大明仍有希望,上位者乃是千古明君时,自然是竭尽全力的支持,又岂会自甘堕落,与这些大明的乱臣贼子同流合污?

  “诸位,都静静。”老大哥左良玉双手虚抬,顿时在场众人纷纷住嘴,全部将目光看向左良玉接下来的表态。

  只见左良玉双手撑着椅子,缓缓站起身来,随后话中有话的说道:

  “今天能来这里共商大事的人,都是有头有脸的英杰,个个都是人中龙凤,相信应该干不出通风报信的龌龊勾当吧。”

  说罢,左良玉一脸笑意的环顾四周,最终停留在一言不发的郑芝龙身上。

  “你说呢,一官兄?”

  一官正是郑芝龙的字。

  眼见左良玉将话题引向自己,郑芝龙随即不慌不忙的回以淡然一笑,随后开口解释:

  “自然如此,难不成宁南伯认为我郑某人会做如此龌龊之事?”

  面对左良玉流露出的敌意,郑芝龙丝毫不慌,有条不紊的将话题回怼回去。

  现场一片寂静,众人各怀鬼胎。

  “哈哈哈哈,一官兄这是哪里的话,老夫就是看你一直闷闷不乐,这不才想着与你开个玩笑,让你也说上两句话嘛。”

  左良玉一脸笑意的伸手拍了拍郑芝龙的肩膀,轻描淡写的便将这个小插曲给糊弄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