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大明:开局召唤十万大秦锐士>第161章 国库充盈,再开恩科
  王景略的这一系列操作,怕是资本家看了都要摇头!

  这短短半个月的时间,王景略凭着一系列的营销手段,可谓是彻彻底底的圈了一波钱。

  半月时间,单单售卖京城这一处,扣除朱慈炯期间兑换茅台酒的差价。

  共盈利六十万两白银。

  若是再加上先前各大商会在竞标会上拍下的一级经销权的话。

  十五处一级经销权,总共获利一亿九千五百万两白银。

  当然了,这笔银子的数额毕竟巨大,朱慈炯特此宽限他们可以分三年付清,并且没有利息。

  不过这些商人也是十分守信用,很快便将第一批银子,共计九千万两白银运到京城,交接完成后全部充入国库。

  而那半月盈利的六十万两白银,则就充入皇宫内库。

  这让一直哭穷的方岳贡顿时止住了嘴,加班加点的将国库内的所有白银全部清点出来。

  大清的第一批战败赔偿款暂时还在筹集,不予计算在此次统筹国库白银总量内。

  户部三十二名官员,花了足足两天时间,连续审查三遍。

  总算是得出一个数字。

  一亿两白银!

  除却此次各大商会的交易以及原先国库内剩下的三百万两白银。

  剩下的七百万两白银,则是萧何先前亲自带人查抄战争期间恶意哄抬价格的商人所获利的。

  酒过三巡,诸位大臣一改往日常态,酒劲上头的他们开始当着朱慈炯面吐槽最近他们实在太累了。

  尤其是户部。

  每日公鸡一打鸣,户部官员就起床,期间除了吃饭便是埋头苦干,一直干到戌时,他们这才能结束这忙碌的一天!

  按照后世的时间来翻译的话。

  户部官员凌晨四点起床,晚上七点下班休息。

  “殿下,不是老臣吃不了苦,实在是户部的官员们都已经到了极限,怕是再没有新官员补充的话,会累死人的!”

  方岳贡一直想向朱慈炯申请人手,这一次总算是借着酒劲当着朱慈炯提出了。

  面对方岳贡请求人手增援,朱慈炯一时间也犯了难。

  自己当初掌权的时候杀了一大批官员,京城的官员人手顿时出现了严重空缺。

  而作为选拔全天下人才的科举考试,在去年的时候刚结束。

  科举再开,怎么也要再等到崇祯十九年。

  “殿下,草民建议将应天府闲置的官员们调回。”

  应天府作为大明的陪都,京城大部分不受宠,或者受到党争牵连的官员们,都会被调到应天府闲置起来。

  既然如今京城朝廷人手紧缺,将应天府的闲置官员调来,是最为妥当的解决办法!

  诸葛亮尽管只是才召唤出来没几天,但对朝堂的局势还是看得很清楚的,立马就找到了办法。

  但调任应天府被闲置的官员是没什么问题的。

  问题就在于,这些朝臣先前多数参与党争,并且仍然以东林党为主。

  一旦让他们大规模进入朝廷的话,怕是用不了多久就又会开始打压同僚。

  稍有不慎朝廷就有可能回到当初那个党乱之争的局势!

  到时候,朱慈炯又只能高举屠刀重新清洗朝堂。

  诸葛亮好似是看出了众人的心思,又继续接着补充道:

  “殿下,调任闲置官员重新入朝为官,只不过是权宜之计。”

  顿了顿,诸葛亮轻轻晃动羽扇,自信的神情瞬间让众人静下心来聆听。

  “鉴于大明如今正是缺少人才之际,草民建议殿下打破先例,重开科举,广招天下英才!”

  诸葛亮此言一出,顿时让在场的四位老臣纷纷倒吸一口凉气。

  “嘶!”

  这是直接打破祖制啊!

  随意打破祖制,这带来的影响可不好。

  在场的四位老臣纷纷皱了皱眉头,对于诸葛亮的这个提议,他们并不是很赞同!

  “再开科举?”

  此等离经叛道,打破祖制之事,最适合朱慈炯不过了!

  虽然知道再开科举的话,对前几届的寒窗苦读三年的文人不太公平,但这个世界就是这样。

  哪里有什么公平可言?

  眼见朱慈炯已经下定决心要再开科举,李邦华四人尽管心中并不同意,但此刻也很识趣的没有反对,只是默默的给自己满上一小杯茅台酒。看書喇

  ......

  大清

  赫尔阿拉

  “王爷,肃亲王最近跟大明走的是越来越近了,微臣怀疑肃亲王已经跟大明驻守在辽东的玄甲军达成协议了。”

  范文程拿着一封密信进入大殿,沉声猜测道。

  多尔衮面色阴沉的接过范文程手中的密信。

  “若是单单只有这些本王就贸然出兵的话,怕是不能服众。”

  最近豪格的小动作那是越来越多了,很是让多尔衮头疼。

  自从他将孝庄太后迎接回来,让出辽东之后。

  多尔衮能够察觉得到孝庄太后对他有意无意的疏远。

  与其说是疏远,不如说是忌惮!

  近些日子孝庄太后也是凭借太后的身份,在朝中获得不少大臣的支持,颇有一副要与多尔衮分庭对峙的局面。

  期间多尔衮多次想要找机会跟孝庄太后聊聊,却每日惨遭闭门羹。

  一个豪格就已经足够多尔衮头疼得了,如今又来了一个孝庄太后。

  并且近些日子,科尔沁部跟多铎的走动那是越发的频繁。

  “怎么一个个都这么不让本王省心呢?”

  多尔衮闭眼舒展紧皱的眉头,语气不善的小声嘟囔道。

  小不忍则乱大谋!

  这个时间段,无论是面对豪格直白的挑衅,还是孝庄太后的不信任,想要收权。

  又或者是来自亲兄弟多铎的背刺!

  多尔衮都不会发怒!

  只有等到时机成熟,怒气溢出的那一刻。

  多尔衮将会让他们亲眼见识什么叫做绝望!

  他们,不过是多尔衮成就枭雄路上的绊脚石罢了!

  顺治帝被大明掳走,是大清分裂的开始,同时也是多尔衮的机会!

  多尔衮的野心,那可是从来没少过!

  “济尔哈朗,最近让你们联系的部落都如何了。”

  听到多尔衮的询问,一言不发的济尔哈朗这时猛地起身回应道:“回禀王爷,他们说永远都是王爷您最忠实的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