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大明:开局召唤十万大秦锐士>第86章 军阀割据,清军入关
  靖南伯,黄得功!

  萧何这一手推荐,简直正中朱慈炯下怀!

  靖南伯黄得功,可谓是崇祯一朝难得能够活到南明的名将!

  黄得功,号虎山,开原卫人,因为作战时勇猛,故在军中号黄闯子,官至太傅,左柱国,封靖国公。

  早年行伍出身,积累战功升至副总兵,为京营难得的名将。

  在与农民军的战争中,黄得功迫降五营兵,生擒马武,杀王兴国,破张献忠,战功赫赫!

  崇祯末年,也就是于今年三月初,受封靖南伯。

  明朝灭亡后的,更是率军南下拥立福王朱由崧,与刘良佐,刘泽清,高杰并称江北四镇。

  清军大军南下后,黄得功兵败抽刀自尽。

  朱慈炯看着花费一百仇恨值,跟系统兑换的关于黄得功的生平信息。

  纵观黄得功一生,于国,他从未愧对大明。

  为了大明能够延续,他率军半生都在平定全国各地的起义军。

  为了抵御大清南下,他纵使战到山穷水尽,宁愿挥刀自尽,也誓死不向对方投降。

  从这一点,就尽显他忠心耿耿的性格!

  一个如此忠心耿耿,又有能力,并且在京营乃至大明军方都拥有不俗名声的人才。

  朱慈炯又怎么可能放过呢?

  次日清晨,朱慈炯上朝的第一件事情便是拟上一封圣旨,召刚刚出兵平定叛将刘超的靖难伯黄得功率军回京。

  同时伴随着召黄得功回京的圣旨发出,过了片刻,朱慈炯又拟了一道旨意传给黄得功。

  至于这道旨意是什么,朱慈炯那是谁也没有告诉。

  “殿下,这些奏折需要您亲自过目。”

  萧何将今日需要朱慈炯亲自过目的奏折呈上。

  朱慈炯看着萧何手上摞了一叠的奏折,不由一惊:

  “怎么今天的奏折这么多?”

  要知道,自从萧何入阁以来,每日需要朱慈炯处理的朝政就基本上没有多少了。

  就算有,每天到朱慈炯手上的奏折也是寥寥无几的状态。

  面对朱慈炯的疑惑,萧何也有些无奈的答复道:

  “回禀殿下,这些奏折都是各地军队听说殿下昨晚发放了足足两百万两银子犒赏三军,于是他们也都纷纷上奏闹着要军饷。”

  “微臣已经处理掉一批了,剩下这些奏折的背后都是一些手握重兵的将军,微臣也不好妄自回复,所以需要殿下您过目。”

  听完萧何的解释,朱慈炯瞬间明白了。

  无非就是昨天晚上自己从国库拿出两百万两白银犒赏三军,引得大明各地军阀羡慕了。

  这些军阀趁着他们名义上还属于大明的臣子,便趁此机会上奏索要先前欠下的饷银。

  只不过,先前欠下饷银的人乃是崇祯,又不是他。

  况且,就这些军阀平日里各自为政,对于朝廷发布的旨意更是阳奉阴违,朱慈炯怎么可能会发放饷银给他们?

  之所以不派兵强势镇压他们。

  那是因为最近的事情实在太多,并且如今还有一个关外的头号敌人要对付。

  否则的话,朱慈炯一旦腾出手来,第一个对付的便是他们这些大明的蛀虫!

  宁南伯左良玉,总兵官高杰,广昌伯刘良佐,山东总兵刘泽清......

  呵呵!

  朱慈炯看着案桌上这些奏折的署名,这一次算是彻底将他们的名字记在了小本本上。

  等着吧,等本宫腾出手后,一定率军给你们当面发军饷!

  只不过就是不知道到时候,你们还有没有命拿!

  山海关

  吴三桂一大早便率军出关,身后的山海关更是将城门大开,等待大清出兵入关!

  此次大清出兵,多尔衮除了留下一支镶黄旗护卫还年幼的顺治帝,剩余的七旗皆被多尔衮带走一并入关!

  大清八旗:镶黄旗,正黄旗,正白旗,正蓝旗,镶白旗,正红旗,镶红旗,镶蓝旗。

  其中镶黄旗和正黄旗乃是皇帝直接领导。

  但如今顺治帝年幼,自然由掌管大清兵马的摄政王多尔衮掌握着这两旗。

  同时多尔衮原先就是正白旗的旗主,再加上一母同胞的兄弟阿济格和多铎各自领着镶蓝旗和镶白旗。

  每旗标准人数为七千五百人。

  此次多尔衮出动的可远远不止这么一点人。

  除了七旗,还有蒙古八旗,以及汉军八旗。

  每旗七千五百余人。

  此次多尔衮出兵共计十七万两千五百人!

  并且这还是不加上吴三桂麾下十余万大军。

  若是再加上吴三桂麾下的十余万大军,此次多尔衮共率二十七万大军入关,剑指京城!

  以往都是多尔衮派使者前往山海关与吴三桂沟通,用俗话便是用热脸去贴吴三桂的冷屁股。

  但如今情况就要反转了!

  既然吴三桂如今有求于他,多尔衮这一次自然也不用着急,自从出兵一直到抵达山海关之前,行军都是极其缓慢的。

  自知有求于人,纵使平日里心高气傲的吴三桂也只能颇为憋屈的站在城门等待。

  “来了!”

  只见多尔衮一袭金黄色四爪蟒袍,胯下一匹汗血宝马,身后跟着数位亲王直奔到山海关而来!

  “驭!”

  就在多尔衮胯下战马即将撞到吴三桂的前一秒,多尔衮立马猛地勒紧缰绳,瞬间胯下的汗血宝马前蹄离地,原地腾空而起!

  “吴将军,昔日京城一别,我们二人好久不见啊!”

  面对多尔衮假惺惺的叙旧,吴三桂虽然心中不屑,但仍然还是接过话茬,两人闲聊起来。

  刚刚多尔衮此举无非是想要给吴三桂一个下马威,想要让吴三桂在人前出丑,从而立威。

  只不过他低估了吴三桂的城府。

  自幼就在军伍中厮杀的人,怎么可能会怕区区恐吓呢?

  虽然下马威没有起到作用,但多尔衮没有在意。

  因为只要他率军入关之后,就算吴三桂再有二心,也没有任何用了!

  想驱狼逐虎,从而坐山观虎斗?

  多尔衮只能用鲜血和足以横推一切的实力告诉他。

  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任何计谋都是徒劳无功!

  “入关!”

  伴随着多尔衮一声令下,七旗军率先入城,随后是蒙古八旗,最后垫底的才是汉人八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