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大明:开局召唤十万大秦锐士>第43章 明枪暗箭,本王从未在意
  朱慈炯的这番话骂的可不只是张缙彦那么简单,还顺带将城外这一万名五军营的将士们都骂了一遍!

  明初京营分为三部分,即五军营,三千营和神机营,并称三大营。

  五军营乃是抽调全国各地精锐部队组成,论战斗力的话,算的上是大明所有军队的顶尖了。

  但经过土木堡一战后,大明的武将勋贵遭受重创,同时京营精锐几乎团灭。

  到了崇祯一朝后,虽然一开始有李邦华的强势改革,京营稍微有点改变的起色,但李邦华因为被政敌攻击,不得已只能被迫退出京营的参与,京营中各种贪腐势力立即死灰复燃,三大营再次堕落!

  如今的这京营,对外宣称是有十五万将士,但实际上能够有五六万将士已然是万幸了!

  并且这五六万将士中还多是老弱病残,亦或者是市井流放之徒,武器盔甲都是临时发放,毫无战斗力可言!

  就连京营中的提督,坐营,号头,把总诸官多是勋贵纨绔子弟,干啥啥不行,吃空饷,抢功劳倒是第一名!

  面对这一群十足的废物,朱慈炯实在是提不起任何兴趣。

  城外的五军营将士们见到朱慈炯竟然如此瞧不上他们,顿时群情激奋,更有甚者直接破口大骂:

  “不过一个乳臭未干的毛头小子,老子当初杀人的时候,你还没有出生呢!”

  “咱们好心过来帮忙,不领我们情就算了,竟然还要羞辱我们一番,今天不给他们一点教训,当真是以为我五军营好欺负?”

  “他们今天要是敢不给我们开城门,我们就...我们就......”

  各种难听的言语在五军营中传开,各个群情激奋的都抽刀挥舞起来,仿佛马上就要对昌平城发起冲锋一样。

  若是五军营敢对昌平城发起冲锋的话,朱慈炯反倒是能重新打量他们。

  但安逸享乐的五军营早就忘记了血性这个东西是什么了,早就将先辈们用命换来的荣耀都丢掉了!

  面对严阵以待的大秦锐士,他们也就只敢在嘴上说说而已,身体却是很诚实的往后退。

  眼见昌平城城门不开,张缙彦只得暂时放弃进城的想法,正准备率军后撤安营扎寨时,不远处再度传来动静。

  “踏...踏...踏...”

  这是战马铁蹄踏地发出的阵阵响声,顿时还在城外的五军营立即握紧手中的兵刃,神情紧张的盯着不远处烟尘滚滚的方向。

  率先出现在众人眼前的是这支骑军的旗帜。

  吴!

  这天下打着吴姓的骑军,恐怕除了那山海关总兵吴三桂麾下的关宁铁骑,就再无其他人了吧!

  “吴三桂。”

  朱慈炯望着远处这支吴姓的骑军,嘴中嘟囔着吴三桂的名字。

  吴三桂,锦州总兵吴襄之子,祖大寿外甥,吴周政权建立者,明末不得不提及的人物,麾下的关宁铁骑可谓是大明最强的骑军,就算是跟关外的大清铁骑相比,也是不相上下的存在!

  “末将山海关总兵吴三桂,奉命率三万关宁铁骑驰援昌平城,在此参见定王殿下!”

  吴三桂神采奕奕的从关宁铁骑自觉排开的过道走出,虽然嘴上说着参见朱慈炯,但行动上却没有丝毫想要行礼的意思。

  眼瞅着吴三桂没有丝毫敬畏之意,朱慈炯也没有什么恼怒,反而站在城楼上居高临下的注视着吴三桂。

  同时吴三桂也坐在战马上抬头注视着城楼上的朱慈炯。

  两人就这么隔空互相注视着。

  朱慈炯一旁的王景略也微微眯着眼睛上下打量着吴三桂。

  谋士与相士其实有着异曲同工之意。

  王景略能够跻身于华夏顶尖谋士行列,自然也懂得一些望气之术。

  王景略在吴三桂的身上看到了一小团龙气,额头上长着一对若隐若现的龙角,头上更是盘旋着一条五爪金龙。

  只不过这一条金龙的身躯却是小的可怜,远远达不到天下共主应有的身躯长度!

  仅仅根据这些,王景略便能粗略的判断出,眼前的这名自称吴三桂的家伙,虽然有着龙气护体,金龙伴身,晚年能够登基称帝,但很快便会国破家亡,最终落个身死的下场!

  “吴总兵千里迢迢率关宁铁骑驰援本王,本王感激不尽,但本王还有一事不解,希望吴总兵能够为本王解惑。”

  “殿下想问何事,末将定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朱慈炯和吴三桂两人,一个站在昌平城城楼之上,另一个站在昌平城城外,两人互相有一搭没一搭的聊天,丝毫不顾另外一边的张缙彦率领的五军营。

  “本王倒是想要问一问吴总兵,根据线报前些天吴总兵为何驻军玉田县迟迟不肯支援本王,反倒是今天才姗姗来迟呢?”

  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

  可朱慈炯却偏偏不按套路出牌,不仅要打笑脸人,还要狠狠的打!

  大庭广众之下,被年仅十三岁的毛头小子仗着皇子的身份给兴师问罪,吴三桂的面子有些挂不住,脸上生硬的笑容也渐渐消失不见。

  面对朱慈炯的咄咄逼人,吴三桂也丝毫不慌,冷静的说着一早便准备好的说辞:

  “末将冤枉啊,还请殿下明察!”

  “末将千里迢迢率军赶到玉田县时,大军已经经过三天三夜的长途跋涉,早已是人困马乏,着实是不能在这个时候上战场,所以末将便自作主张命令全军进驻玉田县休息一晚。”

  “次日一大早末将便集结大军准备驰援殿下,奈何玉田县周遭突然出现数量不明的闯贼,极有可能危及京城,所以末将就又自作主张的决定先率军剿灭玉田县周遭的闯贼。”

  “谁知等到末将剿灭完这些闯贼后,玉田县就传来了殿下大获全胜的消息,末将实在惭愧,还请殿下责罚!”

  吴三桂句句惭愧,句句请朱慈炯责罚,却又装出一副处处担忧京城安危的忠臣模样,试图借崇祯帝的名义威压朱慈炯!

  无论是张缙彦,又或者是吴三桂。

  他们其实都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

  严重低估了朱慈炯!

  天然的年龄差让他们都以为朱慈炯还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小孩子,殊不知这个他们以为的小孩子其实早就看穿了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