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我在大周做天子>第1636章 胡还的伏击
  王师现在二十万大军,最精锐的就是丹原与胡还的这支部队。

  这支大军是王师里面真正的精锐。

  因为虽然已经装备了枪炮,对他们在冷兵器时代的体能要求丝毫没有下降。

  说白了,这五万大军从一开始就是新式王武卒培养的。

  而且这五万大军里面还有一万是特种部队级别的,由胡还直接率领。

  如果这五万人是王师的精锐,是一把利剑。

  那么这一万人就是利剑最锋利的剑尖处。

  所以丹原带着四万大军直扑卫国王都,而胡还仅仅带着这一万精锐,按照计划昼夜不停的急行军准备伏击曹宋鲁三国的援军去了。

  因为不管哪一支援军先到,胡还都会将他们彻底歼灭,不是击退,是彻底歼灭。看書喇

  围点打援不管是什么时代都是最高效的战术。

  丹原围住卫国都城以后,立刻就开始了炮击战,但是没有强行攻城。

  因为各国的都城城墙都已经早就进行了加厚,所以卫国都城没有那么快的轰下来。

  再加上卫国也有一些齐国支援先进的火炮,所以丹原没有让士兵强攻。

  因为围点打援的核心是打援,只要援军被彻底打掉,那么守军的士气自然也就垮了。

  此时胡还的精锐部队在不休息的情况下外加马匹的加持下,很快就来到了提前准备的伏击地点。

  曹,宋,鲁三国里,虽然都挨着卫国不远,但是曹国距离最近。

  但是曹国非要等鲁国一起进军,毕竟曹国军力太弱,害怕他们偷袭卫国大军的时候,反被反扑。

  所以导致宋国援军率先进入卫国,因为卫国都城的紧急求救,外加庆克的电报催促。

  宋国也是马不停蹄的向卫国都城赶去。

  因为没有人想到会在卫国东部有伏兵,毕竟按照时间算天子的王师根本来不及设伏。

  所以宋国援军也没有想过会在卫国的东边遭遇伏击。

  就这宋国两万多的援军在多种因素的复杂加持下,进入了胡还的伏击圈。

  在宋国大部队进入伏击圈以后,瞬间枪炮齐鸣,宋国大军被瞬间切断首尾。

  然后在胡还这支精锐部队的围剿下,宋国大军抱头鼠窜,死伤无数。

  毕竟这个时候的伏击已经不是之前的弓箭与连弩了,而是火炮与连发步枪了。

  这种武器的伏击让被伏击的敌军,逃走的概率更低,伤亡率更大。

  少部分宋军开始立刻趁乱逃走,而胡还则立刻带着部队追击。

  这支部队的作战任务就是消灭对方的有生力量,不要缴获敌军的物资。

  因为缴获物资只会让这支部队的行军速度慢下来。

  胡还带着这支精锐的王师,骑上马匹开始全力追击。

  因为对方援军主将跑了,不将对方主将擒来,卫国都城没有那么容易被破。

  而就在胡还追击了一个白天以后,竟然在卫国的边界撞到了前来支援曹鲁援军。

  此时曹鲁援军正在急行军,而迎头就撞上了逃窜的宋国援军将领与他的溃兵。

  这支曹,鲁联军本来就战力不行,光有人数,基本都是新兵。

  但是他们打算迎战了,四万多人的队伍准备就地构建防御工事,与胡还的追兵大战。

  因为他们曹,鲁联军并不知道追兵是多少,他们又不能盲目后撤,所以他们必须就地构筑防御攻势。

  毕竟对方有骑兵,如果他们现在掉头就跑,也会被追上歼灭。

  可是这四万人急行军一路了,累的不行又都是新兵,得知宋国两万多援军没顶住一个上午就垮了。

  所以导致他们一个个内心非常恐慌。

  此时当胡还的大军气势汹汹杀到以后,

  发现是曹鲁联军,对方已经构建防御工事了。

  不过这个防御工事那是一塌糊涂,毕竟这些人没有打过什么现代战争。

  他们的军官也只是在齐国培训过,但是他们连现代战争的演习都没有经历过。

  所以对于身经百战,又被天子调教过的胡还而言,这个防御工事的阵地一塌糊涂。

  他们甚至连高点都没有去占,就盲目的就地构建防御工事了,整个防御工事千疮百孔,漏洞百出。

  胡还先是与侦查小队,看了一番地形结构。

  然后将一万精兵开始分别布置,首先派小股部队去高点建立火力点,骚扰对方建工事的速度。

  因为他们几万人的防御阵地构建的特别不合理,所以胡还只需要集中兵力突击对方薄弱环节就可以了。

  胡还的这支部队都配备了马匹作为交通工具,所以机动性比较强。

  在夜幕快要降临的时候,对方的士兵又有些松懈了。

  毕竟他们刚刚还在急行军,突然就开始构筑防御工事了,他们也是累得不行。

  所以夜幕降临的时候,他们觉得对方肯定也是不会贸然进攻的。

  但是他们想错了,胡还被压抑了太久了,他太想立功了。

  他的理想可是追随天子征服那张世界地图,现在终于重掌军权,天子还是这么信任自己,总是将最精锐的军队给自己统帅,

  自己怎么可能被他们拦在这里?

  所以胡还带着骑兵精锐,趁着夜色,寻找到对方最薄弱的防御环节。

  仅仅一个突击就让先锋小队就在对方的一个防线上撕开了一个口子。

  瞬间整个曹,鲁联军乱作一团,都是些没有经验的新兵,他们开始仓皇撤退。

  胡还的先锋小队在敌方仓促的防御工事上撕开一个口子以后,胡还后续的精锐将这个口子越撕越大。

  四万多人的大军,还没有搞清楚情况,真正有些防线的新兵还在继续挖战壕,准备构筑防线呢。

  但是很快得知,防线已经崩溃了。

  枪炮时代的战争就是这样,虽然不是士兵在阵前拼阵型,但是防线一旦被撕开一个口子。

  整个防线必须立刻后退,建立起全新的防御工事,只要不后退就会被对方抄后路。

  所以不同的武器也带来了不同的战争思维,与战争逻辑。

  可是曹,鲁联军本来就因为宋国援军已经溃败而心有余悸。

  现在他们防线被攻破,曹,鲁联军的指挥员根本没有心思构筑第二道防线。

  他们只想趁着夜色赶紧跑回他们的诸侯国。

  所以在失去指挥官,又是一帮新兵临时拼凑的队伍,面对如此的精神压力,他们瞬间崩溃了。

  四万多人的溃兵,大晚上漫山遍野的开始跑。

  胡还则是比较简单,沿着主要的道路追,敌方指挥官肯定有卫队保护,所以肯定走大道逃跑。

  果然,在胡还不懈的追击下,俘获了曹,鲁援军的指挥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