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三国:陛下何故造反>第638章 鹿门大礼包
  原本刘备对等待卧龙先生归来还有些不耐烦,但当他发现鹿门书院之中除了卧龙先生诸葛亮之外,另外还有许许多多鹿门书院培养出来的人才之后,他当即便动了心思。

  刘备本就是一个擅长交际的人,再加上此时他手握两州之地,唯一的出身问题,也在皇叔光环加持下成了加分项。

  如今的刘备在许多关东人眼中那就是出身贵胄却又饱经沧桑,身贫志坚,完全靠着自身能力打拼的励志典范。

  再加上他又有仁德美名,求贤若渴,知人善用。

  这简直就是这个时代那些有志之士梦寐以求明主。

  相当于后世那些出身显赫,品德好又不用家里一分钱,自己创业成了世界五百强的大老板一般。

  如此人物,自然是崔广元等人梦寐以求的明主。

  但是他们也知道刘备此行的目的是为了邀请卧龙出山,他们这个时候凑上去就有些像是刘备买一送一的添头了。

  所以他们虽然非常意动,却并没有任何一个人接受刘备明里暗里的暗示。

  刘备也非常清楚这些人都是好面子的,他也没有急于求成,而是耐心地在鹿门书院等了一段时间。

  垂拱四年新春之时,刘备收到了提前派遣出去的探子回报,说是诸葛亮已经回家去了。

  刘备顿时欣喜若狂,急哄哄的拉着自己的二弟三弟前去拜访。

  到他们赶到卧龙居的时候,却发现卧龙居此时已经人走楼空。

  刘备满脸错愕与不解,如果对方不愿意为自己效力,为什么司马徽会来向自己推荐他?

  他的脑海中回想起了当初第一次见到司马徽之时的场景。

  “刘皇叔有兴复汉室之志向,却没有能够为皇叔出谋划策的良谋。

  老朽恬为代掌荆州鹿门书院,愿向皇叔推荐两名可以助皇叔成就大业的人才。”

  刘备能够通过人的外貌来判断一个人的才能,他观司马徽虽然年迈,但却生得鹤发童颜,定然是当世少有的智者。

  刘备当时十分恭敬地向司马徽请教道:“备虽坐拥两州之地,却自知智术浅短,这只是凭借着现有的实力,根本无法铲除国贼匡扶汉室。

  先生有经天纬地之才,又何须推举他人?

  不如便请先生出山,助备匡扶汉室吧!”

  刚刚准备开口向刘备举荐的司马徽都有些傻眼,好半响之后才急忙开口说道:“老朽虽然也有心匡扶汉室,但毕竟是年老体弱,恐怕是不能帮助皇叔得偿所愿了!”

  话音落下之后又担心刘备继续邀请他,急忙打断刘备继续说道:“老夫门下有亲传弟子一人,其名曰司马懿,字仲达,号冢虎,通霸王之道,皇叔若用之,不出五年,必可定扬州,据荆州,与董贼分庭抗礼。”

  刘备闻言之后摇头说道:“荆州刘琦,汉室之宗亲也,与备同宗同源,备怎么能够忍心侵害呢?”

  他话音落下之后,随即又听司马徽继续说道:“老夫另有一位小友,其名曰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

  有经天纬地之才,青云扶摇之志。天文地理,奇门遁甲,兵法战策,无一不精。

  外可领兵御敌,内可治政安民。皇叔若用之,可安天下矣,不知皇叔可有意乎?”

  刘备闻言也有些惊讶,他有些难以置信的开口问道:“这天下真有如此贤能?恐怕是圣人也有所不及吧!”

  随后司马徽十分郑重的与他说道:“只是我的小友性格古怪,非明主不侍,若是没有诚意,就算千金之躯也不肯下交。

  宁愿躬耕于山野之间,也不愿意出仕为官。

  但是皇叔如果能够诚意相邀,必定能够成就一段佳话。”

  刘备还想要多询问一二,但是对方似乎并没有了继续与他多费唇舌的打算。

  在说完话之后,司马徽便想要直接告辞离去。

  刘备见状急忙开口拦住他追问道:“不知道这位卧龙先生现在何处?”

  在听到了刘备的询问之后,司马徽的脸上略微有些惋惜。

  他同样是出身司马家,虽然并非是主家嫡系,但是年少时也曾受到司马家恩惠。

  故而他收司马懿为书童,使他隐藏身份跟随在自己身边学习。

  现如今曹操手中虽有天子,但是他地处兖州青州与冀州,必将直面关西之锋芒。

  他从自家老友口中得知了不少关内的事情,也知道现如今董默麾下是多么的人才济济。

  曹操虽然麾下也有不少的人才,但要想正面与董默抗衡,当真是千难万难。

  故而按照他的想法,是打算将司马懿与诸葛亮一同推荐给刘备的。

  但是刘备在听到了他的话语之后,却只记住了卧龙诸葛亮,没能够记住冢虎司马懿。

  就算是将司马懿推荐给了刘备又能如何?最终不过是让司马懿成为诸葛亮的陪衬而已。

  司马懿表面上看一副不争不抢的模样,实际上司马徽确实非常清楚,他的心气一点也比诸葛亮小。

  司马徽临行前向着刘备说道:“那卧龙先生就在鹿门书院的后山。

  不过要想请得卧龙出山,还须得刘使君亲自前往。

  只有诚意相邀,方才能够请动卧龙。”

  “诚意,诚意?如何才叫诚意?”

  刘备的心底十分不解,在回到了鹿门书院之后,得知崔广元等人要去拜访他们的先生司马徽。

  刘备得知这一消息之后当即来了精神,随即表示自己也正好有事须得询问司马先生,便决定一同前往司马徽的草庐拜访。

  而就在刘备离开之后不久,两队士兵护卫着一个体态消瘦的青年男子来到了鹿门书院。

  院中留守的弟子急忙上去拜见,而那青年却是摆手说道:“不必如此多礼,本公这一次来是为了邀请本公叔父到襄阳作客的,不知皇叔现在何处?”

  在听到他的询问之后,那弟子急忙开口说道:“皇叔两次拜访孔明都没有见到人,他此时已经随广元师兄他们去拜访水镜先生了。”

  青年不是别人,正是荆州牧刘琦。

  在听到对方的话语之后,他的眼睛顿时便明亮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