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三国:陛下何故造反>第570章 智者的世界
  就在董默与诸葛均讨论诸葛亮的时候,此时的诸葛亮也正与自己的恩师黄承彦谈论着关于天下的局势。

  “孔明啊!刘荆州已经四次前来拜访了,你难道就真的一点也不动心吗?”

  自从诸葛亮帮助刘琦变法成功之后,刘琦便一直想要诸葛亮为自己效力。

  他已经连续四次到鹿门后山求见诸葛亮,希望在鹿门耕读的诸葛亮能够出山。

  诸葛亮虽然面见了刘琦,但是每一次都将刘琦的拉拢拒之门外。

  如果是普通人早就因此而勃然大怒,但刘琦却是一个少有的君子,哪怕是面对诸葛亮的数次回绝,他也丝毫没有因此而心生怨恨。

  一次又一次的登门拜访,态度一次比一次诚恳。

  诸葛亮的态度让黄承彦都有些吃不准,十分担心自己的这位准女婿将来真的会就这么在深山老林之中做一个农夫。

  对于黄承彦来说,像他自己这样的老者可以做隐士,但是像诸葛亮这样有着龙凤之姿的年轻人,若是做个隐士那就太过可惜了。

  他原本已经打算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诸葛亮,但是如今却非常不放心自己的女儿跟着诸葛亮受苦,于是硬生生的拖延了一年的时间。

  黄月英也是一个十分有主见的人,她虽然并没有表示自己的丈夫一定得是诸葛亮,但是却要求自己的丈夫必须得才学出众,精通兵法,星象,机关等等。

  整个硕大的荆州之地,除了诸葛亮之外,还有谁能够有这么多的学问?

  黄承彦无奈之下便只好找到诸葛亮,准备与他开诚布公的好好谈谈。

  “为师知道孔明有匡扶汉室之心,故而当今天下之诸侯,能为孔明看中的便只有刘姓的刘备与刘琦二人。

  那刘备虽有仁德之名,但是所行之仁政却终归是有些循规蹈矩,虽有一时之仁,却容易留下长期的隐患。

  荆州刘琦虽然兵势不如刘备,但却是一个知人善用之人,并且也懂得虚心求教。

  最为关键的是,对于孔明提出的变法,他也予以了支持。

  荆州一日比一日强势,想来要不了多长时间,江东的孙策便再难对荆州形成威胁。

  孔明何故一再拒绝刘荆州呢?”

  诸葛亮闻言之后知道自己已经不能够再继续隐藏下去,便只好开口与自己老师吐露心声。

  “刘荆州确实是一个正人君子,也懂得知人善用,听取他人的意见。

  但是刘荆州的性格过于软弱,长时间以往,或许有被权臣架空的风险。

  另外刘荆州麾下已经有了谋主法正,法正与荆州上将文聘关系甚密,他是否能够接纳亮还犹未可知。”

  话音落下之时,然后又看了一眼自己的老师,随即指着地图开口说道:“荆州变法看似成功,然而实际上却已经埋下了重大的隐患!

  老师你看,此地为襄阳,此地为巴西郡。

  这是一条贯通荆州与益州的商路,也正是有它的存在,给荆州提供源源不断的利润,方才能够使得如今的新政能够得以推行。

  但如果少了这一条商路,那么荆州的收益便会斩去一半…”

  他话音落下之时,黄承彦便也意识到了其中的不妙之处。

  而后他的目光向长江下游看去,便发现黄河下游似乎全部被孙家掌握。

  荆州刘琦与扬州孙策有杀夫之仇,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孙策便会领兵亲征荆州,对方又怎么可能会让荆州的商队通行。

  而后他的目光又落到了北方,与曹操之间的贸易也是不错,但这成本提高了不少暂且不提,但同样也是与虎谋皮。

  往东北方向与豫州开辟商路,又发现此时的豫州正处于战火之中,刘备与袁术之间又僵持了近一年的时间。

  在这样战火纷飞的地方开拓商路,那无疑是痴人说梦。

  故而现如今荆州只有与益州的这一条商路存在,而这一条商路承包了荆州大半的税收。

  一旦董默掐断这条商路的源头,那么荆州的那些个世家的利益就会受到巨大的损失。

  已经在这条商路上捞取了不少利润的荆州世家怎么可能放弃自己到手的利润?

  已经享受新政福利待遇的百姓,又怎么可能再继续过会之前的日子?

  失去的痛苦两倍于收获的喜悦。

  在这种痛苦的加持之下,根本不用董默采取太多的措施,荆州便会落入董家的手中。

  这是煌煌大势,除非开辟出新的商路,亦或者是找到足以支撑整个荆州运营的经济来源,否则荆州必将沦陷于董默之手。

  无论荆州将士之多寡,无论荆州君臣之贤能。

  在意识到了这一点之后,黄承彦也陷入了沉默之中。

  他与诸葛亮不同,他对董默的了解太少,并不知道董默有着怎样的胸怀。

  所以在他看来,若是自家的这位准女婿在荆州出仕,或许会引发董默的不满。

  如果将来董默因为这件事情清算他,那么整个黄家都会跟着诸葛亮一起遭殃。

  原本想要劝着诸葛亮投奔刘琦的黄承彦沉默了,随后他向着诸葛亮开口问道:“真的只有刘备了吗?”

  诸葛亮抬头郑重的盯着黄承彦说道:“江东孙家勇武有余而德行不足,袁家兄弟冢中枯骨不足挂齿。

  兖州曹操虽有雄才大略,却生性狡诈,忠奸难辨…惟有徐州刘备之汉室宗亲,麾下又有关羽张飞等将勇冠三军。

  最为关键的是,刘备此人麾下并无谋主。”

  黄承彦闻言眉头微皱,而后疑惑的开口问道:“陈登陈元龙也是智谋之士,孔明何出此言啊?”

  诸葛亮闻言之后轻笑着摇了摇头说道:“董卓之李儒,董默之贾诩陈忌,曹操之郭嘉,刘琦之法正,那一个不是孑然一身?那一个不是与主公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但是徐州之陈家乃是徐州最大的世家,对于陈家来说,不论是谁成为徐州之主,陈家都始终是陈家。

  陈元龙虽有不弱于法正的谋略,但他却并非是一心为刘徐州谋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