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三国:陛下何故造反>第543章 垂拱元年,欲使天下三分
  在听到了郭嘉的话语之后,原本揪着他耳朵的荀彧突然间愣住了。

  沉默了半响之后,突然间松开了自己的手指说道:“奉孝,你又是为何要投奔主公?”

  就在他话音落下之时,郭嘉愣了愣神,然后看了一眼荀彧,这才缓缓开口说道:“知遇之恩,还有,为了喝酒。”

  话音落下之时,他又再一次躺下了自己的身体,随即缓缓开口说道:“当初投奔袁绍的时候确实是有过雄心壮志,但是从袁绍那里,嘉却是看透了世家的本质。

  有时候嘉甚至认为自己应该去辅佐董家的,毕竟都是出身寒门不是?

  但是嘉受主公礼遇,主公以国士待嘉,视嘉如心腹,嘉又如何能够辜负主公?

  如果真的要嘉来选的话,嘉或许也会走到文若的对立面吧?”

  他话音落下之时,随后便又继续开口问道:“你呢?为什么要保天子?”

  荀彧的目光有些深邃,而后看了一眼郭嘉说道:“明知故问…”

  郭嘉的脸上也露出了些许的笑容,但是这笑容之中却带着几分苦涩。

  也不知过了多长时间,荀彧突然间开口说道:“南方已经传回了消息,刘备派兵攻打袁术,袁术派遣刘勋率领大军二十万迎敌,最终却被刘备麾下的大将关羽单刀冲阵斩杀…”

  郭嘉闻言之后愣了愣神,不明白他为什么会突然间提起这件事情。

  但他还是顺着荀彧的话说道:“关羽本就勇冠三军,袁术麾下并无大将,看来是要败了!”

  就在他话音落下之后,荀彧便继续开口说道:“是啊,袁术这一败,刘备便因此成了气候。

  以其麾下将帅之勇武,或许会成为我们最大的威胁。”

  郭嘉闻言之后笑着摇了摇头说道:“刘备嘛,是个君子,能力不差,麾下亦有大将与良谋,可惜了,终归是为声名所累,做一方诸侯便是极限…”

  荀彧闻言之后皱了皱眉头,仔细的盯着郭嘉打量了片刻之后问道:“奉孝莫非是已经有了谋划?”

  郭嘉点了点头之后说道:“天下诸侯之中,当年董卓势力最强,西凉铁骑威震天下,关东诸侯联手莫不能挡。

  董卓在世之时,若是出兵关东,或许此时天下已为董家所得。

  但是这么多年来,董家一直未曾出兵关东,难道文若不以为其中有所蹊跷吗?”

  荀彧闻言之后双眼微眯,后缓缓开口说道:“董家这是要养寇自重,留着关东诸侯,才能够名正言顺的把持朝政?”

  而就在他话音落下之时,一旁的郭嘉便继续开口说道:“是啊,养寇自重!在董家人看来,咱们这些汉室忠臣,关东诸侯,不过是一群土崩瓦狗,一群‘寇匪’而已。”

  荀彧叹了一口气说道:“当初在洛阳之时,我便对董默有所了解。

  那个时候他只有十六七岁,但是却已经展现出了枭雄之姿,只是当时的他还略微有些稚嫩,竟然想着招揽…”

  他的话没有说完,但是郭嘉确实已经明白了他的意思,然后有些羡慕的说道:“若非是先遇到了主公,这个董默倒是很对嘉的胃口!当初在洛阳的若是郭嘉该有多好,现在每天都可以夜宿花楼,也不用担心主公会给不起酒钱,哈哈哈…”看書喇

  荀彧仿佛也被郭嘉给逗乐了一般,也跟随着他一同笑了起来。

  也不知笑了多长时间,郭嘉脸上的笑意却是突然间止住了,一道灵光径直在他的脑海中乍现。

  耳听着郭嘉的笑声戛然而止,荀彧有些疑惑地偏头看向郭嘉。

  随即他便突然间听到郭嘉面脸严肃的说道:“若是没有了文若,天下还有谁会给嘉付酒钱?

  文若,速速把家里的好酒拿出来,只要有嘉在一天,嘉便保文若无忧。”

  就在他话音落下之时,荀彧看了一眼突然间改变了想法的郭嘉。

  这也就是彼此之间都是智者的好处,有些事情根本不用说,荀彧已经猜到了郭嘉的想法。

  董卓可以养寇自重,以此保全自身的权势,同时避免前期与世家正面冲突,最终达到温水煮青蛙的效果,如今已经压制了国内的世家,并且进行的律法改革,很快便可以崛起于西方。

  郭嘉也可以董家为寇,以此来保持曹操内部势力的稳定,抑制臣子与世子的野心,以此达到保全荀彧的目的。

  但如果要这么做的话,就必须得平衡好各方势力。

  如果只是曹操与董默两方势力,那么双方的臣子都会时刻想着杀出关去或者杀进关内,迟早有一天平衡会被打破。

  那么最好的方式便是三分天下,无论是哪一方先有动作,最终都会遭到另外双方的联手打击。

  想来董默也能够看出他的谋划,最终与他达成这个默契吧?

  三分天下确实是不错,然而可惜的是,无论是他面前的荀彧,亦或者说是远在长安的董默都不会甘于天下三分。

  然而荀彧别无选择,如果天下真的统一,甚至可以说是曹操有机会更进一步,他荀彧都不得善终。

  但是董默不同,董默从一开始就知道三分天下,但是从一开始就知道,三分天下最终只会导致华夏文明的衰败。

  他按兵不动的真正目的是为了蛰伏变法,随即鲸吞天下,而不是为了维持所谓的平衡。

  郭嘉对董默的了解还是太少,以至于他做出了错误的判断。

  然而也正是因为他今日三分天下的想法,方才真正让这个有了“挂逼”的世界变得精彩起来。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之间便已到了垂拱元年三月末。

  曹操麾下的幕僚颜赦耗时月余,终于突破了层层阻碍,以商贾的身份来到了邺城。

  作为现如今袁绍的大本营,邺城并没有因为袁绍的一次战败而变得衰败。

  进出城门的百姓熙熙攘攘,往来的商贾络绎不绝。

  相比于曹操治下的土地,袁绍治下的冀州更显活力。

  颜赦对此丝毫不以为意,一路所见所闻让他知晓,现如今邺城之所以能有如此盛况,不过是空中阁楼而已。

  邺城往来的百姓与农夫大多都是袁家的佣户,他们都属于是袁绍的私产,所以得到了袁绍的扶持,自然也就活得很快活。

  邺城乃是南北经商的必经之路,袁绍减免了邺城的税收,商贾们自然也就往邺城聚集,但是他们给袁绍带来的实际利润却很少。

  就在这冀州表面的盛世之下,还隐藏着他一路北上所见的路边白骨与衣不蔽体的流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