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三国:陛下何故造反>第427章 被出身限制命运的刘晔
  此时的董府之中,董默的脸上露出了欣喜的笑容。

  历史上的司马家造反,夺得天下后却把天下搞得乌烟瘴气。

  虽然与这个时空的司马家无关,但是却也让董默对司马家没有什么好感。

  司马朗最终去了王允府中他并不遗憾,而其他如鲁肃,单福等人统统来到了自己的府邸,则让董默笑得合不拢嘴。

  这一次科举的原本目的是为了推出长安大学的学生们,但是却因此而招收到了鲁肃,单福,张松,蒋干四人,虽然不能够保证他们绝对忠诚于自己,但是这绝对是一个意外之喜。

  然而就在董默以为这已经是所有的收获之时,最后姗姗来迟了一个刘晔。

  身为汉室宗亲,刘晔主动倒向自己,顿时便让董默麾下的那些谋臣们担心了起来。

  陈忌在董默的耳边轻声进言道:“主公,刘子扬乃是光武帝刘秀之子,阜陵王刘延的之后,乃是汉室之宗亲也。

  其此时于我董家赴宴,主公不可不防也!”

  董默闻言之后点了点头,但是却并没有把成绩的话完全放在心上。

  刘晔是一个什么人呢?

  历史上的他与荀彧,郭嘉,程昱等人并称,屡献奇谋,那是真正被采纳的却并不多。

  曹操与曹丕二人对他多有防备,他每一次直言纳谏大多都字体招受反驳。

  同僚们也记得他汉室宗亲的身份,对他多有排挤。

  于是在他侍奉曹魏第三代君王的时候,便逐渐的转变了自己谏言的方式,转为了在人前迎奉他人,但是在君王面前又迎奉君王的方法。

  这样做让他得到过曹睿一段时间的信任,但是后来却被人检举告发,又被曹睿试探出了他的行为,最终遭受到了冷遇。

  刘晔的才华是否逊色荀彧与郭嘉不得而知,但是他的才能绝对不弱于程昱。

  但是他的人生道路却是十分的坎坷与崎岖,以至于最后抑郁而终。

  但是综合前世董默所知的刘晔一生,这位大才虽然出身于汉室宗亲,但是对于汉室却并没有多少忠诚可言。

  他是少有支持曹家篡位的汉室宗亲之一,也是曹魏的三朝元老。

  他倒向自己虽然是意外之喜,董默的心底虽然也略微有些防备,但是却并不打算因为心底的防备而限制了他的舞台。

  董默也很想看一看,这位在历史上留下浓重一笔的贤能,在自己麾下又能够绽放出多么璀璨的光彩。

  他虽然来得晚了一些,但是董默依旧把他请到了内堂之中用膳。

  这是属于一甲方才能够享受到的待遇。

  二甲之中的一部分此时也在内堂,但是大多数的二甲与三甲进士,此刻都还在大厅外面的院子里入席。

  刘晔的到来不单单是让陈忌忌惮,同样也让其他的进士们好奇了起来。

  鲁肃是一个憨厚的性格,他只是新奇的看了对方一眼之后,随即便又继续低头用膳。

  单福心底对汉室还抱有那么几分忠诚,他来这里见董默的主要目的是,是想要亲眼看看董默到底是忠是奸。

  在见到刘晔的时候眉头微微皱起,最终还是一语不发。

  张松才华横溢,但是却有些小心眼,见不得上位者对他的轻视。

  但他本人对同僚却不是那么苛刻,历史上他同样为刘备举荐了法正等人,由此可见,他也不是一个喜好“吃独食”的主儿。

  见到刘晔之后,也十分礼貌的与对方点了点头。

  刘晔微微楞了楞神,还是抬手向他施了一礼。

  蒋干在演义中虽然是个被周瑜耍得团团转的小人物,但是在历史上的他可不简单,他是东汉末年名士、辩论家。

  有仪容,以才辩见称,独步江、淮之间,莫与为对,曾受曹操指派前往东吴游说周瑜为其效力,干回后称瑜雅量高致,非言辞所间。

  但罗贯中在小说《三国演义》中将蒋干刻画成了被周瑜愚弄的小丑形象。

  事实上当年蒋干在出使江东之时,一句劝降对方的话都没有,只是通过日常观察便得知周瑜无法通过言语而离间。

  他回禀曹操的时候也是颇多赞扬,没有丝毫贬低对方的意思。

  由此可见蒋干是一个长得帅,口才好的雅士,绝不是演义杜撰出来的那个小人形象。

  在面对刘晔之时,他的目光没有带有丝毫多余的神色,只是静静地注视着对方,通过对方的言行举止来分析对方的心理变化。

  在场之人中,大多数人都算得上是客人,而算得上是主人家的恐怕便只有诸葛瑾与白煜二人。

  就在刘晔落座之后,诸葛瑾便将询问的目光看向董默。

  董默略微点了点头,他随即起身向着刘晔走来。

  “今日君侯设宴庆贺我等高中进士,子扬既然已经来了,便莫要再客气,不如共饮一杯如何?”

  有了诸葛瑾的主动搭话,原本入席之后有些忐忑的刘晔愣了愣神,随即便欣然举杯与诸葛瑾共饮。

  一杯酒入腹之后,刘晔与在场众人的关系似乎都因此而拉近了一些。

  随后便听董默笑着开口说道:“诸位都是我大汉的栋梁之材,将来治国安邦,还须得诸位出力,本侯在此,先替我大汉的百姓敬诸位一杯。”

  话音落下之时,董默便已经举杯邀请众人饮酒。

  其他人见状之后纷纷举杯同庆,彼此之间的隔阂便随着这一杯又一杯的酒水而消弭于无形。

  时间悄然流逝,董家的宴会并没有出现什么意外,一切进展十分顺利。

  而就在宴会即将结束之时,董默却是将刘晔留了下来。

  虽然他的内心是有些信任刘晔的,但终归还是需要试探一二。

  得知董默要单独面见自己之后,刘晔非但没有感到忐忑,反倒是觉得十分的惊喜。

  他的眼光十分的超前,知道如今大汉已经到了击中难返的地步。

  能够平定乱世的人寥寥无几,在他看来,袁家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是角逐天下的有力人选。

  现如今的他占据富庶的豫州,如果能够再占据扬州,拿下荆州,那么天下三分已得其一,霸业可成。

  但是袁术却没有亲自去取扬州,而是把扬州拱手让给了孙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