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三国:陛下何故造反>第424章 白煜的决定
  伴随着白煜娓娓道出自己的目的,董默十分满意的点头说道:“很好,不愧是郑公的弟子,不愧是我长安大学的十杰。”

  他话音落下之时,白煜的脸上也露出了些许的笑意,随后却是突然间开口说道:“君侯,以您现如今的权势,就算是直接撤换地方太守与县令,地方的那些小世家也不敢反抗。

  但是你又为什么要这般大费周章呢?”

  伴随着白煜的话音落下,董默注视着对方看了一眼,终究是没有再让对方继续开动他的小脑袋瓜,而是直接开口说道:“诚然,本侯也可以直接撤换地方官吏。

  但是一旦本侯这么做了,最先跳出来反对的恐怕不是世家,而是那些普普通通的百姓。

  他们早已经习惯了世家统治下的生活,我贸然间换上长安大学的学子,他们只会以为这是我董家在地方扶持自己的亲信。

  最后只需要那些世家们稍作舆论引导,便可以在地方掀起百姓的判断。

  一些世家根本不会出面,甚至表面上还会帮助朝廷平乱。

  然而这些百姓是无辜的,他们只是一群不明真相的普通人而已。

  如果贸然动用刀兵,一来会消耗大量的粮草与辎重,二来还会有一定概率引起其他地方百姓的恐慌。

  故而通过强硬直接的方式是不可取的。”

  话音落下之后,略微停顿了片刻,等待着白煜去理解其中的道理。

  很快白煜便点了点头做出总结道:“所以,君侯撤换地方官吏,最大的阻碍不是世家而是百姓。

  而百姓又并非是君侯真正的敌人,他们只是被操纵舆论形成的武器。

  世家利用他们对未知与改变的恐慌,从而影响到了君侯。”

  董默闻言之后十分满意的点头说道:“没错,这也是为什么本侯会刻意安排这一场科举考试的原因。

  到时候本侯会将科考靠前的世家子弟留在长安,哪怕是给予了他们高官厚禄,他们也依旧会被掌握在本侯的手中。

  而那些名次靠后的长安大学学子,都会被本侯派遣到地方去。

  让他们或是替换,或是辅佐地方政务,只需要一到两年的时间,或许便可以将四州之地的大多数土地掌握在本侯的手中。”

  白煜闻言之后露出了一脸的钦佩,随即恍然大悟的开口说道:“所以君侯与老师给学生的成绩才会只是乙中吗?”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董默却是摆了摆手说道:“给你的乙中评分是客观的,倒不是故意针对于你。”

  他话音落下之时,白煜的脸上顿时露出了错愕的神色,大有一种如遭雷劈的感觉。

  随后他缩了缩自己的脖子,这才弱弱的开口问道:“学生不解!”

  董默却是伸手敲了敲桌子说道:“你的心意本侯自然是明白的,但这个时候提出了禅让却不合时宜。

  不单单是不合当下的时宜,同样也不合当今大汉的时宜。

  现如今天下虽然已经被诸侯割据分裂,但是所有的诸侯表面上都始终维持的大汉臣子的身份。

  这个时候提及禅让,无疑会成为众矢之的。

  之前我们每一次与关东的联军交战,实际上对手都只有关东世家诸侯而已。

  但如果我董家提出禅让,那么这个时候不单单是关东诸侯会对我们用兵,另外还有宗亲,心向汉室的百姓。

  甚至在本侯的麾下,也会有人因此与本侯离心离德。

  大汉四百年国运,遗留下来的不单单是世家与宗亲,还有无数的人心。”

  话音落下之后,目光深沉的盯着面前的白煜,意味深长的说道:“经国啊!越是势力庞大,越是身处高位,越应该谨小慎微。

  若是一不小心从云端跌落,那最终的结果便只剩下粉身碎骨。”

  白煜愣愣地看着自己面前的董默,许久之后方才郑重的点了点头说道:“谨遵君侯教诲。”

  董默随即起身拍了拍他的肩膀,然后十分和蔼的开口说道:“你呀,还需要再努力一些。

  今后哪怕是做了官,也要抽出空来多读一些书。

  多读一些书终归是好的…”

  白煜面色凝重地点了点头,随后便见董默离开了空荡荡的酒楼,径直打开房门走了出去。

  “想一想吧,接下来你想要去哪儿?”

  眼见着董默即将消失在自己的面前,白煜的耳边却是突然间响起了对方的声音。

  他张了张嘴想要开口作答,却发现对方此时已经远去。

  按照董默与他之间的谈话,他原本是想要答复去地方历练的。

  但是就在董默离开之后,他便又仔细的思索起了现如今的局面。

  现如今的凉州几乎完全掌握在董家的手中,雍州作为董家的老巢,同样也不需要太多的关注。

  他如果想要干出一番成绩的话,最好的选择便是并州,亦或者是巴蜀之地。看書溂

  随后他便陷入了犹豫之中。

  论重要性,现如今巴蜀之地作为董卓势力的粮仓,无疑是重中之重。

  但若论不稳定性,北方的并州掌权者乃是卢植,虽然白煜十分尊敬这位大儒,但是他却并没有将卢植当做自己人。

  卢植毕竟是大汉的臣子,让他镇守并州绰绰有余,如果要让他帮助董家自立,那是万万不可能的。

  如果去西凉,很快便可以掌握实权,但是却并不能够获得建功立业的机会。

  如果去巴蜀,大多数的政绩恐怕也都是治理地方的功绩,前路虽然有些艰难,但终归是有迹可循,这同样不是白煜想要的道路。

  最后白煜将心思放到了并州,这里有太多的不确定性。

  卢植,张燕,张辽三方势力相辅相成,却又三足鼎立。

  卢植保皇,张燕中立,张辽支持董默。

  从长远的角度上来讲,并州迟早有一天会成为董默上位的主力。

  经过了一阵思索之后,白煜最终决定前往并州。

  无论挡在前路的敌人是谁,只要有人阻碍了君侯的道路,那便是他白煜的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