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三国:陛下何故造反>第408章 捐款风波
  董默的谋划已经初具成效,原本决心共同联合抗击董家的世家阵营已经逐渐开始分立。

  家中有三公九卿的世家,与那些普普通通的世家之间的对立。

  家中有人通过了前两轮考试的世家与家中没有人通过考试的世家同样开始对立。

  甚至还有一些世家是托关系请别的官吏进行举荐。

  没有通过考试之后,对方要收回举荐名额,他们家中子弟甚至连贡生都混不到一个。

  这样的小世家同样非常的不满,他们甚至认为,长安也应该举行名额考试。

  一些人享受特权,但是他们却并不满足于享受现有的特权。

  一些人没能够享受到特权,他们也不愿意其他人同样享受特权。

  甚至有一部分人有特权,最终却没能够享受到特权。

  每一个人的心底都生出了属于自己的想法,最后逐渐便开始离心离德起来。

  有了李家与韩家之间的争论,矛盾点迅速滋生。

  这些一大早便到王家等待消息的世家家主们,很快便开始争论了起来。

  在这争执愈演愈烈的时候,王允的声音却是突然间从客厅门外响起。

  “有劳诸位久候了。”

  听到王允的声音之后,原本喧嚣热闹的大厅在刹那间安静下来。

  王允缓缓迈步走进客厅,神色从容,犹如打了胜仗的将军一般坐到了主位上面。

  “诸公,冠军侯已经答应了本公的提议…”

  他的话还没有说完,其人顿时便沸腾了起来。

  “太好了…”

  “哈哈,不愧是王公,连冠君侯都能够说服!”

  “没想到董家那小子如此知趣…”

  “王公不愧是国之砥柱!”

  “辛苦王公了…”

  “哈哈,今天终于可以睡一个好觉了!”

  眼看着各大世家家主欣喜若狂的模样,王允却是尴尬的咳嗽了一声。

  “咳咳!诸位稍安勿躁。”

  王允的声音中正而有力,很快便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随后便听王允继续开口说道:“诸位,本公虽然已经说服了冠军侯,但是却也答应了冠军侯一个条件!”

  伴随着他的话音落下,所有人都陷入了沉默之中。

  不知道王允答应董默的是什么样的条件,都非常担心这个条件会影响到自己的利益,但是谁也不想在这个时候做出头鸟。

  与王允相交甚厚的杨彪咳嗽了一声,想要开口说话,又止不住地一阵咳嗽。

  无奈之下便只好拍了拍一旁的杨修,杨修见状之后急忙伸手轻轻拍了拍自己父亲的脊背,同时缓缓开口问道:“敢问王公,冠军侯所提的是何要求?”

  他话音落下之时,所有人都抬起目光看向王允。

  王允见状之后突然间展颜一笑道:“诸位不必如此担忧,不过是耗费些许钱银而已。”

  在听到王允的话语之后,在场的世家家主们先是一愣,随后却是各自露出了笑容。

  对于世家大族来说,真正影响其家族存续的乃是朝中的权势,还有其家族传承的学问。

  在大多数人都处于蒙昧状态的情况下,掌握了知识与权利,便足以形成世家。

  财富在后世虽然有着非同凡响的地位,但是在东汉时期,掌握权力的人从来不会缺乏财富。

  而那些掌握着知识与权利的世家,手中往往都掌握着大量的土地与人口。

  这些土地与人口产生的财富,有一大半都会落入到他们的手中。

  汉代朝廷征税只有三十五税一,听上去似乎小的可怜,但是除此之外还有各种各样的其他附加税,最令百姓痛苦的服役。

  往往服役一次,便有很大可能把一个三口之家搞得家破人亡。

  而世家往往有手段帮助家仆避役,并且他们也不像是后世中的地主那般目光短浅。

  他们待自家家仆,往往比朝廷待百姓更加宽仁。

  虽然有对家仆生杀予夺的权力,但是他们却懂得施恩收拢人心。

  遇到天灾的时候,最先赈灾的往往是这些世家。当然,要想被这些世家赈济,便必须得是年轻的劳动力,并且愿意把自己卖给世家当奴仆。

  而伴随着世家掌握的奴仆与土地越来越多,普通百姓身上的役税也就越来越重。

  以至于到了东汉末年的初期,真正割据天下的势力实际上便是宗亲与世家。

  每一个世家的家中都积蓄着巨大的财富,让他们出些许钱粮,他们根本就没有放在心上。

  故而当王允宣布这个结果的时候,没有任何人在这个时候跳出来持反对意见。

  所有人都对王允给予了高度的赞扬,随即纷纷表示愿意拿出钱粮来帮助王允和孔融筹建贡院。

  在他们看来,既然董默答应了让孔融主持贡院,那么未来的贡院便定是属于世家的势力。

  王允对此十分的满意,随即令人取来了笔墨纸砚,每有一位家主提出捐赠的钱粮数目,他便满脸欣慰在纸上记了下来。

  每当他记下一位世家捐赠的钱粮,随即便会向着对方满意的点了点头。

  这原本应该是一场和睦的捐赠会,然而当他落到韩家家主身上的时候,却是发生了变故。

  李家家主家中三个子嗣都通过了第二轮考试,但是他却捐赠了十万株铜钱以及一万石粮食。

  就在他捐赠完了之后,韩家家主随即捐赠了五万铢铜钱以及一万石粮食。

  王允对他点头予以肯定的时候,李家家主却是揪着自己的胡须冷嘲热讽道:“某些人家里五个子嗣都要进贡院,没想到最后竟然如此吝啬,当真是让人大开眼界啊!”

  就在他话音落下之时,原本满脸欣喜的众多家主顿时愣了愣神。

  他们最开始还没有想那么多,但是随着李家家主这么一句话,所有人的心理都发生了变化。

  “对呀,我家一共也只有两个人,为何我家还要捐赠十万株?”

  “我家有一个子弟已经通过了第二轮考试,另外也只两名子弟成为贡生,我捐赠十一万株,是不是多了一些?

  毕竟韩家家族五个人可就捐赠了五万株。”

  眼看着众人心底生出了不满的情绪,韩家家主急忙开口辩解道:“这贡院之中可不只是咱们世家子弟。

  我家虽然有五个孩儿,但是在贡院读书,恐怕也用不到五万铢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