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三国:陛下何故造反>第406章 私下的协议
  按照正常的礼节,董默应该亲自出门迎接王司徒。

  但是董默存心算计王允,故而此时的态度便不好太过于亲和。

  当王允得知董默请他到客厅议事的时候,心底便隐隐约约生出了些许不妙之感。

  “难道今日吾等朝会之上的谋划已经被冠军侯知晓,所以他今日刻意回避,便是为了敲打我等?”

  心底陡然间生出这样的想法,他也没有再去计较董默的行为是否不当,随后便急忙进去了董府之中。

  当他见到董默之时,很快便发现了董默身旁的李儒,身体略微一颤,又开始暗自怀疑,是不是李儒向董默打了什么小报告。

  毕竟他早上可是试图让刘辩借机亲政。

  做的事情多了,心底的鬼自然也就越多。

  这人如果心里有鬼,他的想法也就会越多。

  王允的内心胡思乱想之际,董默的声音已经在他的耳边响起。

  “这朝会才刚刚结束,司徒大人缘何这般匆忙的来见本侯啊?”

  董默的话音方才落下,王允便注意到了董默那略显阴沉的目光。

  他的心头当即一颤,急忙开口说道:“老夫听闻董府有添丁之喜,特意赶来道贺,还请君侯莫要怪罪老夫的冒昧叨扰。”

  董默闻言之后双眼微眯,随即看了一眼面色平静的王允。

  感叹对方养气功夫的同时,董默又缓缓开口说道:“王司徒政务繁忙,还能够记挂本侯府中这些许小事,真是有心了!”

  话音落下之时,王允却是突然间开口说道:“今日除了来向侯府贺喜之外,还有另外一件事情需要征询君侯的意见。”

  董默知道他准备开始步入正题,然后笑着开口说道:“司徒大人有什么赐教尽管直言便是,何谈赐教之言呀?这岂不是在折煞小子吗?”

  话音落下之时他还摆了摆手,仿佛当真是一个谦逊的青年。

  王允见状之后没有任何的欣喜,内心反倒是越发的警惕起来。

  随后他方才开口说道:“科举考试已经到了第二论,但是贡院的院正人选还没有定下来。老夫与朝中诸位臣公想要保举一人,不知君侯以为如何?”看書溂

  他话音落下之后,董默却是突然间叹了一口气,而后直接开口说道:“院正之事,本侯也没有拿定主意,若是王公有什么好的人选,本侯倒也可以考虑一下。”

  王允闻言之后当即面露欣喜之色,就在他准备开口举荐孔融的时候。

  董默却是突然间开口说道:“不过,现如今贡院初创,里面的博士与院正尚且不论,只是这创建贡院的经费,还有今后两千多名贡士的消耗,可是一笔不菲的开支呀!

  之前本侯以为只有一千多名考生,故而已经承诺由朝廷提供贡生的衣食住行,但是这一下子多了两千多人…

  朝廷如今大半的土地都被逆贼操控,国库也不宽裕呀!”

  董默一副为难的模样,王允瞬间便领会到了董默的意图。

  如今董默已经贯通了西域,源源不断的财富从西域涌入长安。

  并且南方的水稻种植已经初步成效,粮食收入也不再像是往年那般紧缺,甚至已经不用耗费大量的金钱去购买粮食。

  在这样的情况下,董默竟然跟他哭穷?

  他自然是不会相信董默是真的穷,但是他却知道,这是董默在跟他与世家们做一场交易。

  想到此处,王允丝毫也没有恼怒,内心反倒是十分的欣喜。

  如果董默真的是什么都不要直接满口答应下来,那么王允还要担心董默是否是暗藏祸心,或者是他还有什么别的目的。

  但现在既然董默提出了条件,那么,些许的钱粮消耗,对于世家来说不过是最轻的代价罢了。

  于是王允十分恭敬的开口说道:“贡院的建立本就是为了造福天下的读书人。

  我辈读书人又怎么能够尽数让朝廷承担它的消耗呢?

  请君侯放心,这件事情便交给老夫去办吧!

  贡院的建造与消耗,便都交给老夫去筹备吧!”

  董默闻言之后面露喜色,随即毫不犹豫地开口说道:“能得王公相助,当真是大汉之幸啊!

  不知王公准备让何人成为贡院的院正啊?”

  就在他话音落下之后,王允略微一犹豫便直接开口说道:“北海太守孔融,治政有方,德行兼备,可堪其重任。”

  虽然早就知道对方的这个人选,但是在对方提出来的时候,董默却依旧是故作惊讶地开口说道:“孔北海为一方诸侯,岂会纡尊降贵到这长安来做一个院正?”

  他话音落下之时,王允便十分自信的开口说道:“孔北海乃是朝廷忠贞之士,陛下传旨相召,其定不会辜负陛下所托。”

  董默闻言故作迟疑了许久,随即开口笑着说道:“好啊,既然王司徒有此信心,那此事便交给王司徒去办了。”

  王允闻言之后也是满心的欢喜,但是脸上却是无悲无喜的说道:“老夫定当尽心竭力,不负君侯所托。”

  董默又与王允寒暄了几句,随后方才亲自将他送出门去。

  李儒就在旁边从头到尾目睹了这一切,等到王允离开之后,他便也向董默告辞离开。

  就算是狡猾如王允这样的老狐狸,也依旧被董默算计得死死的。

  不论是拒绝朝会,还是索要钱财,实际上都是董默在为王允铺路,给王允一个主动提出举荐孔融的机会。

  同时,这也是董默给予王允的一个借口。

  一件事情要想迅速办成,其中牵扯到利益与纠纷繁多。

  如果董默什么都不索取,王允反倒是会怀疑董默,最终耽搁了正事,给所有人都添上麻烦。

  董默干脆反其道而行,直接向王允索要好处。

  仿佛是借机勒索一般,直接打消了王允心底的顾虑。

  对于世家子弟来说,他们的子嗣是否真的能够在贡院之中免费读书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朝廷供养的身份,那代表着朝廷准吏。

  只要入了贡院的大门,便有半只脚跻身于朝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