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三国:陛下何故造反>第402章 藏书楼的扫地生
  而除了郑玄之外,能够让自己放心的人便只剩下了蔡邕。

  作为长安大学的老教习之一,蔡邕有着极为丰富的教学经验。

  除此之外,蔡邕的年纪也要比郑玄年轻一些。

  因为偶尔修行五禽戏的缘故,蔡邕的身体状况也是十分的硬朗。

  然而他的性格太过于柔和,如果让他去作为贡院的院长,最终恐怕难以震慑那些世家子弟。

  董默叹了一口气,缓步走进长安大学的藏书楼中,沉思了许久之后,突然间注意到角落里面的一个小小的身影。

  目光落到对方身上之时,董默十分疑惑的开口问道:“小均啊,你怎么没有去参加科举?”

  他满脸疑惑的盯着自己这位弟子,十分狐疑的开口问道。

  此时此刻应该正在考科举的第二场复试,以他这位弟子的才学,如果不刻意藏拙的话,就算是考个前十也绰绰有余。

  但是在考试时间他的弟子却在长安大学的藏书楼中看书,这如何不让董默惊掉大牙。

  然而就在他话音落下之时,便听诸葛均满脸恭敬的开口说道:“弟子年纪尚幼,宜多读书,厚积薄发,不宜操之过急。”

  他话音落下之后,董默也是随之愕然。

  没想到自己的这位弟子还真是稳如老狗,哪怕是在面对高官厚禄与功名富贵之时,也能够坚守本心,时刻不忘提高自己。

  他的内心十分的满意,但是表面上却故作恼怒的说道:“为师对你寄予厚望,你却如此怠慢。

  哼,既然你这么爱看书,那边罚你今后看守着藏书楼。不将这一楼的书看完,你便不要出来了吧。”

  他话音落下之后,诸葛均丝毫也没有畏惧,倒是十分高兴的拱手拜谢道:“多谢老师成全。”

  董默虽然明知道自己唬不住对方,但是见对方一副毫不在意的模样,他的内心也依旧有些不悦。

  随即董默摇了摇头,刚刚准备坐下之时,却是突然间想起自己方才的苦恼。

  眼前的这位弟子虽然年少,但是这稳如老狗的性格,完全可以弥补他年龄上的缺陷。

  于是他直接开口问道:“为师正在筹建贡学,但是这个贡院院长的人选却一直拿不定注意。

  你最近一直呆在长安大学之中,觉得何人可当此重任?”

  伴随着他的话音落下,诸葛均缓缓的抬头疑惑的盯着董默,没想到对方竟然在这个时候考校自己。

  有心继续藏拙,又见董默那满脸锐利的神色,便知自己此举恐怕不会那么顺利,或许还会被董默教训一顿。

  他是隐忍不是傻,当然知道自己的老师清楚自己的底细,眼看着老师严厉的目光,他叹了一口气,随即缓缓开口说道:“郑公儒家之领袖,论威望与才学,无人能及。”

  他话音落下之后,董默却是摇头说道:“郑公如今管理着整个长安大学,有他在长安大学,为师方才能够放心。

  况且郑公的年迈,贡院之中鱼龙混杂,恐怕不宜让郑公操劳。”

  诸葛均闻言之后抿了抿嘴唇,后继续开口说道:“蔡公也是当世之大儒,论才学与威望,皆可堪此重任。”

  董默闻言叹了一口气,而后开口继续说道:“为师本意也是蔡公。但是蔡公性情温和,可为良师,但是却镇不住那些世家子弟。”

  就在他话音落下之时,诸葛均已知晓自家老师到底在忧心何事。

  于是他叹了一口气之后说道:“贡院本就不过是用来招收那些科举落榜的士子而已。

  这些人要么学识与才能不足,要么就是一时际遇不如人而已。

  他们根本不需要多么浑厚的师资力量,只需要有人管辖即可。

  贡院对于老师来说不过鸡肋,但是对于世家来说,却关乎着他们子弟的未来。

  故而与其让老师忧心他们的管理与教学,倒不如让世家去头疼。”

  就在他的话音落下之时,董默却是突然间反应过来。

  他真正的人才摇篮是长安大学,而贡院不过是抛出来安抚世家子弟的甜头而已。

  对于董默来说,他们就相当于是原本的长安世学,根本无足轻重,也不需要派出多么有能力的人去管理。

  出生贫寒的寒门贡生能够通过地方考试,便已经拥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同样不需要有什么高明的名师去教导。

  想到此处,董默伸手拍自己的额头。

  他近些时日做什么事情都想着尽善尽美,但是却忘了有些事情做得太美也就成了资敌。

  于是董默笑着开口说道:“既然如此的话,那郑公与蔡公还是都留在长安大学吧。”

  想通了其中关窍之后,董默当即大步流星的走出藏书楼。

  临行到门口,突然间停下了自己的脚步,而后回头向着一旁的诸葛均说道:“今后你便是长安大学藏书楼的扫地生了,若是有什么学弟学妹之类的前来借书看书,能够加以指点的,你也莫要吝啬。”

  诸葛均有些无奈的拱手一拜,但是答应了自己这位老师的命令。

  他不过是想当一条努力的闲鱼,安安静静的在这知识的海洋之中遨游而已。

  偏偏他这位老师总能看穿他的本性,总是让他无所遁形。

  长安大学的第二场考试结果在七天后方才出来,参与考生成绩评审的有王允,杨彪,庞德公等世家代表,同样也有郑玄蔡邕等长安大学代表。

  因为是糊名考试的缘故,倒也不用担心会有舞弊的情况。

  复试最终选出了五百人,虽然相比于第一场考试腰斩一半要“温柔”了许多,但依旧让许多自信满满的考生失魂落魄。

  然而当这五百人的名单出来之后,长安的百姓们却是惊骇地发现,这五百人之中,有近一百六十多人都是长安大学的学子。

  百姓们对此议论纷纷,而作为考官之一的长安世学院长杨彪却是涨红了脸。

  为了壮声势,整个长安世学的学子几乎都参与了这一场考试。

  结果八百名多名学子,最终竟然只有区区五十多人通过复试。

  这看上去数量也是不少,但是这淘汰率却是多多少少有些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