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三国:陛下何故造反>第396章 皇后伏寿
  “启禀陛下,尚书令荀彧求见。”

  汉代的皇帝一般在末央宫的宣室殿批阅奏折,虽然陈留的王宫十分的简陋,也没有修建末央宫。

  但是为了以示天子正统,刘协依旧在陈留王宫之中设立了宣室殿。

  原本是刘协准备用来供自己批阅奏折的地方,结果现如今他能够管辖势力大概也就只有曹操。

  而曹操手底下发生的所有大小事情,都有曹操自己在府中解决。

  以至于刘协虽为天子,如同被关在笼中的金丝雀一般。

  未曾登基之前,刘协也曾嘲讽过刘辩乃是董卓的傀儡,以为自己登基之后,必定能够匡扶汉室,恢复大汉正统。

  然而令他没有想到的是,那怕是曹操与他之间关系亲近,宛如一体。

  涉及真正的权虽然曹操跟他解释过不曾还政的原因。

  虽然曹操跟他解释过不曾还政的原因,他也知道现如今不是他亲政的时机,但是他依旧对此十分不甘。

  伴随着年龄的增长,他想要掌权的欲望越来越重。

  就在他都快要无法压抑自己内心欲望的时候,他遇到了自己的皇后伏寿。

  相比较于唐皇后的隐于幕后的隐忍,伏寿读过的书更多,心机与智谋更深。

  她知道曹操与董卓有本质上的区别,所以在引导刘协的时候,不是劝他隐忍,而是劝他努力的提升自己。

  同时为了安抚刘协的内心,她亲自请天子任命自己的父亲成为执金吾,以此培养刘协的势力,虽不能够让他执掌天下,但却可以给他执掌王宫的权利。

  执金吾负责皇宫的保卫工作,等同于后世的禁军统领,相当于是皇宫的保安大队长,手下管辖着所有戊守皇宫的兵马。

  将这个位置交给天子的岳父,就像是刘宏立何进为大将军一般。

  不同的是,刘宏是以大将军掌控天下,刘协是以伏完掌控王宫。

  当刘协向曹操提出这个要求的时候,曹操虽然内心有些犹豫,但是他也知道是时候该让天子试着掌权了。

  于是他把皇宫还给了天子,但是生性多疑的他,也因此在心底埋下了怀疑的种子。

  故而当他得知伏完大肆采购铁矿之后,方才会如此失控。

  而在有了属于自己的一份势力之后,伏皇后并没有劝刘协更进一步,而是建议他多读一些书。

  只有成为一个合格的君主,方才能够让曹操安心的交出自己手中的权柄。

  如果刘协是一个昏君,或者刘协是一个长不大的孩子,无论曹操如何忠诚,他都不会将权利交出来。

  至少在一统天下之前,曹操绝不会罢手。

  刘协听从了皇后的劝谏,十分专注的在皇后的建议下每天读书。

  当尚书令荀彧求见的时候,刘协此时便正好在宣室殿内读书,而皇后伏寿也正在他的身边陪同。

  当他听到荀彧求见的消息之后,刘协的脸上露出了欣喜的神色,十分高兴的向着宦官开口说道:“宣尚书令。”

  随着他的一声令下,宦官口口相传,很快便有门口的宦官告诉荀彧他可以进去了。

  荀彧脱掉自己的鞋子,礼数十分周到地走进了宣室殿内。

  他缓缓迈步来到了刘协的身前施礼,声音洪亮而又恭敬的说道:“臣,尚书令荀彧,叩见陛下。”

  伴随着荀彧的话音响起,刘协十分高兴的伸手道:“荀卿速速请起。”

  他话音落下之后,荀彧刚刚起身,刘协便忍不住开口问道:“不知荀卿这一次来见寡人,可是有什么好消息吗?”

  望着刘协那满是期待的目光,荀彧知道他内心的想法,忍不住叹了一口气,而后又看了一眼刘协旁的皇后伏寿,忍不住摇头说道:“非但不是什么好消息,反倒是一个可大可小的危机!”

  荀彧作为荀家子弟,虽然表面上是曹操的臣子,然而实际上在他的心底,他始终是大汉的臣子。

  在刘协称帝之后,他便有了双重的身份。

  只是之前曹操与刘协之间乃是一体,所以荀彧不论是忠于曹操还是忠于刘协都并没有什么关系。

  然而现如今刘协与曹操出现了分歧,那么荀彧在二人之间便必须得做出一个抉择。

  在前来皇宫的路上,荀彧的内心之中便已经有了答案,在面对天子刘协的时候,他并没有拐弯抹角,而是直接说出了现如今的问题。

  在听到了荀彧的话语之后,伏寿眉头微微皱了起来,一对好看的眸子审视的盯着面前的荀彧。

  天子刘协却是有些紧张,急忙开口问道:“可是又要打仗了?”

  荀彧摇了摇头,然后看了一眼皇后伏寿,这才继续开口说道:“陛下与皇后都太急了一些…”

  他话音落下之时,伏寿的黛眉微皱,一旁的刘协也是满脸的疑惑。

  但是刘协并没有主动开口询问,虽然对方言语中提及了自己与伏寿二人,那么这件事情必然会与皇后有关。

  果不其然,伏寿与他心意相通,在略微一思索之后,便轻启朱唇开口问道:“尚书令此言何意?”

  荀彧闻言之后叹了一口气,而后直接开口说道:“执金吾大肆采购铁矿,而今已经落入了曹公的耳中。”

  在他话音落下之后,伏寿与天子刘辩都是满脸的错愕,也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刘辩便主动开口说道:“朕知道了,此事还有劳荀卿在曹公面前斡旋,朕自会给他一个交代。”

  荀彧闻言之后默不作声,并没有直接告辞离去。

  在原地沉默了良久,随后方才主动开口说道:“陛下虽贵为天子,但此时政不出兖州,天下诸侯割据,除了曹公之外,并无一人遵从陛下的诏书。

  曹公起于微末,却愿扶大厦于将倾,又有治国平乱之才,可以为陛下安定天下之重器。

  此时天下未定,社稷未安,伪帝未除,正值大汉风雨飘摇之际。

  陛下虽然治国之志,却毕竟年纪尚幼,恐无平定天下之能。

  故而以臣之见,陛下当多读一些《老子》,或许对陛下多有增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