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三国:陛下何故造反>第334章 智者见智
  见周围的同学并没有注意到自己二人之后,庞统方才双眼放光的开口说道:“冠军侯此时创办的养老院,收纳的都只是军中的老卒,根本算不得是为国为民,更加算不得是天下大同。

  但是养老院的构思,不单单可以用于军人,同样也可以用于天下千千万万的黎民百姓。

  所以老师以字帖为贺礼,又请整个长安大学之中的所有教习联手。

  当董默收下这一份字帖的时候,虽然可以消弥他现如今所面临的困境,但是同样也会承接儒家因果。

  想来要不了多长时间,老师便可以提出,由朝廷出面设立如养老院一般的机构,让天下所有的鳏寡孤独者都能有所依靠。”

  伴随着庞统的话音落下,白煜有些错愕的盯着他。

  他原本以为自己的恩师乃是善举,却没想到其中竟然会涉及到阴谋。

  他虽然是郑玄的弟子,加入长安大学的时间也并不长。

  但是他对创立长安大学的董默却非常有好感。

  在郑玄有意无意的影响下,他甚至已经把董默当做了值得自己未来效死的明主。

  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他相信自己的老师绝不是庞统口中的那般“龌龊”,老师绝对不会算计冠军侯。

  但是他却无法保证其他人没有如同庞统这样的想法,毕竟只要有任何一个长安大学之中的教习生出了这样的想法,今日众人的举动,来日都会给冠军侯带来极大的困扰。

  作为一名有着治国安邦,平定天下之宏愿的读书人,白煜在将董默当做自己明主的同时,内心便已经站到了董默的这一方。

  咬了咬牙之后,他迅速的拉着庞统离开了队伍,然后一路小跑着率先向着养老院所在的方向而来。

  庞统有些不解他的行为,但是他却并没有阻止白煜。

  在白煜一心为董默效命的同时,他也在审视董默是否有资格成为自己的主公。

  正所谓明君择贤士而用,而良臣择主而仕。

  董默是否有资格当得他庞统的明主,庞统还是要亲自与董默接触之后方才能够做出判断。

  二人气喘吁吁的跑到养老院门口的时候,便恰好碰到提前得知消息的董默出门等候。

  白煜见到董默之时,急忙上前向着董默见礼。

  董默自然是认识白煜与庞统这两位少年俊才的。

  眼看着二人气喘吁吁的模样,他含笑主动开口招呼道:“经国,士元,何事如此焦急啊?”

  在听到了董默的询问之后,白煜急忙开口想要解释。

  但是他的话方才到嘴边,随后方才想起看破这件事情的人是庞统,如果他此时提出来,岂不抢了庞统的功绩?

  于是他急忙拉了拉一旁的庞统说道:“还是让士元为冠军侯解释吧!”

  他话音落下之后,庞统却是一愣。

  他可没有主动把这件事情告诉董默的想法,但是他也能够理解白煜让他开口的原因。

  “咳咳……”

  庞统也没有客气,清了清嗓子吸引了周围其他人的注意力之后,随即方才开口侃侃而谈。

  他没有说这件事情是郑玄的阴谋,这实在是太过于打自己的老师的脸了,如果当众说出来,他今后还要不要在长安大学混了?

  但是他话里行间的意思却是非常的清楚,将整件事情的利弊剖析的头头是道。

  总之就是接受了郑玄这份大礼,短时间内对他有益,但是从长远的角度上来看,确实要给他埋下许多“隐患”。

  董默闻言之后满脸新奇地盯着庞统二人,随即笑着开口说道:“郑公此举为大仁大义之举,若是能够成事,将来必定会名垂千古。

  你们此时前来劝谏,说是本侯当真拒绝了郑公美意,你们岂不是就成了儒家的罪人。”

  伴随着他的话音落下,刚刚还洋洋得意的庞统顿时傻了眼。

  他是一个有智慧的人,虽然智慧与为人处世之道还有城府等等似乎都有涉猎,但是每一个所谓的聪明人都有不同的特点。

  庞统的智慧在于独到的眼光与见解,以及他天马行空的思维。

  在这些方面,与他齐名的诸葛亮或许都不如他。

  但是这就代表诸葛亮此人不如庞统吗?

  那当然不是,相较于庞统,历史上的诸葛亮在待人接物,为人处事,治政一方等等方面,似乎也要比庞统强上一些。

  故而顶级智者的与智者之间的比较,往往不是那么片面的,这才有了文无第一的说法。

  庞统受限于早些年的经历,他虽然富有智慧,但此时却远远算不得顶级谋士,在考虑事情的时候依旧有些片面。

  他刚刚洋洋得意的一番炫耀,看似出尽的风头,实际上却也将自己置身于险境。

  就在庞统愣神之际,一旁的白煜却是率先反应过来。

  他恭恭敬敬地向着董默拱手一拜,随即开口说道:“先生们求的是为天下黎民百姓的大仁,而我们求的却是问心无愧的君子之道。

  虽有利于天下,不以其道而为之,不处也…”

  他这句话成功的抬高了郑玄等人,用大仁大义来解释他们这样的德高望重之辈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举动。

  但同时,他又要用君子之道来解释了自己二人的行为。

  成功的化解了庞统尴尬情绪的同时,又顺利的化解了矛盾。

  董默见状之后,十分满意的盯着二人不停点头,接连不断的道出了三个“好”字,随后方才老怀大慰的拍了拍了二人的肩膀说道:“本侯创办长安大学,为的便是替国家培养有用之才。

  大学之中能有如经国与士元这样的人杰辈出,也就代表着本侯当初的决定是没有错的!”

  然后他又继续开口说道:“不过你们恐怕是误会了郑公,亦或者说是,你们误会了本侯与郑公!”

  他话音落下之时,并没有开口解释太多,只是给他们留下了一个伟岸的背影,随即便领着典韦一同去迎接郑玄去了。

  二人愣愣的盯着董默远去的身影,以他们的智慧似乎是猜到了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