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三国:陛下何故造反>第331章 大汉的第一所养老院
  汉昭宁七年。

  长安城内,刚刚下朝的董默便召集了自己麾下的文武。

  在所有能够聚集的臣子都齐聚一堂之时,董默随即将自己的杰作给提了出来。

  这是一份关于董默麾下老兵的补充福利方案。

  相比于最开始那种赐金还乡的规划,这一份最新的福利方案更加完善许多。

  它主要用于针对那些家中没有子嗣后人的老兵。

  家中没有后人赡养的老兵,以及一些在战场之上伤残严重的士卒,便都可以进入国家设立的养老院中。

  由国家统一招募人手照顾他们的衣食起居,保证他们的后顾之忧,甚至负责为他们身后事宜。

  当众人看到这一份完整的福利方案之后,大多数人的脸上都露出了震惊的神色。

  所有人看向董默的目光便又变了模样。

  他们原本把董默当做少年明主,看中的只是跟随着董默立下不世功勋的前途。

  但是现如今他们却是发现,董默掌权之后考虑的第一件事情竟然不是自己的宏图霸业,而是那些孤苦无依的老卒的身后之事。

  对于那些普普通通的士卒都能够如此厚爱,那么董默对于他们这些追随者的回馈又该如何厚重?

  有的人想到的只是自己,有的人想到的却是他们的手足兄弟。

  随后董默询问了他们的意见,大多数人都对此表示赞同,但是平日里最善明则保身的贾诩却是突然开口说道:“主公,若是要完整的按照这份计划执行,那么今后每年都会给我军的财政增加巨大的压力。

  只是一群老兵而已,当真值得吗?

  若是为了收拢人心,把这些钱财赏赐给青壮不是更好吗?”

  当贾诩问出了这句话的时候,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到了董默的身上,等待着他予以回忆。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以这些财富在战场之上激发士气,或许更能够提升我军的战斗力。

  若是士卒的身后之事有了保障,或许会有很多士卒因此而变得胆怯,不敢在战场之上搏命。

  但是,不论这些人是为国家还是为我董家,他们大多数的人都为此付出了自己的半身性命。

  我董默属实不忍。

  一家一人之孝为小孝,为天下有功之人尽孝,为大孝!

  此举,即为安定军心,也为立孝立德。”

  听到了董默的话语之后,贾诩陷入了沉思之中,随后他仿佛是想起了什么一般,点头与董默说道:“主公贤德,微臣敬服。”

  话音落下之后,恭恭敬敬地向着董默施了一礼之后说道:“还请主公将此事交给微臣去办。”

  董默有些狐疑的看了一眼贾诩,有些不明白他为什么会主动的去揽下这个差事。

  但他还是点头答应道:“这件事情交给先生去办,本侯放心不少!”

  群臣见状之后并没有与贾诩相争,所有人的眼眸中,实际上都流露出了羡慕的神色。

  这应该算是拉开了董卓势力的新的篇章,在完成了这一件事情之后,恐怕所有动作麾下的士卒都将对董默归心。

  而帮助董默完成这一位壮举的贾诩,或许便会成为这场权力交割之中,董默手下最大的功臣。

  时间过得很快,就在贾诩积极筹备养老院的时候,天子刘辩竟然选择了给董默进行赐婚。

  他以冠军侯无后,不利于国本社稷之名,要将先帝刘宏最为宠爱的女儿下嫁给董默为妻。

  若是寻常百姓人家,定然早已经对此事感恩戴德。

  但是对于董默来说,刘辩此举却是让他如同吃了苍蝇一般难受。

  朝堂之上,当天子刘辩当众说出赐婚之后,董默瞬间便猜到了他的想法。

  在他思索着该如何开口拒绝刘辩之时,李儒却是率先上前一步说道:“董家老夫人新丧,冠军侯为曾孙,虽然不用守孝三年,但是在一年之内,却是不宜婚嫁。

  陛下虽是为了体恤臣子,但此举未免太过操之过急。

  还请陛下明鉴。”

  在听到了李儒的话语之后,在场属于董家的臣子便纷纷开口进行反对。

  刘辩的话被李儒给呛了回去,他并没有急于辩驳,而是将目光看向董默,等待着这位冠军侯作出回应。

  董默面色平静的盯着刘辩,在思索了一阵之后开口说道:“承蒙陛下厚爱,董默并无新娶之念,还请陛下见谅。”

  他话音落下之时,刘辩却是乐呵呵地摆手说道:“朕也是一番好意,爱卿又何必推迟?

  就算此时不宜再娶,那也可以等一年之后嘛!

  我的这个皇妹对冠军侯可是仰慕已久,冠军侯可不要辜负了他呀…”

  在听到了刘辩的一再坚持,董默也没有直接与他撕破脸皮,只是推迟不敢耽搁公主婚配,坚持不接受刘辩的赐婚。

  王允微眯着自己的眼睛,也想到了赐婚对于皇室的好处。

  于是他及时开口说道:“正所谓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丞相事母至孝,但是到了冠军侯这里却是无后,这让董老夫人何以面见列祖列宗?看書喇

  陛下美意,还请冠军侯切莫推迟啊!”

  在听到了王允的话语之后,刘辩顿时一愣。

  此时他方才仔细的打量了两眼王允,微不可查的点了点头之后便顺着王允的话进行规劝。

  董默眼见着刘辩与王允联手逼迫,他的心底有些好笑,但还是故作为难的开口说道:“此事事关重大,微臣也不敢擅自做主,需得回家中禀明祖父,还请陛下见谅!”

  话音落下之时,刘辩与王允对视了一眼,也就没有再继续逼迫搬出了董卓的董默。

  相比较于还讲些风度与颜面的董默,董卓那完全就是一个不讲情面的浑人。

  如果真的把对方逼得太急,说不得就要在朝堂之上掀起一番腥风血雨。

  刘辩赐婚的目的没有成功,但是他其他的目的却是已经达成。

  于是当天的朝会之后,朝中的许多臣子便时常在酒楼与茶肆之中议论天子赐婚的消息。

  许多人都纷纷认可“无后不孝”的理论,已经逐渐有人开始在指责董默“舍大孝而就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