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三国:陛下何故造反>第308章 见法正
  昭陵七年十二月,身在成都的刘琦被董默派出奇兵俘虏。

  昭陵七年初的一幕再一次在益州上演,作为一州之主的刘琦传书麾下的将领文聘法正张任与严颜等将领投降。

  在面对刘琦的命令之时,不论是文聘还是张任都是一脸的懵逼。

  之前有过一次被奇袭成都的经历,所以在抵御董默的时候,益州方面留下了最为精锐的李严军镇守成都,时刻护卫着州牧府。

  有这样的一只精兵在,再加上成都那高大的城墙,不是数万大军攻城的话,成都又怎么可能轻易沦陷?

  他们想不明白为什么会再一次发生这样的事情,但是文聘与法正却并没有选择直接投降,而是派遣法正为使者前往董默处与董默和谈。

  当初的益州牧刘璋刚刚成为益州之主不久,不得益州军心,所以在他宣布投降之后,没有人考虑他的身后之事,全部遵从命令投降的刘琦。

  但是现如今刘琦却是不同,它不单单是益州之主,同样也是荆州之主。

  就算是益州被董默占领,文聘也同样可以退兵回荆州。

  他麾下有十万兵马,并不是董默说剿灭就可以剿灭的。

  于是法正一路向东直奔巴西郡,很快便与巴西郡城之中的张任与严颜会面。

  此时二人也已经收到了来自刘琦的命令,他们两个可是纠结的不行。

  这不是他们第一次接到这样的命令,相比较于第一次的果断从命,第二次的时候多多少少有些不是滋味。

  如果一而再再而三的遵旨而判,他张任与严颜的名声还要不要了?

  投降一次可以说是良禽择木而栖,一而再再而三的投降,岂不就成了反复无常的小人?

  但凡名将,多多少少总会要些颜面的。

  不论是张任还是严颜,都不想自己将来被载入史书之时是如此记载。

  “益州张任、严颜,始从刘焉,焉亡侍少主刘璋。刘璋为荆州所俘,传诏乃降荆州刘琦。汉贼董卓攻益州,刘琦为董卓所伏,传诏乃降…”

  要是史书上当真如此记载自己二人,张任与严颜觉得倒不如直接战死沙场罢了!

  就在这二人纠结不已的时候,法正来到了巴西郡城之中。

  虽然对谋夺益州的法正很是不喜,认为他的人品低劣,竟然会做出背弃盟友的恶举,但是二人又不得不承认法正的智慧。

  在见到法正之后,张任随即开口询问道:“先生来此可有良策教我?”

  法正闻言之后看了一眼二将,随即便明白了二将的心思。

  他的心底也略微松了一口气,如果张任与严颜二人也不愿意投降的话,那么事情转圜的余地就多了。

  毕竟手中一共握着二十多万大军,就算是不能够救出成都的刘琦,多少也有与董卓谈判的资本。

  于是法正直接开口说道:“董卓所图者,益州也!

  如今主公为董卓所获,若是不舍得益州,主公恐为董卓所害。

  故而法正今日来见两位将军,便是想要知道二位将军可愿领兵东归荆州?”

  伴随着他的话音落下,张任与严颜对视了一眼。

  他们都是蜀人,家族老幼都在蜀中。

  若是跟随刘琦前往荆州,整个家族都要迁徙到荆州。

  这个时代的世家大族都有故土难离与落叶归根的说法,要举族迁徙到荆州恐怕不是一件他们能够轻易做主的事情。

  眼见着二人犹豫不决,法正也没有过多强求。

  随即他改变了自己的条件,然后继续开口说道:“若是两位将军不愿前往荆州,可以在和谈之后请辞返乡。

  既保全的两位将军的名声,又可以保住两位将军的家族。不知二位将军以为一下如何?”

  张任与严颜对视了一眼,随即严颜叹了一口气说道:“老夫的年纪已经不小,也确实是该解甲归田了!”

  张任同样叹了一口气,却并没有做出最终的答复。

  法正向着两位将军拱手一拜,而后径自离开了巴西郡城,一路向北直接来到了董默的大营之前。

  通报了自己的姓名之后,董默便命人将他请到了帅帐之中。

  高顺与李世顺利攻破成都的事情他已经得知,故而法正的到来虽然有些意外,但是也在他的情理之中。

  在分宾落座之后,董默上下打量了法正一阵子之后说道:“奇谋取益州,又设伏兵害我三千甲士,先生此时竟还敢出现在本侯的面前,难道就不怕本侯杀你替我西凉儿郎复仇吗?”

  在听到了董默的话语之后,法正的面色却是无悲无喜,没有露出任何畏惧的神色。

  “冠军侯若行霸道,今日法正必死无疑。但冠军侯若欲王天下,今日则不会动法正分毫。”

  董默闻言之后来了兴趣,看了一眼自己麾下的将领们,似笑非笑的开口说道:“这是何道理呀?”

  他自己的心底当然明白为什么不能够动法正,但是他麾下的将领们却是想着要杀法正复仇。

  “两军交战各为其主,无所不用其极,方才是对为人臣子的职责。

  故而法正不论身处何地,也绝不会因为当日的举措而后悔。

  将军欲王天下,应该有气吞山河的气概与包容天下的胸怀。

  只有拥有这样的胸怀,将军方才能够得到天下贤能之士的投效。

  若是没有这样的胸怀,今后将军的敌人都会担心投降后会被将军报复,从而与将军死战到底。

  将军可以为三千名西凉军复仇,从而斩了法正的头颅。

  但是将军今后平定天下将要付出的代价,必定是十倍,百倍于三千西凉兵。”

  伴随着法正的话音落下,一些原本对法正心怀仇恨的将领们都忍住了。

  法正的第一句话是在阐述他的忠义之心,迅速的引发了在场的所有人的共鸣。

  然后他捧高了董默,最终方才权衡利弊。

  从头到尾都没有向董默求饶,但是却让董默不得不收回架在他脖子上的刀。

  作为一军之将帅,谁又不知道死战的敌人是多么可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