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三国:陛下何故造反>第297章 锦帆夜袭(二)
  当荆州水军反应过来之时已经为时已晚,一名有一名赤裸着上身的锦帆从水中冒了出来,狠狠的将手中的短刀刺入身前荆州水兵的身体之中,随后毫不客气的一脚将对方的尸体蹬飞。

  甘宁一马当先的冲在众人的最前方,连续不断的挥刀迅速斩杀了三四个哨兵之后,终于有哨兵反应过来,急忙大喊大叫的同时,试图去敲响用于示警的铜钟。

  然而没有等他冲到铜钟的面前,便被甘宁抛出手中短刀给射死。

  快步冲上前去拔出短刀,振臂一呼之下,麾下的锦帆便一拥而上,直接冲进了荆州水师的营寨之中。

  一部分水师听到动静急忙跑了出来,迎面撞见这些锦帆士卒之后,直接便被杀得片甲不留。

  作为水军统率的陈豪也被惊醒,骂骂咧咧的喊了两句之后,刚冲出自己的帅帐,即便一道道火光在水寨之中蔓延。

  “怎么回事?”

  口中急忙发出一声大喝,却并没有人在这个时候来回应他。

  一部分士卒忙着逃生,剩下的士卒也不知所措的四处乱蹿。

  还有一些士卒根本不知道情况,甚至还想要去救火。

  陈豪迅速的就判断出了现状,脸色苍白的看着乱成了一团的水寨,终于知道现如今的情况有多么危急。

  这样紧要的关头,陈豪并没有惊慌失措,在经过短暂的慌乱之后,他果断下令吹响号角,并非是为了召集麾下的水师进行还击,而是为了通知不远处的陆军,水军营寨遭受袭击的现况。

  然后他迅速的召集自己的亲兵,试图组织起慌乱的士卒对夜袭的董卓军队予以还击。

  然而甘宁也很快的便察觉到了他的想法,他并没有继续与荆州水师纠缠。

  直接摘下自己腰间的铃铛,按照一个特定的频率开始摇晃。

  部分锦帆贼在听到这个铃声之后,同样摘下随身携带的铃铛开始晃动。

  “叮铃铃~”的声音响了片刻,锦帆们迅速地组织在了一起,随后毫不犹豫的跳上了荆州水师的大船。

  几艘大船直接率先离寨,而后数十艘小船也在锦帆的操纵下迅速离开。

  甘宁站在一辆最小的扁舟之上,没有急于离开,他等候了陈豪片刻,到对方率领着数百名士卒赶上来的时候,方才大笑的朗声开口说道:“多谢荆州的兄弟赠船…哈哈哈哈——”

  一连串的狂笑之声响起,在水师营寨滔天的火光照耀之下,他身下的扁舟犹如离弦之箭一般飞驰而去。

  陈豪面色铁青地望着远去的甘宁,一口钢牙咬得咔咔作响,偏偏又对对方无可奈何。

  文聘也听到了水师营寨的号角之声,随后便察觉到了那染红了半边天空的火光,当他急忙率领着麾下的士卒前往增援之时,此时的水师营寨已经被付之一炬。

  陈豪面色苍白的跪倒在文聘的面前向他请罪,眼眸之中尽是羞愧的神色。

  说起来他也算是荆州的老将,现如今竟然被一群西凉蛮子给袭了水寨。

  到了最后关头,他甚至都没能搞清楚对方的身份,依旧把甘宁一伙人当做是西凉人。

  文聘并没有安慰他什么,而是直接命人将他绑起来送回了成都。

  作为一名军中将领,被敌军夜袭成功已是罪责,还被敌军趁机偷走了至关重要的战船,这几乎已经可以算得上是死罪。

  但是陈豪毕竟是黄祖的人,他文聘若是擅自将陈豪给杀了,恐怕没有办法向黄祖交代。

  故而文聘只好将陈豪送回了成都,将它交给刘琦亲自处置。

  等到将这一切安排妥当之后,文聘方才领兵回到了大营之中。

  向法正说明了刚刚发生的事情之后,文聘便忍不住向法正询问道:“下来我们该怎么办?”

  听到了文聘的问计,法正来回踱步沉思了良久,然后又看了看益州地形图。

  他将手在岷江上下一划,仿佛是在丈量些什么,随后却是摇了摇头,而后指向梓潼说道:“舟船为董卓军所得,岷江天险已形同虚设,再继续固守此地,迟早会董贼所破。

  我们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防御梓潼,凭借着梓潼的重重关隘,也并非是不能够防守住董贼的进攻。”

  他话音落下之后,随即开口说道:“撤兵守城吧!”

  伴随着他的话音落下,文聘的脸上浮现出了惋惜的神色。

  如果不是荆州水师失利的话,他们又何至于狼狈退兵。

  就在甘宁回到军营之后不久,赵云便亲自出营迎接。

  得知其大胜之后,正是好酒好菜的设宴替锦帆庆功。

  数百名锦帆吃得肚满肠圆,最终喝得伶仃大醉方才罢休。

  甘宁打着酒嗝向赵云讲诉着此战的经过,却是听得赵云艳羡不已。

  原本在他看来,甘宁就像是一个晚辈一般。

  他以为自己胜过对方许多,没想到人各有所长,在水师作战这一块儿,甘宁竟然走在了董默麾下的前沿。

  就在甘宁喝的伶仃大醉之后,赵云再一次连夜奋笔疾书写了一封战报,令人将甘宁的丰功伟绩送到了董默的军中。

  第二天气晴朗,隔江对望也能够看清对面的环境。

  赵云与酒醒之后的甘宁一同乘船巡视了一番之后发现,整个岷江沿岸都没有了荆州军的踪迹。

  得知敌军退却之后,甘宁的脸上还有些惋惜,他可是已经做好了与敌军水战的准备,没想到荆州军竟然如此窝囊,竟然直接就退兵了。

  随后赵云率领的麾下的大军渡过岷江,一路直奔梓潼而去,但是却将甘宁及他麾下的锦帆留在了岷江。

  甘宁麾下原本只有八百名锦帆,在经过了大战之后又折损了不少。

  被临时任命为岷江水军统领之后,甘宁见自己麾下船只不少,但是水兵的数量却不多。

  恰好岷江沿岸也有一些村落,其中也有一些靠江吃饭的渔民。

  甘宁手中又掌握着运送粮草过河的美差,短暂的一合计,最终他大手一挥,决定再招募八百名锦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