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三国:陛下何故造反>第261章 运筹帷幄
  在得知荆州已经答应出兵帮助益州之后,贾诩便主动地向刘璋请辞。

  面对即将离开的贾诩之时,刘璋的脸上充满了不舍的神色。

  他十分惋惜地向着贾诩说道:“恨不能早与先生相知!否则定不使先生先仕董丞相!”

  贾诩闻言之后也故作感慨的说道:“多谢州牧大人盛情,贾诩铭记于心,不敢相忘!”

  随后刘璋与贾诩依依惜别,亲自送他出城十里。

  等到二人彻底诀别以后,贾诩却是颇为感叹的说道:“只可惜下次相逢,便不是如今这般局面了!”

  对于贾诩的落寞神色,无论是赵云还是乔瑞都没有予以回应。

  对于他们来说,贾诩就像是一只狡猾的老狐狸,一只潜藏在暗处的毒蛇。

  不论他露出什么样的姿态,他们都不会信以为真。

  然而赵云与乔瑞不信,一旁的甘宁也是满脸沮丧的说道:“是啊,是啊,下次再回巴蜀的时候,也不知道这里会变成什么样子!”

  甘宁乃是巴郡人士,家族巴郡很有势力,乃是真正传承了数百年的世家。

  其家族之中积蓄的财富众多,就算是让甘宁随意挥霍了好几年,也依旧没能够造成多大的影响。

  但是在战争爆发之后,五斗米教攻破巴郡,甘家就不得不迁徙到了成都。

  虽然甘家的财富依旧很多,但是势力恐怕早已大不如前。

  他此行北上长安学武,虽然表面上只是游学,但不论是甘家还是刘璋都非常清楚,他这是去投奔董卓去了。

  只是刘璋卖了贾诩一个面子,终究没有因为甘宁的事情而迁怒甘家。

  但是就在甘宁临行之前,父亲依旧嘱咐甘宁,作为甘家嫡子,他代表着甘家血脉的延续。

  若是到了长安之后,一定要第一时间娶妻,就算不能够娶妻,也要先纳妾诞下子嗣。

  临行之前又给甘宁准备了十几车的财富,幸好甘宁麾下还有数百名锦帆,否则还真带不走这么多的行李。

  甘宁的感叹没有错,自他离开成都的那一刻开始,甘家的命运实际上便已经注定,这是他自己没有看明白罢了。

  甘家家主看得清楚,故而在临行之前,也与贾诩还有赵云等人多有交代暂且不提。

  且说此时的函谷关上,董默依旧一如既往的在观察着关外的联军大营。

  像这样的日子他已经过了小半年的时间,没有人知道他在看什么,也没有人知道他在等待什么。

  但是只要每天董默这样立在城墙之上,便总会让守城的士卒感到心安。

  战争时期,士卒需要时刻保持警惕,同时维持高强度的训练,以此达到随时加入战斗的准备。

  虽然军士们吃得饱穿得好,但是他们难免会因为长时间的精神紧绷而疲惫,导致产生厌战的情绪。

  董默每日出现在城墙,便是在告诉这些士卒,少主与他们同在。

  他传递出来的信息,成功的收获了将士们的好感,也成功的获得了全军上下的拥戴。

  但是最为关键的是,董默等候多日的契机即将到来。

  “快要,秋收了吧?”

  他的嘴角微微上扬,相比于董卓麾下的职业军人,以及近在咫尺的补给线,关东联军有一个十分致命的劣势,那就是他们的补给线非常的长。

  从徐州豫州冀州运送粮草到前线大营,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与物力。

  三州都是富庶之地,物力的成本当然被放在眼里,但是人力的成本却是无法忽略。

  要补给五十万人的粮草,至少需要二十到三十万人的民夫。

  汉代的服役之中,像这样的力役是属于义务役。

  如果在本地服役是不包吃住的,像这种押送粮草的远程服役,虽然会包上一些吃食,但是并不会给予报酬。

  春耕时期只是播种,虽然开垦田地辛苦了一些,但一些健壮的妇人与老人勉强还能够进行种植。

  但是秋收之时可就是体力活居多,妇人与老人根本无法完成粮食的收获工作。

  再加上这个时代收获粮食也需要争分夺秒,以免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损失。

  既要担心粮食烂在地里,同样也要担心粮食被别人给偷了。

  在这个大多数人都吃不上饭的年代,偷别人家麦子是常有的事情。

  故而劳动力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极为重要。

  秋收的到来,意味着联军大营之中的二十万民夫待不住了。

  如果战争迟迟不能够结束,一直如此拖延下去的话,就意味着他们家里的粮食会欠收,就算是他们能够活着回到家里,也根本熬不过这个冬天。

  喧闹之声从远方传来,人心浮躁的情况下,矛盾便会逐渐被激化。

  董默的嘴角微微上扬,现如今联军大营的内部已经开始混乱,便再也没有出兵函谷关的可能。

  只要联军的统帅们不傻的话,接下来这段时间他们的主要工作便会是安抚人心,而不是正面进行这一场战争。

  董默没有想过趁机出兵攻打关外的联军,在敌方即将内乱之前主动出击,这绝对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但凡有些本领的名将,都懂得如何借助外部的压力来化解内部的矛盾。

  他真正的目标,实际上早已经从关东转向了蜀地。

  在经过了数月的谋划之后,益州张鲁与刘璋之间的战争已经达到如火如荼的程度。

  原本张鲁势大,可以说是压着刘璋在打,让刘璋军队的士气低迷的同时,也会让他们感到窝火。

  而随着刘琦与刘璋的联盟,等到刘琦的援兵抵达蜀地之后,便会是刘璋的反击之日。

  此时关东诸侯似乎牵制住了董卓,故而不论是张鲁还是刘璋都不会过于提防北方。

  双方正面的冲突战争势必爆发,而等到战争爆发之时,便是他的伏兵坐收渔翁之利的时候。

  “少主,高将军已经率领陷阵营在午口扎营,随时可以从此地奇袭汉中。”

  董默脸上的笑意更浓了三分,接下来便只需要等一个人的消息,那么董家的霸业便可以奠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