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三国:陛下何故造反>第234章 我道
  董默的答复直率而又坦诚,直接便引发了所有人的错愕,但是在经过了短暂的错愕之后,黄承彦的脸上却是露出了欣喜的神色。

  “不知小友以为如何?”

  眼看着最大的阻碍董默都已经点头,黄承彦又哪里还能够再维持自己内心的喜悦,声音都有些激动地开口问道。

  诸葛亮闻言之后恭恭敬敬地向着郑玄跪地叩首以示感激,而后又向着卢植蔡邕等教习叩首一拜。

  最终他方才转身向着黄承彦叩首拜道:“弟子诸葛亮拜见先生。”

  黄承彦十分欢喜的将诸葛亮从地上扶了起来,随即拉着他的手臂观看他的面相,却是越看越满意。

  “老夫这一生所学,终于是有了传承了!”

  在他话音落下之时,周围其他的大儒与教习纷纷前来恭贺。

  庞德公与黄承彦都十分的高兴,但是作为长安世学校长的杨彪却是隐约有些不高兴了。

  他本就不喜欢诸葛亮的王霸并用,再加上诸葛亮的出身也算不得世家。

  就算诸葛亮夺得了十杰魁首,并且被赋予了卧龙的称号,杨彪依旧十分不喜。

  但是诸葛亮却拜入了黄承彦的门下,也就意味着将来诸葛亮会经常到长安世学之中与黄承彦相处,或许还会转学到他的长安世学。

  虽然明知道这样有助于提升长安世学的声望,但是他依旧觉得诸葛亮拉低了长安世学的身份。

  人总是如此复杂,事事图个尽善尽美。

  随后庞德公却是突然开口说道:“黄兄得了爱徒,当真是可喜可贺,但郑公却是少了一位得意门生!

  小侄庞统,倒也有几分天赋,不如便拜在郑公门下吧?”

  伴随着庞德公的话音落下,杨彪更是气得吹胡子瞪眼,但是他却始终一声不吭。

  郑玄也是一愣,随即看了一眼庞统之后说道:“老夫的学问大多都是治世与出世之学,以贵公子的心性,恐怕不适合做老夫的弟子。

  老夫好友卢植虽然也有不少门生,但是却没有一位弟子能够得其一生所学。

  不如便让这雏凤跟着卢公吧?”

  在听到了郑玄的话语之后,卢植的脸上也露出了意动的神色,但是他却并没有直接开口,而是静静的等待着庞德公作出决定。

  庞德公将目光看向一旁的庞统,庞统也看了一眼郑玄与卢植,看上去十分的犹豫。

  “你若是跟着老夫,今后恐怕也就只能做个文臣博士。如果跟随卢公,兵法战策,将无一不精。”

  庞统闻言之后双眼一亮,随即再无任何的犹豫,直接恭敬的跪倒在了卢植的面前。

  庞统口称“先生”之后,卢植便也亲手将庞统给扶了起来。

  一旁的董默将这一切都看在眼底,心底却是暗自佩服庞德公会做人。

  黄承彦主动开口招揽了十杰第一的诸葛亮,算是撬了长安大学的墙角。

  虽然郑玄,卢植这些大儒不会说什么,但是传扬出去终归是不好听。

  如果同为十杰第一的庞统也拜入了长安大学也,这件事情便会被传为一段互换学子的佳话。

  然而就算是庞统拜了卢植为师又能如何?他毕竟是庞德公的子侄,有一层关系在,庞统永远都是庞家的子弟。

  眼见着这些所谓的大儒贤者相互算计,董默却是浑然也不在意。

  诸葛亮与庞统虽然出色,可谓是这个时代的顶级文臣。

  通过他刚刚与诸葛均的谈话,他却是对诸葛均有了一个更深的认识。

  在所有人都在纠结于王道与霸道之时,他的这个弟子已经跳出了王霸之间的抉择,也没有选择王霸并用的路数。

  他走出了独属于自己的第四条道路,董默为其命名为——我道。

  不法先贤,不拘泥于曾有的道路,勇往直前的开辟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

  这让他看到了后世的影子,也让他对诸葛均予以了极高的厚望。看書溂

  而有了诸葛均的珠玉在前,董默自然也就不再纠结于龙凤。

  十杰大比终于圆满的落下了帷幕,下来便又是一年新年,长安大学的假期便已经到来。

  虽然学子们依旧可以在大学之中继续读书,但是大学的教习们却是被强行放了假。

  接下来这一段时间,所有人都可以轻松的跨个年。

  但就在年初六的这一天,长安却是受到了一封函谷关的急报。

  曹操以“先皇遗诏”为凭,在陈留立陈留王刘协为帝,定年号为兴平。

  以曹操为丞相,封冀州袁绍为大将军,豫州袁术为司徒,幽州公孙瓒为太尉,徐州陶谦为太傅。

  天下各方诸侯,除了董卓之外都有封赏。

  而后又以董卓迫害忠良,残害百姓为名,宣布联军讨伐董卓。

  在新天子刘协的号召之下,曹操出兵十万,袁绍出兵十五万,袁术出兵十五万,公孙瓒出兵五万,陶谦以刘备为将出兵五万,共计五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地向着故都洛阳集结。

  这个消息刚刚传到长安城,顿时便引起了长安的轩然大波。

  刘协称帝乃是董默早有预料,甚至是期盼的结果。

  然而出乎他意料的是,曹操竟然敢借着刘协称帝的这一股东风,直接宣布讨伐董卓,并且还顺利的说动了袁绍等诸侯再次联军。

  董卓麾下有三十万精兵,并且大多数都是精锐骑兵,根本不会畏惧这五十万关东联军。

  真正让董卓头疼的是,幽州的刘虞,益州的刘焉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态度?

  为了稳妥起见,董卓派遣吕布率领五万并州狼骑先行支援函谷关,随后又以董默为三军统帅,率领十万铁骑后继赶往函谷关。

  董默随即又征召了长安大学之中的马超,庞德,李世三位学子随军出征。

  同行的还有谋士陈忌,贾诩。

  真正麻烦的倒不是调动军队,而是战争到来之时,修缮城墙,运送粮草都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

  但是再过不久就是春耕,如果征召百姓运送粮草的话,极大概率会影响到来年的春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