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三国:陛下何故造反>第230章 王霸之辩
  学子们都提前知道了长安辩难的考题,而在确认了考题之后,董默也没有忘记让人给长安世学提前送上一份辩难的题目。

  辩难的时间定在三日之后,双方弟子都可以有充足的时间去做准备。

  相比较于长安大学通过考核的方式选拔名额,长安世学选拔的方式却是大有不同。

  不过也正是因为选拔方式的不同,所以让长安世学早早的就已经准备好了十名参与辩难的学子。

  其中有庞德公之子庞山民,庞德公之从子庞统,杨家旁系天才杨克,王家王德庸等等。

  除了庞德公的两位亲属之外,其他八名参赛的选手大多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与负责选拔的杨修关系亲近。

  他们平日里到底有多少真才实学并不清楚,但是他们平时与杨修的关系却是最为亲近。

  在得知了辩论的题目之后,让他们各抒己见,提前准备辩难的发言。

  结果这八个人中竟有四人完全摸不着头脑,其余四人的论点也是平平无奇。

  无奈之下的杨修只能够亲自下场,给这些学子们恶补了孟子的王道之辩。

  虽然这些发言平平无奇,但只要能够先行提出论点,便定然能够占据先手。

  对于杨修来说,王霸之辩的标准答案便是孟子的提倡王道,反对霸道。

  同样这也是许多儒家弟子的核心理念。

  然而在杨修与众多学子恶补王道之时,长安世学之中的庞统却是对此嗤之以鼻。

  相比较于所谓的王道,现如今天下的局势,反倒是更加适合霸道。

  唯有以雷霆之势横扫天下,方才能够重现太平盛世,还天下以安宁。

  也就在庞统的内心暗自构想着自己的发言之时,他的脑海中却是出现了两个英俊的身影。

  一个是他的族兄庞山民,一个是他曾在长安大学之中有过一面之缘的诸葛亮。

  他非常好奇,这两个人的观点到底是霸道还是王道?

  与此同一时间,董默的府邸之中,吕玲绮准备好了丰盛的晚宴犒劳董默的弟子诸葛均。

  自从长时间没能够生下之后,吕玲绮的母性情绪便落到了诸葛均的身上。

  平日里对这位喜欢藏拙的弟子十分亲近,时常做一些美味佳肴来犒赏他。

  为了能够让这个家闲得更加温馨,所以在平日里用膳的时候,董默都是选择方桌子一家人一起用膳。

  奈何董卓忙于公务,很少有时间来一起吃饭,董老夫人年纪大了不想动弹,也不喜欢热闹,所以总是在自己的房间之中用膳。

  故而平日里董默院子里用膳的便只有师徒三人,偶尔小白与乔瑞也会来上那么一两次,但是大多数时间,两人到府邸之后也是去陪着董老夫人用膳。

  今日董小白去了黄河边上找乔瑞,故而今日便又只有其乐融融的师徒三人。

  就在诸葛均斯斯文文的用膳之时,董默却是突然开口向他问道:“这一次长安辩难的题目乃是王霸之辩,不知道你的心底是否已经有了答案?”

  听到了董默的询问之后,诸葛均的脸上露出了尴尬的笑容,他缩了缩脖子之后说道:“弟子心底确实是已经有了些许的想法,但是还需要等到见识了诸位学长的高论之后方才能够下结论。”

  董默闻言之后微微皱眉,随后点了点头说道:“能够集百家之所长,倒也是一个不错的主意。

  这一次长安辩难关系重大,为师希望你能够全力以赴,哪怕是不能够夺得魁首的位置,也希望十杰之中能够有你一席之地。”

  诸葛均闻言之后愣了愣神,小脸儿之上浮现出了一抹凝重,他缓缓地放下了自己的筷子,随即恭恭敬敬地向着董默拱手拜道:“弟子定当不辱师命。”

  董默十分满意他的态度,又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之后,方才转身回到了自己的房间。

  也就在这个时候,吕玲绮同样上前拍了拍诸葛均的肩膀,然后笑着开口说道:“也不要有太多的压力,就算是争不到十杰的位置也没有太大的关系。

  未来的时间还很长,你还很年轻,迟早有一天能够有所成就。”

  话音落下之后,仿佛是想起了什么一般,又面色和蔼的补充了一句:“如果到时候你的师傅要为难你,师娘护着你。”

  诸葛均的小脸上浮现出了诸多复杂的神色,随后满脸感激地向着吕玲绮说道:“就算是为了师娘,弟子也不敢丢了师傅的颜面。”

  话音落下之后他便告辞离去,给吕玲绮留下了一个坚毅的背影。

  “这小子!”

  吕玲绮却是微微摇了摇头,随即吩咐婢女收拾桌椅碗筷,而她自己走回到了房中。

  他刚刚想要开口与董默说些话,却发现已经躺在床榻之上呼呼大睡。

  吕玲绮如何不明白董默急于睡觉的原因,忍不住掩嘴轻笑了一声,而后缓缓褪去了衣衫…

  “啊,娘子…”“不要啊——”

  婢女们远远的听见了少主的惨叫,个个都是面红耳赤,但是又忍不住掩嘴偷笑。

  时间悄然流逝,转眼之间三天的时间便已经过去了。

  长安大学的文科考试结果已经出了结果,前一百名的学子大多都已经有了人选。

  文科并没有出现一枝独秀的情况,获得满分评价的共有二十多人。

  其中新生有琅琊人士诸葛瑾,诸葛亮,白煜等人最为醒目,另外还有长安大学之中原本的学子十余人。

  董默的亲传弟子诸葛均以一分之差成了二十四名,相比较于那些得了满分的弟子,就显得有些平平无奇。

  但是作为长安大学之中的教习,谁都清楚这位少年到底是动了什么样的心思。

  他不过是为了藏拙,故而特意少写了一段话而已。

  但就算只得了二十四名,诸葛均也依旧入选了长安辩难。

  这一次长安辩难的场地选在了城南,那是一座高有九阶的高台。

  高台之下设有一百多个座位,这些座位都是给参与辩难的学子们准备的。

  而在这些座位的最前方,则设有一排评委席,所有长安的大儒与贤人都可以参与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