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三国:陛下何故造反>第224章 十杰海选
  相比较于十强通过擂台直接决出胜负,长安十杰的选拔更多的是需要通过层层的筛选。

  不同于长安世学通过杨彪这个校长,以及庞德公这样的大儒进行点评选拔,这也就是大汉沿用至今的察举制。

  长安大学的参赛名额,更多的是通过书面的考核来进行,相当于后世的科举。

  这个时代没有科举,诸如笔试等等还没有流行出来。

  董默第一次提出这个概念就是在长安大学,原本是用于每一学期一次的期末考试。

  是他为了替将来举行科考打下基础,毕竟长安的百姓与官员都知道了考试这么回事,将来潜移默化的通过考试来选拔官吏,或许能够减少阻力。

  长安大学现有学子四千多人,其中一百人左右为医科,两百人左右为墨科,这些人群之中,大多都是有着一技之长的存在。

  而除此之外,还没有明确分科的学子共有一千人,这些人可以在长安大学的新生阶段作出抉择,随后选择自己最终要走向的道路。

  而文科与武科加起来的数量共有两千七百多人,也是长安大学的主要学生群体。

  其中武科共有一千五百人,大多都是一些流民与孤儿出身,平时虽然读书,但是重点还是放在武艺的修行方面。

  而除了纯粹的武科之外,也有如诸葛均这样文武双修的弟子,数量大概在一百人左右。

  剩下的便都是些文科弟子,总共一千一百人,大多数都是平民子弟,约有两三百人是商贾出身,世家子弟数量最少,总共加起来也不到百人。

  并且除了诸葛家之外,这些世家子弟大多都是属于旁系的庶出。

  他们选择留在长安大学的那一刻开始,几乎便已经与家中断绝往来。

  文科的考试便是要在这一千二百多人中中选拔出一百人来参与最终的“长安辩难”。

  如果要通过察举的方式去选拔,对于学校里面的老师来说是一个极为浩大的工程。

  而对于学子们来说,这也是一件极不公平的事情。

  很多平民子弟也有真才实学,但是受限于出身与自幼接受的教育,致使他们在平日里的表现并不像是商贾与世家子弟那般张扬。

  如果单单只是靠教习去辨别的话,便很难将这一部分人给发掘出来。

  故而在董默的要求之下,一间教室的每一名学子都收获了一份试卷。

  这张试卷纸上写满了平日里长安大学之中的老师所教授的课题内容,通过辩答题的方式来进行考核。

  受限于时代科技,后世的选择题填空题等等无缘出现在这个时代的考场之上。

  伴随着钟鸣之声响起,几乎所有长安大学的学子都开始奋笔疾书,在面对这些问题的时候,似乎根本没有多少难度。看書喇

  董默亲自在一间教室巡视,对于考场的氛围十分的满意。

  望着学子们手中那一张张试卷,董默的脸上也露出了慈父般的笑容。

  这些试卷都是通过活字印刷的方式印刷出来的,高效而又统一,乃是董默这个穿越者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重大发明创造。

  而就在董默巡视完了这些考生之后,他看了看时间,随即便亲自向着长安大学的西门口走去。

  长安大学的文科开始答题海选的时候,武科的擂台也已经在长安大学的西门口搭建起来。

  宽敞的街道上搭建起了十个擂台,沿街的百姓早已经翘首以盼。

  临街的屋顶之上,此时也坐满了大大小小的人群。

  这些人之中有长安的寻常百姓,也有远道而来的商贾,慕名而来的游侠,还有一些准备参与比武的长安学子。

  当然,在街道之上也少不了为董默这些长安大学的校长与教习们专门准备的观战台。

  当董默来到西门口的时候,擂台之上的吕布便十分高兴的向着他挥手道:“贤婿——”

  董默见状之后,眉头皱起了一团黑线,此时吕布坐在观战席靠左的位置,他的右手边坐着一个貌美倾城的女子,此时正一脸笑意的盯着自己。

  女子不是别人,正是吕布最为宠爱的小妾貂蝉。

  而在吕布的右手边则坐着吕玲绮,此时他的面色有些不善,似乎是遇到了什么极为不快的事情。

  董默伸手扶额,倒不是觉得畏惧自己的妻子,而是在心底暗自佩服,觉得这吕布实在是男人偶像。

  正妻在家,公然带着小妾参与武试这样的大场面。

  吕玲琦的不满恐怕便是冲着吕布来的,但是吕布却没有丝毫的觉悟,反倒是与貂蝉有说有笑。

  最委屈的恐怕不是吕布,真正要说委屈的恐怕还要数吕布身后的高顺。

  为了能够教授学子们如何训练新兵,也为了能够有人主持新生的军训,故而董默特意向吕布调来了高顺作为长安大学的总教官。

  在学校的职务上来讲,高顺的地位甚至比吕布与赵云更高一些。

  但是高顺出身于吕布麾下,故而在吕布带着自己的小妾出席之后,他连坐的位置都被迫贡献了出来。

  与高顺同病相怜的还有张辽,不过张辽因为年纪不大的缘故,再加上他想要更多的提升自己的实力,吕布的门下学习武艺,此时让出一个座位倒是算不得委屈。

  但是当董默的目光落到旁边少女的时候,便忍不住将同情的目光看向了自己身后的典韦。

  如果不出所料的话,今天典韦这位长安大学的教习恐怕也没有位置可以坐了。

  “哎…”

  在略微叹了一口气之后,董默随即带着典韦登上了观战席。

  负责主持这一次比武的人是赵云,一来是他本身就是长安大学的武教习,大多数学枪的学子都是他的弟子。

  而枪作为这个时代战场之上的主要兵器,学枪的人数占据了七成。

  而在这七成学子之中,几乎没有任何一个人不服赵云。

  而除此之外,赵云还有另外一个巨大的优势,让他能够顺利的脱颖而出,成为第一届十强大比的主持人。

  那就是,赵云除了威望足够之外,他的性格还很耿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