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三国:陛下何故造反>第214章 黄家隐士
  黄先生虽然对于周瑜的九宫阵大失所望,但是他却并没有直接转身离去,而是向着一旁的文聘说道:“此时九宫阵变化未成,恐怕难以一举将其击败。

  但如果再等待片刻,待九宫阵变化穷尽,杀机尽显之时,或可一举而破之。

  但是如果再等候半个时辰,城外的这一万人马恐怕要折损大半。

  不知将军如何抉择?”

  在听到了黄先生的言语之后,文聘顿时陷入了沉默之中。

  一面是直接击败敌军的诱惑,一边是保全自家盟友。

  如此两难的抉择,让文聘沉默了三分钟,随后他抬头看着黄先生说道:“扬州仗义来援,太史将军重信于某,某家不能辜负太史将军。”

  伴随着他的话音落下,黄先生随即点头说道:“既然如此,你领麾下兵马合兵一处,从北方杀入阵中,随后与城外士卒汇合,而后直奔敌方中军而去。”

  文聘闻言之后愣了愣神,有些错愕的盯着黄先生看了一眼,随后还是相信了他的判断。

  “多谢先生指教。”

  他抱拳向着黄先生施了一礼,黄先生却是侧身让到了一旁说道:“若用此策,虽然能够逼退孙家,但是却并不能够将其重创。

  你也莫要说是受了老夫的指点!”

  话音落下之时,直接转身离开了城墙。

  文聘只是看了一眼他的背影,随后便径直走下城墙,随后直接下令打开城门,亲自率领着三万兵马出城。

  此时的两军阵中,孙策正与太史慈缠斗,他麾下的将领,却是被曲阿打的节节败退。

  身处高台之上的周瑜目睹了这一切,眼眸中并没有流露出丝毫慌乱的神色。

  他的目光远远地望着从城内涌出来的三万步卒,嘴角微微上扬。

  “等你们多时了。”

  如果目标只是一万扬州兵,何须他周瑜做如此准备?

  今日设下九宫阵,又迟迟不曾对扬州兵进行围剿,便是为了以弱胜强,让他周瑜一战成名。

  “来吧!”

  他的口中轻笑了一声,随即命人舞动将旗,一名名孙家士卒开始移动,很快便要完成九宫阵的另外一重变化。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周瑜却是发现这三万人马并没有从正面冲突,直接与扬州兵会合,而是选择了绕道北方。

  他的眉头微微皱起,喃喃自语的说道:“要夹击我军吗?”

  略微一沉吟之后,随即轻笑一声:“哪有那么容易?”

  随即向着一旁的传令兵下达命令,旗帜挥舞之下,大阵北方又悄然发生了一层变化。

  然而当文聘的军队杀入阵中的时候,没有如同周瑜预料的那般直奔中军而来,而是自北向东与扬州兵汇合。

  原本面色从容的周瑜顿时眉头紧皱,而后死死的盯着领兵的文聘,口中喃喃自语了一声:“看来,江夏亦有高人!”

  轻声叹了一口气,他再一次挥动了手中旗帜,原本呈现九宫阵型的孙家军开始缓缓收拢阵型,最终形成了一个防御力最强的圆阵。

  在孙家变阵之后,太史慈麾下四散的军队终于合兵到了一处,但是只是粗略的一观察,发现竟然折损了三千多人马。

  而孙家军在两方人马的猛攻之下,折损的人数却不到千人,其中还包括变阵不及时,被乘机围杀的一些孙家军士卒。

  当孙家军的阵型变成圆阵之后,文聘与太史慈所部终于顺利会师。

  两军合兵一处猛攻孙家圆阵,但是在周瑜的指挥之下,孙家军的阵型始终稳如泰山。

  双方的军队厮杀了一整天的时间,孙家军没能够再对联军造成多大的伤害,而联军因为没有被阵法围困的缘故,受到的损伤也是微乎其微。

  打了一整天,最终也只是平分秋色,孙家军一共丢下了三千具尸体,而联军一共丢下了六千具尸体。

  夜幕降临之时,太史慈与孙策之间的比斗依旧未能分出胜负。

  等到鸣金之声响起,他们便各自回到自己的营中。

  回到军营之后,孙策便与周瑜问道:“公瑾何故中途放弃阵势的变化,以圆阵对敌?”

  面对孙策的疑问,周瑜直接开口说道:“江夏内亦有高人,恐怕早已有了破阵之法,只是他们不肯牺牲扬州的这一万兵马,故而只是用了折中的法子。看書喇

  就算是如此,如果我军再继续使用九宫阵,最终定然会被江夏所败。”

  孙策闻言之后点了点头,随即拍着周瑜的肩膀说道:“能够及时反应过来,公瑾也算是立下了大功。哈哈,今日斩杀了六千多名敌军,当为公瑾庆功。”

  周瑜闻言之后摇头不语,随即开口说道:“扬州的刘繇即将领兵抵达,此地不宜久留,还是速速退兵吧。”

  孙策闻言之后皱眉说道:“就此退兵着实不甘心啊!”

  周瑜看了一眼孙策,然后笑着说道:“近日东风将起,刘繇走水路来江夏,不如送他一份大礼吧。”

  “计将安出?”

  孙策双眼放光的盯着周瑜,随即开口与他嘀咕了一阵子。

  “妙计!”

  相比于周瑜迅速的与孙策从白天的一战之中反应过来,江夏城内的太史慈与文聘的面色可就有些不佳了。

  明明是两倍于孙家军的兵力,但是最终却只与对方打了一个平手,而且还折损了敌人两倍的兵力。

  江夏的文聘只是折损了两千人倒是无妨,但是扬州兵的一万先锋却是折损了一小半,结果又没能够将孙策击退,这让太史慈有些沮丧。

  他并没有因此而责怪文聘,却知道自己定然会因此而受到刘繇的责罚。

  “哎…”“哎——”

  叹息之声陆陆续续在营中响起,就在二人互相对坐了良久之后,文聘向着太史慈说道:“城中的黄先生有鬼神莫测之能,我们前去向他请教,或许他有破敌之法!”

  太史慈答应了文聘的请求,当他与文聘一同来到黄府门口的时候,发现此时黄家已经在收拾行李。

  文聘见状当即大惊,急忙上前惊呼道:“先生欲弃江夏而去也!”